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人生的对比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论文受2015年江西省抚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为:15SK37。
  摘 要: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人生背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首先,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都出生于十六世纪末,卒于十七世纪初。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既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又是中国明代经济发展相对繁荣时期。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因此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由于两位戏剧家所处的国家文化背景不同,其作品中的戏剧人生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和戏剧结构以及戏剧中的爱情观的对比讨论,阐述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人生的对比研究,并围绕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论述,作出归纳总结。
  关键词:汤显祖;莎士比亚;戏剧人生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前言: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生卒年虽然相同,但是人生际遇各不相同,莎士比亚相对于汤显祖来说,没有显赫的出身和入仕的人生抱负,作为手套匠的儿子,莎士比亚背井离乡的目标只是为了挣钱。莎士比亚在剧团拉过幕、跑过龙套。偶然一次的编写剧本的机会,成就了他的戏剧人生。而汤显祖则是一心想入朝为官,却又不想辅佐昏君,使其人生一直郁郁寡欢,虽有经典“临川四梦”的作品,却不是他的心之所向。大致相同的历史时期,却有不同的人生际遇,致使其戏剧作品也有所异同。本文从不同角度,作出如下论述:
  一、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中人物的对比
  (一)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中女性人物的对比
  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女性有温柔的、智慧的、泼辣的、痴情的。莎士比亚虽然赋予了女性各种美好的形象,但是女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旦有了婚姻,就完全屈服于丈夫的淫威之下,所以蒲柏曾经评价莎士比亚的戏剧中人物时说:“莎士比亚剧中的妇女的性格是无性格”。汤显祖塑造的女性更具有东方美的韵味。但是人物的数量却不是很多。描写霍小玉是温柔、美丽,虽出身不好,却对爱情忠贞不渝。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和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朱丽叶确极为相似。其角色都是爱情的化身,为了爱情与家长专制进行斗争[1]。
  (二)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中男性人物形象的对比
  莎士比亚戏剧中男性人物形象是多种多样的,其角色的数量众多,且生活层次、文化程度各不相同。有王侯将相、市井小民;有君子,也有卑鄙小人。在戏剧的各式角色中,其性格特点有很多,例如:哈姆雷特是忧郁的人物形象,奥瑟罗是心胸狭窄,妒忌心极强的人物形象等,这些男性人物形象大多英勇善战,而且具有大男子主义的特质。这些人物的特质充分体现了西方社会的历史文化和进程,杀戮、占有、摧残、报复等,都体现西方民族的民族特性。汤显祖作品中的人物,如刘梦梅、李益、卢生、淳于芬这些人物形象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清秀俊朗,又有儒家礼仪之风。这些人物都以“学而优则仕”作为人生目标,兼济天下。这完全体现中国古代社会的人生价值观。
  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中戏剧结构的对比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戏剧结构中,双方都愿意用多条线索进行故事内容的推展。多条线索增大了作者的写作空间,也使作品的故事内容更加充实。使故事情节更具有跌宕起伏的特点,使观众的思维紧紧追随着故事的情节发展,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感受其故事里人物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汤显祖的作品中多以男女主角爱情故事为主线,将其他影响主线发展的人物设置为辅线,其结构相辅相成推进故事的发展。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通常设有多条线索。例如《威尼斯商人》中设置了三条相互交错发展的线索。虽然多条线索的故事结构能使故事内容更加丰满,但是又增加了故事的多余的内容部分,使其像“懒婆娘的裹脚布”似的冗长。所以,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戏剧结构既有优秀可取之处,也有不当之处。后人在学习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
  三、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中戏剧爱情观的对比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爱情中的痴男怨女,在历史长河中的各类文学作品中都是不变的主体。爱情不仅是戏剧中人物追逐的主题,也是世间红尘众生追逐的人生方向。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爱情,更是让众生神往。汤显祖戏剧作品中的爱情观,让后世为之倾倒。《牡丹亭》中爱情的力量超越了人力束缚,与天与地,因为爱的美丽和温暖,让灵魂的力量超越了生死。这是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冲破了封建社会思想的阴霾。莎士比亚眼中的爱情观,是智慧的、自我的、美丽的,爱情充满了人类的希望。人文主义的思潮为西方女性的幸福打开了解放的大门[3]。
  结论:
  汤显祖忙忙碌碌的一生,其在21岁中举,到34岁时才中进士。为入朝为官应试科举,其用了近20年的时光。有人说汤显祖应该继续在戏剧这条路上前行,而不应该因“学而优则仕”的憧憬而抱憾终生。如果,当时国际社会有现在的开放程度,也许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可以秉烛夜谈,汤显祖也许可以茅塞顿开。人生没有如果,历史不可重来。中西方的艺术魅力,在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戏剧人生中绽放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梁军童.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笔下的经典女性人物对比[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8(02):168-169.
