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列酮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X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

方法

选用96只SD雄性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CLP)制作脓毒症大鼠急性肾损伤模型,分为盲肠结扎穿刺加罗格列酮给药组(CLP+ROSI组)、盲肠结扎穿刺组(CLP组)、假手术加罗格列酮给药组(Sham+ROSI组)、假手术组(Sham组),各组分别在术后0、6、12、24 h各取6只大鼠采血,分离血清检测TNFα的浓度,观察和比较各组大鼠一般状态、血清肌酐水平及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对资料进行t检验中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的检验。

结果

CLP组肌酐水平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12、24 h CLP组与Sham组之间(P12=0.047,P24=0.001)、CLP+ROSI组与Sham+ROSI组之间(P12=0.033,P24=0.039)、CLP+ROSI组与CLP组之间(P12=0.04,P24=0.006)血清肌酐浓度比较均有明显差异。6、12、24 hCLP组与Sham之间(P<0.05)、CLP+ROSI组与Sham+ROSI组之间(P<0.05)、CLP+ROSI组与CLP组之间(P6=0.01,P12=0.02,P24=0.01)血清TNFα浓度比较也均有明显差异。与Sham组和Sham+ROSI组相比,CLP+ROSI组、CLP组均出现大鼠脓毒症症状,以及器官功能障碍,而CLP+ROSI组的大鼠症状及器官功能障碍程度较CLP组减轻。

结论

罗格列酮可以抑制TNFα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肾脏损伤,改善了肾脏功能,对大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与单纯烧伤相比,烧冲复合伤休克补液量变化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4只比格犬随机均分入常量补液(N)组、减量补液(D)组和增量补液(I)组等3个实验组,常量组补液量按Parkland公式计算得出,增、减量组则分别在其基础上增加或减少20%补液量。利用比格犬烧冲复合伤模型,通过测量各组伤后4、8、24、48 h尿量、血红蛋白浓度(HB)、心输出量(CI)、胸腔内血容量(ITBV)、血管外肺水指数
目的判断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能否作为判断合并房颤的重症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指标。方法选取自2014年1至12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房颤患者共34例,被动抬腿试验(PLR)前应用超声测量吸气末下腔静脉直径(Dinsp)和呼气末下腔静脉直径(Dexp),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VIVC)=(Dinsp– Dexp)/Dexp,记录患者PLR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应用超声测量左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
目的通过胎儿丘脑横切面测量胎儿丘脑长径、横径,尾状核长径、横径和豆状核长径、横径,建立胎儿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径线随孕周变化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就诊孕妇265例,取胎儿丘脑横切面测量胎儿丘脑长径、横径,尾状核长径、横径和豆状核长径、横径,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算出胎儿上述径线随孕周变化的回归曲线,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曲肽注射治疗,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给予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血清相关指标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患者治疗
目的用肺部超声评估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俯卧位通气不同时间点肺通气状况的改变,以确定俯卧位通气的最佳维持时间。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78例重度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行俯卧位通气5 d,每天8 h。记录每次俯卧位即刻(T0)、2 h(T1)、4 h(T2)、6 h(T3)、8 h(T4)的肺通气评分和动脉血气分析[包括酸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抗N–甲基–M–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前瞻性观察研究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入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监护病房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PE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疗效。结果共纳入9例患者接受PE治疗54次,全部(100%)患者经过PE治疗后CSF和(或)血清中NMDA受体抗体滴度均有减低或转为阴性,共5例(55.5%)患者临床好转。PE不良反应依次
目的观察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iRNA表达谱变化及筛选出的miRNAs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组织中时间变化以寻找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的目标miRNAs。方法利用miRNA微流体芯片技术检测大鼠正常肾脏及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miRNA表达谱的差异,并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进行验证。筛选出差异最为显著miRNAs,并分析其在再灌注后水平的时间变化及和肾损伤的关系。结果有明显差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价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效后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PFNA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植骨术治疗初始内固定失效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27~76岁,平均54岁。Ⅰ期失效的内固定包括动力髋螺钉(DHS)7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8例,Gamma钉2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