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几对矛盾的对峙与融通”等3则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guo1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中几对矛盾的对峙与融通
  
  喻平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4期上撰文指出,各种教育理念的碰撞,形成了当下纷繁的教学观念,矛盾凸显。正确认识这些矛盾,消解对峙,达成对立面的相互融通,对于把握教学本质和新课程的实施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知识与文化。文化教育是知识教育的拓展,强调创造科学知识的人的作用,正视知识发展的历史烙印和真理的相对性,突出知识的文化性、精神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应该是以知识教育为核心的文化教育,教学应当围绕基础知识的教学去展示知识的文化内核。
  二、理论与应用。没有理论就无所谓应用,如果一味强调科学应用,必然会使教学内容停留在一些科学的初级概念层面,严重摧残科学的理论体系,这对于体现个体知识的科学价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学应当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应用学习为辅的结构系统。
  三、预设与生成。预设是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生成,要特别注意避免远离教学目标的自由生成。教学应当是以预设性为主、生成性为辅的结构系统。
  四、结果与过程。教学是既有结果又有过程的有机整体,学习的目标之一是会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而应用必须以结果为思维的起点,对过程的探究必然耗费大量的时间,这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学目标应当偏重结果,即是一种以结果教学为主、过程教学为辅的结构系统。
  五、演绎与归纳。演绎方式对应接受学习,归纳方式对应研究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应当是以演绎为主、归纳为辅的结构系统。
  六、证实与证伪。长期以来,教学主要是教师向学生阐释知识的正确性,但如果只有证实性的教学,就会使学生形成片面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因此,证伪也应当在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促进学生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教学是一种以证实为主、证伪为辅的结构系统。
  七、论证与实验。对于不同的学科,论证和实验的权重是不同的。实验的目的是发现结果,实验的过程必然有推理作为支撑,反之,在论证过程中也含有实验的因素。因此,教学应当是既包括论证又包括实验的复合结构。
  
  精心设计“三重问题序列”
  
  广东省深圳市沪教院施铁军等在《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第9期上撰文指出,“问题缺失”是低效教学的症结之一。解决好这一问题的主要办法:
  其一,精心建构三条“问题线”。第一条是“知识掌握问题线”,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条是“知识落实训练题目线”,让学生经历典型例题、巩固习题、提高习题、变式习题、多样试题的训练过程;第三条是“探索拓展问题线”,引发学生课后在实践中思考问题、探索问题。
  其二,精心建构三个“问题链”。一是“问”“答”交互链,即教师提问——学生答问与学生提问——教师答问交互成链。二是“有”“无”转换链,即建构没问题——有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的持续转换链。三是“愤”“启”机制链,即按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义,营造学生之“愤”——教师之答、启——学生之“悱”——教师之引导的问答机制链。
  其三,精心建构“三案”。“三案”即学案、题案或学、讲、练三合一的课案。根据学科、内容和课型的特点,可以采用学案,也可以采用题案,还可以采用课案,什么最有效就采用什么。
  
