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优质企业为何会垮掉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股份公司是焊材行业唯一的一家上市公司,公司鼎盛时期焊材年产销量达到了7万吨,经济效益曾连续几年居全国同行业第一。这样一家有名气、有产品、有效益的企业,在股份公司自身经营并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失误的情况下,却被逼上了破产之路,千千万万股东的投资眼看化为乌有,这笔帐该怎么算?该股份公司1993年开始上市,而在1997年,该股份公司突然冒出一个W集团作为其母公司,从此D公司不得安宁。
  D公司从当初从一个拉丝厂起步,到90年代初已是声名赫赫,光环笼罩下,D公司开始自我“膨胀”。原来股份公司上面又搭起了集团公司架子,以集团之名大搞兼并扩张。集团领导人甚至放出话来,要将所在市的所有企业都兼并。后来手脚更伸向了全国,甚至到了国外,最多的时候,集团下面有几百家企业,横跨几十个行业。不断的扩张,不断的兼并。钱从哪儿来?集团将手伸向了上市公司。以下是一分清单:股份公司对集团的应收款至少有8.9亿元,担保至少3亿元。其中包括,对集团关联交易形成挂帐45111万元;公司代集团付款及付给集团公司款项12438万元;还有集团以上市公司名义贷款32975万元等等。集团可以随便冒用上市公司的名义为自己贷款,并且.一贷就是3个亿。不仅如此,集团在向银行贷款时,还以D股份公司的资产作抵押。
  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的融资行为已经变成了赤裸裸的“圈钱”游戏。在这场博奕当中,一个好端端的上市公司就被大股东的肆意妄为搞垮了。D股份公司没有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机制和现存的控制机制的失效,是导致D悲剧的直接原因。
  案例点评:
  
  l、筹资计划的制定人与审批人没有分离
  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D股份公司表现尤其明显。筹资计划的制定人是股份公司的财务经理,审批人本应该是公司的董事会。但是集团与公司的人员,财产,财务没有分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集团和D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甚至党委书记都是由同一个人担任。实际上用一套人马挂两块牌子,所以审批人和制定人其实是同一主体,根本达不到监控筹资计划是否合乎公司实际的目的。所以这一层监控已经失效。
  
  2、董事会形同虚设,滥用授权
  董事会已经受大股东的代表控制,其他董事根本不参与公司重大筹资,投资决策。所以,董事会丧失了监控,审批筹资计划的功能。集团甚至不通过董事会直接派驻管理人员,授权没有明确的划分,结果导致管理人员滥用授权,任意扩张和融资却缺少具体的负责人员。担任D股份公司董事时间最长的任DD说,集团为了达到目的,一套人马周旋于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之间,在股份公司资金投向的重大问题上,集团根本不把其他董事放在眼里;在一些项目上,连书面通知都不给外地董事单位,相当多的股东单位没法知道股份公司经营班子在做什么。“结果泡沫越来越大、真实成份越来越少、股份公司治理结构越来越差,最终使股份公司走上了绝路。”D董事这样说。
  D股份公司的一位外地董事回忆说,最开始董事会还否决大股东提出的一些“过分”的议案,后来大股东“学乖了”,一些上亿元的投资、借款和担保,根本就不通知外地董事,集团操纵董事会完全无所顾忌。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唯有任人宰割。
  
  3、替集团免费担保,无视风险控制
  很难想象,一个有幕后控制人的公司,在幕后人要求它出面承诺担保时会拒绝它。更是如此。D股份公司疯狂圈钱。是为了满足其扩张的欲望,最后正是盲目扩张将集团和上市公司双双拖向绝境。D股份公司深知集团在股市中进行短期投资损失一大笔钱,也了解由于集团大肆扩张,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日益扩大,而且缺少必要的反担保措施。结果股份公司为其提供的担保金额达到2.44亿元,因为集团无力偿还而背上了沉重的负债,加剧了股份公司财务的恶化。
  
  4、会计为造假而生,缺少起码的内部复核
  几年下来,集团轻轻松松从上市公司拿走了8个多亿。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和完整性。上市公司从股市筹得的资金,通过简简单单的假帐就被集团占用去。同时缺少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也无法达到对资金的有效监控。D股份公司与集团之间的数亿元应收款存在大量水分。事实上,以关联交易挂帐的形式作虚假收入和利润,是一种便利的造假手段。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D股份公司终于公布了与集团公司的一本烂账:公司自1994年7月以来,长期借款给大股东使用,金额达8.91亿元;大额银行借款没有入账,金额为3.3亿元;1998年4月以来,为大股东及其下属企业直接提供融资担保19笔共2.44亿元,两项合计,超过11亿元。不过,知情人士透露,集团从股份公司拿走的资产还远不止这些。而会计纪录没发挥它的纪录,监督作用。到底是多少,这笔糊涂账谁也说不清。
  
