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63岁女董事长上疫情防控一线被拒,儿子代母“上阵”,写下这些防疫日记

来源 :家庭服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20年1月26日,河南圆方集团物业公司总经理李圆方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工作了5天。
  公司有几万名员工等着他管理,为何要以身涉险?家人怎么想的?在隔离病区,李圆方干了些什么活儿?
  李圆方:在隔离病区负责安保工作,每天三班倒
  1月25日晚上,63岁的圆方集团创始人薛荣瞒着近90岁的老母亲,向疫情一线——郑大一附院有关负责人递交了“请战书”。但薛荣的儿子、圆方集团总经理李圆方,无论如何也不让他的母亲去一线。
  正在母子争执不下时,1月26日,薛荣递交到郑大一附院的抗疫请战书被拒了。原因是她的年龄超过了規定的上限55岁。
  母亲被拒后,他们俩也就不用再争了。最后,儿子李圆方上了一线。
  1月30日,李圆方在郑大一附院隔离病区工作已经5天了。
  “我在12号楼的5层。”李圆方称。隔离病房主要分为污染区和洁净区两个区域。污染区,也是治疗区,这里只允许医生和护士进入。他被安排在了洁净区,负责安保工作。
  “具体工作就是不让外面的人进来,也不允许里面的人出去,中间可以传递一些药品。”李圆方称。他和另外两名同事,每天三班倒:早7点至下午3点是早班,下午3点至晚上11点是中班,而晚上11点至第二天早上7点是夜班。
  这几天,他吃的一直是医院的配送餐,两菜一汤一主食,还有水果。为了安全和避免交叉感染,他和同事们被安排住在医院附近的一家宾馆里。
  上了抗疫一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他眼里是什么样的存在?
  “感觉比非典传染得快,但得重症的人不多,被传染的大部分是老年人。”李圆方称。除了他,目前圆方集团还有2 000多人在郑大一附院各病房为患者提供服务。


  因为疫情,也因为上了抗疫一线,今年34岁的李圆方从来没有感觉春节假期这么漫长,用“度日如年”形容毫不为过。1月29日晚上,他和妻子、两个女儿短暂视频后,这种感觉尤为强烈。“真希望这次疫情能早点过去啊。”李圆方在电话里感叹。
  薛荣:17年前,在非典一线累到呕吐
  2014年,李圆方从国外留学回来,接手公司的业务。那时候,集团年营业收入4亿多元,如今,集团年营业收入增至20多亿元。企业做得这么大,为什么李圆方还要坚持上抗疫一线?这和他的母亲——圆方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党委书记薛荣密不可分。
  1994年5月,下岗的薛荣带领16名同样下岗的工人创立了圆方集团。26年过去了,圆方集团已经从一个不起眼的保洁、家政公司,发展成为了集物业管理、家政服务、高空清洗、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母婴护理、妇产科医疗护理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
  2020年1月25日晚上,63岁的薛荣向河南的疫情一线郑大一附院递交了请战书。请战的理由是,2003年非典时,她曾经作为一名保洁员在非典病房工作过1个月。
  17年前,46岁的薛荣,负责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非典病房污染区二、四、六这3个楼层的保洁工作。当时,为了做好自身防护,薛荣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需要穿3层防护服、戴4层口罩。5月份的郑州,天气已然很热了,这样的穿戴让人喘不过气来。但为了安全,只能这样。
  为了节约防护用品,也为了减少穿脱的次数(脱下来的防护服就得扔掉,不能再用了),那1个月里,薛荣不敢喝水,更不敢喝稀饭,为的是少上厕所。有时洗刷厕所的便池时,因为太过恶心会呕吐,但呕吐物到了嘴边,就又被咽了下去……
  “当时口罩是戴在防护服里面的,要呕吐的话,就得把口罩、防护服都脱下来,脱下就报废了。”她说。薛荣不舍得来之不易的防护服这样被报废,只能继续忍。
  除了做好3层楼的清洁、消毒杀菌工作,薛荣每天上午和下午还要把医生、护士换下来的防护服从6楼扛到1楼。那时医院里没有电梯,这些工作全靠走步梯完成。
  有一次,抱着厚厚的防护服的薛荣从3楼摔到了2楼半,晚上回到居住的宾馆一看,身上好几处青紫。当时天气较热,这样楼上楼下地跑,她出了很多汗。每到中午或晚上脱衣服时,薛荣手套里的汗水,如果倒到一次性杯子里,至少有半杯。
  为什么要上抗疫一线?母子俩都有话要说
  26年过去了,如今,圆方集团旗下有10家子公司、38家分公司,有员工近6万名,共为全国126家医院提供服务。2019年年底,圆方集团营业收入超过了20亿元。企业这么大的体量、规模,这么多员工需要管理,创始人母亲和“少帅”儿子就非要上一线吗?捐款或捐物不也是抗疫吗?为什么母子俩都争着抢着上一线呢?
