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分析在基站建设优先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新通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a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主要是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从区域价值、用户感知等维度构建了基站建设的优先级评价体系,引导网络从粗放式建设转向精细化建设,促进效益优先、用户感知优先。
  【关键字】 大数据分析 建设优先级 评价维度 价值区域 用户感知
  一、概述
  本文着重于3、4G基站建设优先级的评估方法的研究,通过现有网络的资源分析,引入多种独立维度实现基站多方位评价体系,通过权重的赋予实现与集团公司总体策略的相对统一,从而引导地区网络从粗放式建设转向精细化建设,促进效益优先、用户感知优先。
  二、研究背景
  经过近几年3G网络的大规模建设,以及4G网络规模的异军突起,哪个区域3G最需要精品完善?哪个区域4G最需要优先建设?3、4G网络如何协同发展,使得基站建设效益最大化,成为摆在各运营商面前新的课题。如何既能因地制宜找到基站最需要建设的地方,又能把地市网络建设与集团总体策略相对统一?本文将重点研究建立一套便于应用的多方位评价体系,尽可能客观的实现基站建设优先级排序。同时由于原始数据数据量大,传统Excel等办公软件已不能处理,需要采用大数据软件(如SPSS Modeler、SQL)进行处理分析。
  三、基站建设评价维度
  3.1价值区域维度
  3.1.1价值区域的定义及评价要素
  所谓价值区域,即针对移动通信系统,服从一定分布的具有不同消费能力、行为和移动特征的客户群体,在使用移动终端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运营价值的业务活动区域。业务、用户及终端三要素构成了价值活动的主体、载体和内容,也是价值计算和挖掘的切入点。
  价值必须体现为可量化数据才具有实际意义,价值的计算须结合其三要素展开。价值是用户、业务和终端三维度独立及综合考量的结果。从三要素中需要提取最具价值代表性的指标作为后续计算的基础,提取的原則是既要能充分体现价值,又能两两不相关或弱相关。
  三要素之用户维度:用户为网络可贡献的价值维度主要有收入和用户数两方面。小区业务收入是小区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此外小区用户数越多,则说明该区域越活跃并具有业务发展潜力。该维度数据可从用户帐单及详单数据获取。
  三要素之业务维度:业务主要是业务量及业务种类。网络业务量越高,则说明小区创造高价值的可能性越高。而业务种类则决定了建设哪种网络是最为必要的。对于流媒体或下载类这种对网络速率要求高的业务,业务频率及时长占比越高,说明建设4G网络对该区域最有必要性。而视频业务的详细种类,例如480P业务占比、720P业务占比等,则决定了网络应该配置相对应的承载能力。业务量数据可从网络KPI指标直接获取,而业务种类可从Gn数据或Iu-PS数据获取。
  三要素之终端维度:终端主要是终端均价及终端能力两方面。现网分析证明,终端越高端,则贡献高收入的可能性越大。终端的能力则可以判断网络的需求。例如支持4G网络的终端占比越高,4G网络的建设必要性越高。终端数据可从用户帐单数据结合TAC库获取。
  3.1.2价值区域评分计算方法


  新建基站的价值区域维度得分,由可以覆盖到该新建站所解决的问题区域的现网扇区得分均值确定。若该新建站为网络盲区,无现网扇区可覆盖到 ,则由周边同性质区域的扇区得分均值确定。
  3.2用户感知维度
  用户感知即网络用户对网络的体验感受。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语音业务感知及数据业务感知。
  3.2.1语音业务感知
  语音业务感知指标主要有四项:语音接通率、语音接入时延、语音信令掉话率、语音质差事件比例。语音接通率=主叫业务请求成功率x((振铃次数+用户原因失败次数)/呼叫继续请求次数)。语音接入平均时延=语音接入总时延/语音接入成功總次数。语音信令通话率=(无线掉话次数+交换掉话次数)/通话次数。语音质差事件比例=疑似语音质量差事件次数/通话次数。其中疑似语音质量差事件定义为用户第一次通话时长在30S内,间隙很短时间内(可取30S)双方再次建立呼叫,记为一次疑似语音质量差事件。语音业务感知可从用户呼叫记录详单(CDR数据)获取。
  3.2.2数据业务感知
  数据业务感知主要分为浏览类业务感知、流媒体类业务感知、下载类业务感知、即时通信类业务感知四项。每项又可细分为时延类、成功类、速率类三项指标。不同的业务,用户感知的重点指标不同。浏览类业务和即时通信业务指标重点在时延类及成功类,流媒体类业务和下载类业务指标重点在成功类及速率类。可以根据相应的时长、下载速率、成功率或失败率分别进行评分。数据业务感知可从Iu-PS数据获取。
  3.2.3用户感知评分计算方法


  各维度的权重可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各维度内的单项评分可采用Z-Score标准化打分,从而可以得到现网扇区的用户感知评分。
  新建基站的用户感知区域维度得分,由可以覆盖到该新建站所解决的问题区域的现网扇区得分均值确定。若该新建站为网络盲区,无现网扇区可覆盖到,则直接评为满分。
  3.4其它评价维度
  除了价值维度、用户感知维度外,还可使用网络覆盖质量、基站投资回收期、市场重要性、特定用户保障(如集客用户、VIP用户、校园用户等),按根据建设关注点的不同,建立多维评价体系。
  四、结论
  根据上述维度,以及集团统一发展策略,通过给予各类评价维度不同的权重,即可得到待建基站的综合评分。后续在网络建设中,可以根据综合评分优先级落实基站建设,真正的的把“好钢用在好刃上”。
