【摘 要】
:
钠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是锂元素的1000倍,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同时,钠离子电池负极可采用廉价的铝箔替代铜箔,且低温特性更加优异,在能量型、备用型储能场景均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因而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理想选择之一。然而,相对锂离子而言,钠离子其较大的离子半径和质量极大限制了其在电极材料中的可逆脱嵌,导致电池的工作电压和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在钠离子电池材料体系中,正极材料的研究尤为需要
【基金项目】
: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No.5419-201999542A-0-0-00)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钠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是锂元素的1000倍,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同时,钠离子电池负极可采用廉价的铝箔替代铜箔,且低温特性更加优异,在能量型、备用型储能场景均具有较好应用前景,因而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下一代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理想选择之一。然而,相对锂离子而言,钠离子其较大的离子半径和质量极大限制了其在电极材料中的可逆脱嵌,导致电池的工作电压和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在钠离子电池材料体系中,正极材料的研究尤为需要长足的进步。本文对现有的典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了综述,包括层状金属氧化物、聚阴离子化合物和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并重点分析了掺杂对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元素掺杂可提高材料的循环可逆性、增加其可逆容量、提升钠离子扩散动力学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晶格的性质,增强晶格稳定性、电子导电性、钠离子嵌脱动力学性能等。本文总结了掺杂应用在现有材料中获得的成果,并对正极材料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v4铜板带材表面缺陷检测模型,针对铜金属板带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表面缺陷形式多样、位置随机而导致难以快速定位和识别的问题,采用大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策略,以铜带表面缺陷图像为训练样本,对YOLOv4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识别铜带表面缺陷的全类别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为93.37%,高于原始YOLOv4模型的
传统的全口义齿制作复杂,操作程序复杂,耗时长。近年来,越来越多学者研究三维数字化全口义齿(CAD/CAM技术制作全口义齿)。分析现有关于计算机工程全口义齿的文献,并确定他们相对于传统义齿的优势。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逐渐应用于全口义齿的设计及制作,相较于传统全口义齿制作,虽在就诊便捷性和流程规范性等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但也普遍存在技术成本和操作成本较高等问题。目前总体上商业数字化全口义齿尚未实现全工作流程数字化,而且还无法完全满足个性化定制修复的需求,因而依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工艺制作流程。文章对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商用数字化全口义齿系统的各方面特点进行综述,并从就诊次数、装置配备、操作流程、适应
车载光电探测设备作为现代战车的眼睛,其性能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战车能否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因此,作为光电探测设备载体的稳定平台伺服系统要有良好的控制性能来保证光电探测设备视轴的稳定性。针对光电车载稳定平台伺服系统在实际工作存在的摩擦力矩、不平衡力矩、路面扰动等非线性问题,设计了基于负载观测器的RBF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器以代替工业中广泛应用的PID控制器,进行稳定平台的位置控制。基于有强鲁棒性的滑模控制,
通过硅烷偶联剂(KH570)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改性,得到改性氧化石墨烯(S-GO),以改善GO在无溶剂型环氧树脂涂层中的分散性,充分发挥石墨烯的阻隔性和防腐性能,降低GO的电子传导提高涂层后期的耐久性。利用SEM,FTIR手段对实验制得S-GO进行表征,发现硅烷偶联剂接枝到GO表面、改性后的GO层间距增大,说明所制得的S-GO与预期产物一致。将不同质量分数的S-GO(0.1wt.%、0.3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完善,人口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这表明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基本实现了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针对传统的单一平面对称双翼裂缝设计方法,实际裂缝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问题,开展了裂缝分形程度量化分析及压裂加砂规模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通过对油田以往压裂监测结果分析,在分支缝产生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岩石裂缝开启室内模拟实验,考虑折损比后重新优化加砂量规模,建立新模型。实验结果证明了分支缝的存在是由于最大及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小引起的;现场试验采用新模型后,压裂裂缝符合率由20.6%提高到82.1%
学业质量评价与学生幸福指数、获得感等直接相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业质量评价亟待走出传统藩篱,除需要更新教育评价理念外,也需要信息技术应用理念和方法的革新。本文从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创建要求出发,分析学业质量评价的发展要求,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改革建议,并从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两个方面论证了如何应用学习分析技术改革学业质量评价。最后,明确了智慧教育背景下基于学生云的学业质量评价的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