  学习性评价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邦平在《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9期上撰文介绍了“学习性评价”。
  学习性评价是为适应新一轮国际基础教育改革而产生的课堂评价理论及其指导下的课堂评价实践。英国教授布莱克等人给“学习性评价”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学习性评价是指其设计与实施的首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的任何评价”。英国“评价研究小组”作出的界定是:“学习性评价是寻求与解释证据,让学生及其教师以此确定他们的学习水平,他们需要追求的学习目标以及如何达到所要追求的学习目标的过程”。
  我国学者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方向是正确的。但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发展性评价”这一概念过于宽泛,它只提供了一些模糊的观念,而缺少可以用于改进教与学的具体策略。而“学习性评价”理论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学生有效学习的视角出发,聚焦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思维方法和学习能力等多个层面,形成了有效改进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一系列系统的评价原则、方法与策略。因此,它对学校教育实践工作者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指导功效。我国需要从评价制度(如督导)和政策层面上确立“学习性评价”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地位,积极发挥“学习性评价”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责编 王学军
其他文献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智力、情感、个性、性格等迅速发展和成熟,心理变化很大。尤其是初中生,他们到陌生的环境中求学,若高兴时无人同欢,失意时无处倾诉,则极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由于农村家长文化素质较低,不了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孩子沟通也少,对孩子非打即宠,或是顺其自然。许多家长出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鞭长莫及。因此,站在学校教育第一线的农村班主任,有义务弥补家庭教育
期刊
如果生命是一段优美的旋律。语文教育就是那华彩的乐章。其中有知识的积累、思维的碰撞、情感的释放、个性的张扬、文化的积淀、精神的升华。  ——罗丽娜    亲和力强、见闻广博、充满活力,这是罗丽娜老师给人的第一感觉。在深入交谈之后,罗老师的睿智宽容,以及那份对语文教学的热情更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语文教育使她感受到了生命的滋味。而她也正在将这份感动传递给学生……    积累,
期刊
当前,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高中阶段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基本实现大体相当。但是,目前普通初中教育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片面追求升学率,且只强调升入普通高中。同时,对初中学校的评价只注重分数和升学,忽视职业指导和职业教育因素。这对初中生的成长成才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另据有关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对升学和就业的选择比较盲目,对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活动不满意;被调
期刊
一、活动目标     (1)学会品读书籍的序言、书评和导读语。(2)学会通过序言来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籍。(3)学会给自己喜爱的书籍写作导读语,与同学分享读书的乐趣。    二、活动过程    (一)布置活动任务  有一位作家说:“人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吃饭可以让我们身体健壮,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和智慧,因为我们可以从书中吸收无穷的精神养料。很平常的事情,很平常的东西,经过作者描写之后
期刊
这是一节成功的综合活动课。  说它成功,首先是这节课具有创新性。所谓创造性使用教材,指的是教师在使用教材的时候基于学生的实际而进行适当的增、删、改,使之更适合学生的认知与技能的培养,使教学效能最大化。罗丽娜老师的这节课出自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活动课《好读书,读好书》。教材侧重介绍的是读书技巧。罗老师认为,“选好书”是“好读书、读好书”的前提,而学生最缺乏的是自行“选好书”的能力,很有
期刊
由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与柳州市柳北区教育局携手合作的广西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柳北名师工程已进入第五个年度,我们很有必要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名师工程的品质。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专业(专业可分为教育和学科两个层面),目标要求是发展,而专业与发展的关系可描述为专业的基本特质即发展,没有发展也就谈不上专业,而发展的意义归根结底就是学习。教师的工作内容离不开学习的范畴,教师的成长发展取决于教师的学习能力
期刊
新规范强调了教师的“育人”职责,教师应该担负起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责任,应该具有宏大、广博、面向全体学生的感情,为学生的未来负责,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我们应该用博大的爱去承认这些差异,并根据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任何环境中都能生存发展。  这让我想起了今年教师节的一次聚会。这是我十多年前带过的一个班的学生为老师举行的。聚会地点是一座星
期刊
2008年5月12日。谁也不会忘记在中国汶川特大地震中教师舍身救学生的感人壮举!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的教师节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在这时候学习新的师德规范也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新师德规范的“关爱学生”条款里,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这一条内容,与其说是对教师师德提出了更进一步要求,不如说这是客观上对当代中国教师精神最高境界的总结。爱护学生是作为教师的道德基础,也是作为教师的底线要求。没有爱,便没有教
期刊
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颁布实施,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浙江省宁波市、金华市等举行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的签名仪式,东阳市教育工会、金华市教育工会、桐乡市第三届十佳师德标兵等向教师提出了“自觉抵制有偿家教行为”的倡议,表示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抵制有偿家教”。  柳州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能够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为柳州市的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
期刊
新课程要求政治教师在授课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将教材知识和学生周围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教材的知识融入到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当中去。当前,全国正掀起“节能减排降耗”的热潮,各级政府和企业正认真落实并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节能降耗目标,以保护生态环境。“节能降耗”是一项惠及全民的事业,是一项需要全民共同参与的事业。而节能意识在学生时代就应得到熏陶和树立,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就应接受节能降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