  参 考 文 献
  [1]郑旭升,陈敏.《农村基站建设优先级评估体系》.《广东通信技术》,2010年 第7期
  [2]熊壮,陈燕芬 《构建联通移动网络多维价值区域分析模型浅析》.《移动通信》,2014年 第14期
  [3]钱丽玲,宋春鹏 ,李凤花 《3G网络在价值区域建设方案探讨》.《邮件设计技术》,2013年 第6期
  [4]顾震强.《移动网络的用户行为及用户价值区域特征的分析研究》. 《移动通信》,2016年 第5期
  [5]文武,燕历科.《基于用户感知的网络规划方法》 .《通信技术》,2016年 第6期
  [6]皮立儒,田元兵,谷磊,刘林华. 《基于用户感知及行为分析的LTE无线网络规划方法探讨》.《邮电设计技术》,2014年 第10期
其他文献
【摘要】 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且这一技术仍然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也将处于不断加强的态势中。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对自身相关知识的总结得出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几个重要特点,并就其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以期对人们对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过程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 应用特点 发展趋势  一、电子
通过对10年生中林46杨的杨尺蠖危害株和防治株进行树干解析测定,对比分析出两种类型样株的胸径、材积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实施烟雾机防治后,每株每年平均增加立木材积0.03551m
【摘要】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在光通信领域的发展比较快,尤其是广播电视网以及电力通信网等。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光纤通信技術在有线电视网络当中进行科学应用,就能大大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质量。本文先对光纤通信技术进行阐述,然后对光纤通信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结构和具体应用方法详细探究。  【关键词】 光纤通信 有线电视 应用  引言: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光纤通信是通过石英光纤组成,使用的时候是以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单模-多模-单模结构的光纤振动监测系统。该系统以多模光纤为传感光纤,以单模光纤为信号取樣光纤,当有外力作用于光纤或光纤所布放的数据中心区域围栏或机房地面时,系统接收到的光强度会发生相应变化。通过分析接收光强度的变化规律可判断传感光纤所在区域的振动幅频信息,实现对入侵行为的判断。通过实验确定了不同布设方式所对应的信号频域特征,并设计了相应的频域识别算法。结果显示系统具有良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摘要】 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信息化的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平台对提高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B/A/S三层应用体系架构,对某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平台进行建设,整合社会救助资源,统一管理社会救助信息,对提高该县社会保障事业的保障效果,提高社会保障的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救助 方案设计  随着政府社会救助范围不断扩大
近些年,在科技水平发展有效的推动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得到十分迅猛的发展,有效融入到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以及不同的行业领域中。而将物体和网络信息进行融合,实现二者间的交互是计算机网络今后发展的新高度。基于此,物联网技术已经成为现阶段的热点研究问题,文章对物联网信息感知以及交互技术进行阐述,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物联网技术发展与完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新闻:11月5日凌晨1点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IGSO-3卫星,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系统工程迎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北斗三号IGSO轨道卫星圆满收官,为2020年完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