  小知识:
  
  会计记录
  会计记录反映经济业务发生、处理和结果。健全良好的会计记录有助于正确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助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会计记录控制的要求是保证会计信息反映及时完整和正确。会计记录控制主要内容有:
  
  1.凭证编号
  对凭证编号是企业常用的控制方法。它可以控制企业签发的凭证数量,以及相应的交易涉及的其他文件,如支票、发票、定单、存货收发证明的使用情况,便于查询,避免重复、遗漏;更重要的是,编号的连续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人员舞弊的可能性(如截取银行收款凭证贪污等)。
  
  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能够将企业现有的经济业务相互联系地、全面地记入有关账户,使各账户完整地、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通过借贷平衡可以确定会计账面记录无误,从而提供了保证会计信息正确的可能性。另外,复式记账法便于明确资产经营责任。
  
  3.统一会计科目
  实行国家统一一级会计科目的基础上,企业应根据经营管理需要,统一设定明细科目,特别是集团性公司更有必要统一下级公司的会计明细科目,以便于统一口径。统一核算、有效分析。企业可以列一张有全部会计科目(包括资产、负债、权益、收入、费用)的清单,并附有每个账户的内容说明。一般包括科目编号、名称、级别、类别等几个方面。会计科目国家有统一的规定,对于国家未作统一规定的明细科目,企业可以自行设定。如D大型集团公司,对复杂的内部往来账户,可以在原账户代码后加入子公司单位代码,形成明细科目。
  
  4.会计政策
  对于主要的会计政策,国家也有统一规定。如对应收账款要提取坏账准备等。但是,从企业内部控制及管理要求出发,必须编制一份专门的会计政策文件,让有关人员知晓,现行会计制度要求整个集团(包括各子公司)统一会计政策,以便于合并报表管理和考核。这样统一会计处理,也可以减少错误的可能性。
  
  5.结账程序
  结账是一项将账簿记录定期结算清楚的账务工作。既包括对收入、费用的结算,以揭示当年的经营活动成果,又包括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算,结出其期末余额以便下期结转。企业可运用网络图来设计结账的工作步骤、内容、完工时间、有关责任人,以保证结账工作顺序进行。控制结账程序能够保证企业会计处理的及时完成,并且能及时发现错误加以改正。随着网络技术的及时完成,并且能及时发现错误加以改正。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一些企业将某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当前进行到哪个部门,到哪个人员手中,动态地反映在局域网上,时刻加以监控,保证了结账程序能够顺利完成。
其他文献
从开厢、作物选择及搭配、栽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黔北玉米宽厢宽带套种技术。
目的:比较超声骨刀法和涡轮手机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效果,探讨较佳的复杂智齿的临床拔除方式。方法:1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A组采用涡轮手机
目的:研究不同离子交换时间和温度对白榴石增强陶瓷双轴弯曲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试件的蜡型制作采用将融化的铸造蜡灌注于机械加工模具内,制成厚度和直径一致
1临床资料 2008-08/2009-02门诊确诊慢性荨麻疹患者9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4(男21,女23)例,平均年龄34.5(1656)岁,病程2mo10a(平均2.1a);对照组48(男23,女25)例,平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3 年 12月~ 2014年 12 月在我院进行妊娠糖尿病治疗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我接触外汇投资很多年了,对炒汇有浓厚的兴趣,现将自己积累的一些经验教训总结如下。第一,炒汇要遵守两大基本守则:一要顺势而为,“有风好借力”,汇市中的丰厚盈利,无一不是顺势而为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变化,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神经元CREB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
1临床资料 2000-01/2008-06我院神经外科收治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85(男49,女36)例,年龄8~76(平均42.6)岁.病因包括颅脑外伤57例,高血压脑出血28例,诊断标准采用1996年我国急救医学会制
[目的]探讨"扮亲法"对老年肿瘤病人介入手术前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介入肿瘤手术的老年病人80例按入院顺序编号:奇数为试验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在行介入手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为脑卒中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9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