  [2]苏丹.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梦”之比较——以“临川四梦”与《仲夏夜之梦》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9(08):44-45.
  [3]李伟民.从莎士比亚《麦克白》到昆剧《血手记》[J].国外文学,2015,11(02):42-51-157.
其他文献
摘 要:卡夫卡小说“判决”主要讲述主人翁与父亲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掌控欲极强的父亲看似因为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对儿子在无形中施加压力和指责,一切看似成为了儿子笼罩在父亲阴影下被迫接受的一项子虚乌有的罪名。  本文将主要就小说结尾主人翁跳桥这一行为在消极和积极两个层面上可能的意义进行对比分析和阐述,对于结局的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小说的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关键词:开放性结局;父子
摘 要:美国小说《飘》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其中斯嘉丽是女性人物的代表,她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本文以近年在国内兴起的生态女性主义为视角,尝试重新分析斯嘉丽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以使这本文学名著焕发新生命。  关键词:《飘》;悲剧;生态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01  《飘》是二十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该
摘 要:让-雅克·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以及文学家,是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是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也是一位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卢梭一生的创作都与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提出了“返归自然”的思想,也预示着人文主义的兴起。本文就对卢梭作品中的生态思想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卢梭;生态思想  作者简介:周晟,男,1994年4月出生,广西人,湖北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
摘 要:色彩是影像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画面自从加入了色彩便可以负载更多的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造型因素,电影艺术中的色彩既是形象的外衣,又能够增加造型的表现力,感染观众的情绪。创作者在处理色彩时,除了要考虑还原色彩,更要考虑色彩所带来更深层次的意义,以及如何充分发挥色彩的表现力。本文以电影《寻龙诀》为例,详细介绍了色彩在电影中的四种运用方法。  关键词:电影;色彩;运用;《寻龙诀》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名利场》是英国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他的文章风格以批判现实主义著称。《名利场》这部作品,以两位年轻女子的经历为主线,讽刺并批判了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揭露了英国淫乱无度的社会现状。文章中的两位女性形象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将文章的主题突出的更加明显。本文将从《名利场》中这两位女性的形象入手,通过对二人的形象比较,来更加深刻的理解这部作品的主题。  关
摘 要: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被霍建起改编成电影《暖》,二者在先锋抒写和散文化温情表达对立中面貌迥异。却共同沿用“返乡与故乡”故事模式,在当下和过往的空间中,展现了一条有效的“救赎”路径;人物暖由宿命认识里勇敢抗争到默默承受、守护希望的变迁,展示了一种将生存内化为希望的精神理想,并在隐含着创作者主体意志力的结局里,将这一精神理想推向极致。  关键词:希望;乌托邦;隐含主题;趋同性  作者简介:桑朋
芬兰的 Orion Corporation Ltd 的诺麦特分部提供了一种诺麦特(Normet)液压操纵的升降工作平台,它是集10年来研究和开发地下采矿的施工车辆的经验而研制成的。它能使工人安
摘 要: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位电影作者,一位集编剧与导演于一身的波兰导演,被称为“借助影像的叙事思想家”与“欧洲的良心”。那么他的电影魅力何在?通过对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风格要素的讨论,认为其影片蕴含对世人的终极关怀,以探索现代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与进退两难,他完成对生命救赎的思考,并达到了哲学的高度。  关键词: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导演;电影风格;电影作者  作者简介:赵皓(1
《等待》以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为大的时代背景,故事在等待中开始又在等待中结束。平凡人因追求自由而历经的现实摧残和精神折磨是小说《等待》最精彩的一笔。男主人公孔林在
本文对科左后旗1995年至1998年连续4年开展的麻黄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及麻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调查,结果表明:麻黄嫩枝扦插,当年成活率35%,翌年为20%;当年育苗株高168cm,每平方米有苗690株,每hm2有苗684.15万株;人工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