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哺育设备哺育仔猪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

来源 :家畜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HAOKU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人工哺育设备哺育仔猪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5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哺乳仔猪78头,分为3组,每组3窝,I组和Ⅱ组每窝8头,Ⅲ组每窝10头,Ⅰ组为人工哺育正常仔猪组,Ⅱ组为人工哺育弱小仔猪组,Ⅲ组为母猪哺乳组(对照组),Ⅰ组和Ⅱ组自5日龄起转入人工哺育设备饲喂代乳品,所有仔猪均在10日龄开始教槽,21日龄断奶,断奶后饲喂至31日龄试验结束。结果表明:5~21日龄阶段,Ⅰ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平均日增重比Ⅲ组小(P〉0.05),Ⅰ组和Ⅱ组腹泻率和死亡
其他文献
<正>《家畜生态学报》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主要刊登家畜生态、家畜环境控制及牧业生态经济研究方面取得的创
雄性激素受体(AR)基因外显子多态性可能与动物生产性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检测雄性林麝AR基因外显子1、4、8的多态性,探究其多态位点与泌香量的相关性,以期为选育高产优质麝
试验选取40头体况良好、平均初始体重为(335&#177;25.67)kg的奶牛公犊,随机分为4组(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每组10头牛,分别饲喂由玉米、小麦、白酒糟和棉粕四种原料按不同比例组
选择24头年龄、体重相近、性别相同、生长状况良好的锦江黄牛,随机分为3组,其中Ⅰ组和Ⅱ组安装喷雾通风系统,Ⅰ组风机叶片与水平夹角为75&#176;,Ⅱ组风机叶片与水平夹角为70&
试验主要研究不同处理的牛粪栽培双孢菇对牛粪养分的吸收利用和对牛粪的降解情况。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不同的碳氮比、初始pH和磷的用量对培养料中牛粪养分的吸收利用
206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拟定于8月中旬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为了做好研讨会论文集的收集、整理、出版等工作,现将论文征集的有关
试验旨在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奶牛舍内温湿度的年度变化规律,为冷热应激的防控提供依据。采用全自动温湿度记录仪记录舍内温湿度,从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共记录了17 52
利用DNA测序与PCR-RFLP方法,分析瓢鸡溶质载体24家族A5成员(SLC24A5)基因多态性,并与肤色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SLC24A5基因第4外显子发现G482C多态位点,引起161位苏
试验旨在研究过瘤胃胆碱(rumen-protected choline,RPC)对黔北麻羊能量效率及血浆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非配对试验设计,将20只年龄、体重一致的黔北麻羊羔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10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黄芪多糖对肉鸡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为黄芪多糖的临床应用提供试验数据和实践参考。将90只黄羽肉杂鸡随机分成3组(Ⅰ组、Ⅱ组、Ⅲ组),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