  对此,薛荣称,集团自成立时,就一直奉行“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宗旨,26年来已累计培训安置了18万多下岗工人、农民工、大学生。而且,集团有21个党支部、77个党小组、516名共产党员。
  “我们公司对党员的要求是‘平时看出来,困难站出来,危机豁出来’。”薛荣说。疫情来时,作为公司的党委书记,她肯定得第一时间站出来,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对于和母亲争着抢着上抗疫一线,李圆方也有自己的理由:一,这是企业文化的要求。疫情当前,公司1.6万多名员工都在全国各大医院奔忙,作为集团总经理,他更得站出来为公司员工做表率。二,他是集团党委副书记,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三,他是薛荣的儿子。母亲17年前为非典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作为儿子,也应该传承这种精神。四,从他个人来说,这也是一种人生历练。历练,说起来可能只有两个字,但真正参与过,才知道意味着什么。   17年前,为非典病房服务时,薛荣就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为此,她写下了遗书。而今,儿子顶替她上了抗疫一线。当看到儿子走进病房的一刹那,她哭了:“我只有这一个儿子,说实话,也舍不得。”
  年轻的李圆方却对此次抗疫充满了信心。在医院时,他尽心尽力地工作,下班后,他每天都在微信朋友圈记录下自己一天的感受。
  “努力收集生活中每一点希望与美好,我们要点亮彼此生命中的那一束光。”2020年1月29日晚上11:14,李圓方在朋友圈这样写。
  李圆方日记节选
  第一天:防疫是医院的头等大事
  1月26日,正月初二。
  正月初一的中午,我看到母亲在写请战书要求到抗击疫情的一线去。
  17年前,在非典疫情最危急的时候,她走进了非典病房,给圆方集团和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看到母亲的请战书,我说:“让我去!”
  今天中午我带着家人的祝福和嘱托走进了黄色警戒线隔离的疫情病区……
  在岗位上我也被着重教导了消杀防护的相关知识和要点。在这个场合,再怎么重视消毒都不为过。从中午到晚上,我大概用消毒液洗了不下30次手,每次接触人和物都需要重新清洗。我的工作主要还在清洁区,而在治疗区的医生和护士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和责任!
  第二天:护士长家人来探望,只隔着玻璃门见了一面
  1月27日,正月初三。
  今天是初三,但感觉好像已过了正月十五,这个年过得着实是有些漫长了。每天看着新闻中确诊的数字不断上升,总觉得有些度日如年。
  今天病区白护士长的家人过来探望。他们隔着玻璃门简单见了一面。虽然没有什么过多的话语,只是家常的问候,而从护士长的欲言又止中,也能感觉出来对家中孩子的思念和肩上的压力。白护士长和她的团队,原来负责感染科的工作,这次隔离病房就设在她们科。她从年前就带领团队驻扎这里,始终未能回家。工作轮转结束也是十几天后的事了,而后面她们还需要十几天的二次隔离。
  真心为她们的付出和辛苦而感动。
  第三天:数据增加,说明更多人得到了救助
  1月28日,正月初四。
  从2 840到4 630只用了一天,今天全国确诊病例数量的增幅超过60%。数量和比例都比昨天高很多,但是我心中反而更踏实了一些,因为更多的确诊不仅代表更多人得病,也代表更多人得到了医疗系统的救助。
  今天母亲带队去信阳潢川慰问一线的员工,原计划他们要开车到湖北的十堰。在湖北十堰市人民医院,我们圆方有近400名员工战斗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但由于十堰封城,路线改为河南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信阳。
  虽然关心她的亲戚朋友都在劝阻她,说“疫区医院太危险”,母亲却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越是危险越应该向前,圆方人加油!”
