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主体的四个认识误区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tianweixi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世界竞争焦点不断前移,突出体现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企业强则国强,是几百年全球企业发展史证明的规律。我国要改变创新能力弱的状况,力要使在刀刃上,最根本的是要打造好创新主体,使企业做强做大。主体不到位,自主创新就缺失了根基。审视我国打造创新主体的现状,深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解决四个相关的认识问题。
  一是“混同论”。政府在创新中举足轻重,有的依此认定政府是创新的主体,只看重政府行为而对企业的重要性有所忽视。这种把政府主导作用与企业主体作用混同起来的“混同论”之所以不妥,其一是对科学创新的主体与技术创新的主体定位不准。前者只能是政府,后者只能是企业。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为什么科学创新主体不是企业而是政府?因为科学是公共产品,一旦有所发现,全社会全人类受益。同时科学研究何时能出成果?有了成果何时能从转化到应用?从转化到应用后又何时能转化成产品、商品、产业?过程长,未卜因素多,风险大。从市场法则看,企业不会热衷于公共产品,不会热衷于这类投资。但科学研究又特别重要,总是同国家富强战略紧密相连,正如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增强国家创新能力》一文中所说:“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发达国家今天在高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功,大多源于他们昨天甚至前天对基础研究作出的战略部署;而今天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和支持,将奠定占领未来高技术发展制高点的基础。”政府从国家长远的整体利益出发,对此责无旁贷,必须在引导企业致力于科学创新的同时,自己担当起主体的角色,采取切实措施,搞好对科学创新的投资、组织、管理、实施。所以如果把企业也看成科学创新的主体,将会模糊政府的职责和人们对政府监督的视线,贻害我们的创新事业。
  可能有人会以“世界科技研发投资的80%在世界500强企业”而认为我国科学创新主体也应该是企业。但目前我国企业全部加起来,规模不超过一个大跨国公司的3%,企业的如此状况显然难以成为十三亿人口大国科学创新的主体,担当起这样的重任。另外一个数据是:世界技术创新74%来自500强,如果将占84%的科技创新投资中减去占74%的技术创新投资,那么,可以看出,科学创新的大头,并非来自企业。
  其次是没能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认识和观察问题。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在这样条件下,技术自主创新的主体当然是企业。试想如果没有企业的不断创新,没有企业为市场提供新商品,那还有什么市场经济?强调企业的主体地位,当然不是说政府的作用不重要。但是政府的重大作用,不是通过自己去具体组织实施创新,去创新产品,而是要通过决策、规划计划、方针政策、法律道德、环境氛围等方面来对创新加以指导、调控,对全局成败起主导作用。政府如果忽视自身的主导作用而代替企业去创新,那就是“越位”、“错位”。
  二是“条件论”。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我国仅有58.1%的大型工业企业和20.8%的中型工业企业开展了自主创新活动,可见其缺乏自主创新情况的严重。另国家统计局调查,我国90%以上的中小企业,70%-80%的大型企业从来没有申请过专利,大部分企业没有专门管理知识产权的机构,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普遍强调“创新重要,但条件不具备”。
  这种“条件论”,造成了严重的恶果。中国企业先天不足,条件缺失,毋庸置疑。但这不能成为缺失创新的理由。比如没有资金。这里首先就有一个合理处置资金的问题,有限的资金是全用于简单的扩大再生产,还是抽出一部分用于开发研究?前者可以立竿见影,后者只能未雨绸缪,且多有风险。这两种对待资金的运筹方法,应该说前者短视,后者高明。其次还有一个静态动态对待资金的问题。静态就是撇开外部环境只在已有实力上盘算,动态就是把自己置于变化多端的融资环境中,善于发现和利用新的变化。当前,国家正在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的激励约束机制,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拓展政府采购政策的扶持功能,营造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制度环境。企业应该充分分析和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盘活资金。条件既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来创造,也可以考虑因陋就简,逐步改善。
  三是“风险论”。前些年在某些企业曾流行一句话:“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很形象地描绘了它们面对创新止步不前的原因。在当今创新日盛的时代氛围中,这种观点虽已不敢公开露面了,但还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创新,在今天竞争白热化的商战中,必然是等着被淘汰,只是时间迟早问题。为什么创新是找死呢?那是因为创新周期长,风险大。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挫折,有的甚至意想不到,特别一旦遇上大的风险危机,真是比不创新死得更快。这种“风险论”是许多企业于有阻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
  创新必然有风险,常言道,“无限风光在险峰”。不敢冒风险,企业的辉煌、风光,就无从谈起。
  对于风险我们要善于驾驭。在进行决策前,要对它产生的原因、条件、发展规律,以及别人在这方面应对的成功办法,留下的经验教训,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做到心中有数。创新中要善于规避风险,一旦出现风险,早有应对准备,不慌不乱,乘风破浪。绝不能让应该可以做好的事,因缺乏胆识而裹足不前。
  四是“便捷论”。我国企业存引进中走过很长一段路程,也得到诸多好处。久而久之,不少人形成一种习惯性思维,引进来得“便捷”,因此只重引进,而轻创新。甚至有的经济学家也为这种“便捷论”从理论上进行论证:“我国现代化需要科技的支撑,科技从哪里来?当前世界科技和我国落差很大,要充分利用这种落差,把它引进进来,这比创新来得快捷”。
  在我国大中型企业日益增加的R
其他文献
文章从黄檗的特征特性开始阐述,系统地小结了皖南山区黄檗的采种,室外层积沙藏,播种前种子催芽处理,选地、整地与做床,播种,苗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以期为黄檗采种育苗
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都很强,作为与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语文课,就被赋予了开拓学生的眼界这一神圣使命。因此,语文课堂必须散发绿色生命活力、必须带给小学生不一样的感觉,才有
利用8031最小应用系统,自动测量电压或频率,并能同时完成8路数据的测量和发送。为了检测测量结果是否正确,增加了显示监视部分。电压测量采用A/D变换法中的延时等待方式,频率测量采用固定
在现代温室工程当中环境调控技术是重中之重,下文当中结合工作实践,探讨分析在现代温室环境调控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同时详细研究与分析现在温室环境调控过程当中,光照、温
在火星上建造未来人类基地仍有很大的距离.但却不影响我们建造“火星温室花园”。目前科学家已完成太空实验,依据在火星上建造第一个“火星温室花园”的微生物殖民计划.在地球上
核桃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干果品种,其种植经济效益较好,因此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为了进一步提高核桃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应当充分重视核桃栽培技术,同时将病虫害工作充分做好
文章通过分析2004-2019年所发表的期刊论文年度分布、作者分布两个因素发现,我国绿色档案馆研究主要集中在绿色档案馆的概念、建设思路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可以发现,在绿色档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国家的种植行业在不断的完善。现阶段,对于北方一些地区的果业种植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预期的目标,因此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果树的种植中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报纸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国有林场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承担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长乐林场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家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