  第四天:和女儿视频后,更想家了
  1月29日,正月初五。
  今天四楼二号隔离病区投入使用。我所在的一号隔离病区中收治的疑似病人全部转到了二号病区,留下的都是已经确诊的病人。医护人员的压力有一定减轻。
  今天下午空闲时,和妻子晓毅还有两个孩子简单视频。听到两个女儿说“爸爸注意身体”时,想家的情绪更浓了。想到至少还要几周才能相见,而晓毅自己春节在家既要照顾两个孩子,又要照看我87岁的姥姥,也想对晓毅说一声“你辛苦了”。
其他文献
2020年新春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蔓延的形势,山东大嫂家庭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大嫂”)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驰援疫情防控工作当中。疫情发生后,“山东大嫂”倡议、动员志愿者服务队,克服困难为老、弱、病、残、孕及婴幼儿提供服务,得到了百姓、媒体和政府的认可。  2020年2月12日,“山东大嫂”举行了“抗击疫情·众志成城·山东大嫂在行动”募
期刊
疫情无情人有情,点滴爱心见真情。浙江省宁波市人大代表、浙江捷达物业公司董事长杨备训捐款30万元,助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近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发生后,作为全国物业百强企业——浙江捷达物业公司的董事长杨备训一直密切关注,以敏锐的职业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响应、快速行动,挂帅成立公司疫情防控领导组,按项目类别下设6个工作小组,并亲临项目一线指导、安排疫区人员
期刊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日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关于启动江苏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的紧急通知》及《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级响应措施的通告》精神,南京百泰苏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积极行动,发挥家政企业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期刊
随着春节后复工潮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家政服务员需要从各地返回工作岗位。但如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不明朗,上岗也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家政服务员应该如何保护自己,同时保护雇主的健康,不让疫情有机可乘呢?为解决家政服务员的困惑,广东家协从官方渠道收集了适合家政服务员工作性质的防疫措施,并整理成指南,供广大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一、个人防护须知  1.经常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
期刊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白衣天使逆行请战,不论生死;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辛勤工作,连日奋战;各地基层坚守平凡阵地,保证后方资源;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助力防疫,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平凡又伟大的坚守者,只要有需求,依然兢兢业业,用爱和善意,与疫情斗争。  春节期间,阿姨来了公司有很多家政服务员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岗位,免去一线人员的后顾之忧;也有很多雇主为
期刊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为抗击疫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爱心在武汉这座城市涌动。一批又一批的医护人员血书请战,逆行出征,一个又一个的无名英雄坚守岗位,共克时艰!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给武汉加油鼓劲!大连家协的各个会员单位也纷纷响应。  看到高新区招募志愿者的信息,高新区家庭服务业行业工会联合会主席林红就果断报了名。社区工作人员在线上详细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对林红进行了岗前培训。  林红所执勤的
期刊
一、防疫居家生活,重温家政学  家政学是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强化家庭成员素质、造福全人类为目的,指导人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感情伦理生活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可见,家政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死亡全过程生活的科学。人类衣食住行的全部科学性和规律性的问题都属于家政学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系统掌握这些科学知识,那么我们的人生是不是会过得更加充实和精致?社会是不是更
期刊
2020年春节期间,一场突然来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全国很多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其中,家庭服务业是受冲击最大的行业。这个行业到底受到哪些冲击?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最大的家政公司之一——阿姨来了公司(以下简称阿姨来了)的创始人兼CEO周袁红。  阿姨来了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周袁红曾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部记者、香港上市公司高管。因为找保姆难,她深感家政行业的痛点,于
期刊
湖北省枝江市七星台镇农村中心福利院集中供养40人,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45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该院牢牢守住关口、切断传播途径,至今未发现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  封闭管理,谢绝探望  往年春节,福利院的老人会被亲属接回家团聚。“今年,这一惯例被打破。”该院院长何广富告诉记者,在除夕当天,福利院就实行全封闭管理,老人们“不进不出”。  81岁的李耀明是位聋哑老人。大年三十早上,他的侄儿侄女来
期刊
疫情期间,多数人宅在家里,减少外出,食欲不振,但切记一定要好好吃饭。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等有关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健康知识,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赵文华说,获得人体健康必需营养素,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新冠肺炎。  “蛋白质,是细胞更新修复等所必需的,免疫细胞和抗体由蛋白质构成,维生素、矿物质对免疫功能必不可少。”赵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