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开发票,“洗白”假药
“终极抗生素”,在医疗界被誉为救命药。这种药一般在患者感染非常严重、用其他抗生素已经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使用。泰能、罗氏芬、波立维、立普妥、舒普深等进口药物,就属于这类能救命的“终极抗生素”。
然而,就是这样用于救命的药物,也被贪婪的不法分子盯上了。
2014年2月,江苏省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对某正规医药公司从安徽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购进的8个批次泰能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抽查时发现,在含量测定中,有效成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含量都为零,被检测批次注射液中的成分不过是普通的抗生素,成本仅十几块钱。
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迅速将线索移送至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市公安局随即指定淮阴分局负责侦破此案。通过对假药的来源进行调查,警方发现销售假药的嫌疑人王某因涉及另一起销售假药案被羁押在安徽某看守所。专案组民警立即赶到看守所提审王某。起初,王某并不承认其销售给淮安某医药公司的“泰能”是假药,并以这些药品具有正规销售途径和增值税发票为由进行辩解。
“嫌疑人为使假药披上合法外衣,顺利进入医药公司的销售渠道,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情况下,从合法医药企业虚开品名为‘药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肆意篡改发票药品清单,复印伪造药品合格证书,从而进入药品销售领域。”提起在正规医药公司查获的这批假药,负责办理此案的民警道出了其中的原委。而这批药具有正规销售途径和增值税发票,在一开始也成为警方侦破此案的一个拦路虎。
对此,专案组民警并不急于挖出王某的上线,而是一方面不断对王某进行说服教育,另一方面组织警力前往四川、贵州等地的药品销售方调查核实。民警发现王某通过四川百纳公司、贵州台江医药公司等单位虚开品名为“药品”增值税专用发票,将发票附件上的“中药材”修改为“泰能”。
在强有力的证据面前和警方的教育感化下,王某最终交代从北京“宋经理”处购进“泰能”假药,并修改发票药品清单、复印伪造药品合格证书,在安徽某公司办理药品入库,从而为假药取得合法外衣,顺利将假“泰能”销售至淮安某医药公司的不法事实。
网上交易,物流发货
据王某交代,虽然有过多次合作,但他没有见过“宋经理”,每次交易均通过QQ联系,对方通过物流发货给自己,自己通过一个账户转账付款。专案组沿着资金流向循线追踪,查明收款人的银行账户、身份及其汇款金额,但是仅凭名字和银行卡号并不能确认王某上线的身份。
专案组民警转变思路,另辟蹊径。不法分子既然卖药,就会取钱,取钱就会留下蛛丝马迹。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持3张银行卡进行交易的都是同一名男子。
经摸排梳理,民警确定嫌疑人为初某。民警再次围绕初某银行卡交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了生产假药的上线时某,并排查出段某等其他嫌疑人。
当主要犯罪嫌疑人一一浮出水面的时候,专案组民警越发感觉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作案手段新颖的团伙。分工合作明确,网络物流交易,是其中一个显著特点。
犯罪团伙内部分工明确,职责划分明细,时某负责提供假药的包装材料,初某负责购进灌装假药所用的国产药粉以及收取货款,杜某、付某、唐某等人负责假药的具体生产,段某则负责运输。
该团伙通过网络对外发布销售所谓廉价进口药的广告,并通过QQ、微信跟下线买家取得联系。在确定对方有购买意向后,再通过物流将假药发给买家。买家收到货之后再通过汇款方式将货款汇至初某等人的账户中。交易方式较为隐蔽,在交易全过程中,买卖双方并不见面。
历时近一年的时间,专案组民警辗转陕西、北京、安徽、四川、贵州等多个省、直辖市,行程8万余公里,查询、冻结账户80余个,调取账册书证数千份,终于掌握了这一制售假药的犯罪团伙的窝点以及活动规律。
抓捕时机逐渐成熟
2014年9月28日,在事先进行周密部署的情况下,专案组在北京丰台警方的配合下,组织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在北京丰台、房山等处,警方一举捣毁了4个制售假药窝点,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时某、初某等6人,现场查获假冒泰能及包装、药瓶等物品7万余个,假冒罗氏芬及包装、药瓶等物品10万余个,假冒波立维及包装、药片等物品200余个,假冒立普妥及包装、药片6000余个及用于制造假药的封口机、打包机、电熨斗等作案工具。
据犯罪嫌疑人时某交代,其在山东、沧州等地购买泰能、罗氏芬、波立维等药品假包材,由初某提供国产药粉进行填充和收取货款,将假药销售至安徽、江苏、陕西等6省市。
根据这些犯罪嫌疑人的交代,警方发现这个团伙的另外一个作案特点。在假药产供销的利益链条中,假药的销售商为了能保证假药的“销路”,让假药顺利进入医院、药店,往往会选择包装逼真的假药,这就会促使假药的生产方在假药包装上绞尽脑汁。
在主要犯罪嫌疑人落网之后,专案组民警继续辗转陕西、北京、安徽、四川、贵州等多个省、直辖市,至今年3月底终于一举斩断了一个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的制售假药犯罪产业链条。
“终极抗生素”,在医疗界被誉为救命药。这种药一般在患者感染非常严重、用其他抗生素已经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使用。泰能、罗氏芬、波立维、立普妥、舒普深等进口药物,就属于这类能救命的“终极抗生素”。
然而,就是这样用于救命的药物,也被贪婪的不法分子盯上了。
2014年2月,江苏省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对某正规医药公司从安徽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购进的8个批次泰能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抽查时发现,在含量测定中,有效成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含量都为零,被检测批次注射液中的成分不过是普通的抗生素,成本仅十几块钱。
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迅速将线索移送至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市公安局随即指定淮阴分局负责侦破此案。通过对假药的来源进行调查,警方发现销售假药的嫌疑人王某因涉及另一起销售假药案被羁押在安徽某看守所。专案组民警立即赶到看守所提审王某。起初,王某并不承认其销售给淮安某医药公司的“泰能”是假药,并以这些药品具有正规销售途径和增值税发票为由进行辩解。
“嫌疑人为使假药披上合法外衣,顺利进入医药公司的销售渠道,在没有真实交易的情况下,从合法医药企业虚开品名为‘药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肆意篡改发票药品清单,复印伪造药品合格证书,从而进入药品销售领域。”提起在正规医药公司查获的这批假药,负责办理此案的民警道出了其中的原委。而这批药具有正规销售途径和增值税发票,在一开始也成为警方侦破此案的一个拦路虎。
对此,专案组民警并不急于挖出王某的上线,而是一方面不断对王某进行说服教育,另一方面组织警力前往四川、贵州等地的药品销售方调查核实。民警发现王某通过四川百纳公司、贵州台江医药公司等单位虚开品名为“药品”增值税专用发票,将发票附件上的“中药材”修改为“泰能”。
在强有力的证据面前和警方的教育感化下,王某最终交代从北京“宋经理”处购进“泰能”假药,并修改发票药品清单、复印伪造药品合格证书,在安徽某公司办理药品入库,从而为假药取得合法外衣,顺利将假“泰能”销售至淮安某医药公司的不法事实。
网上交易,物流发货
据王某交代,虽然有过多次合作,但他没有见过“宋经理”,每次交易均通过QQ联系,对方通过物流发货给自己,自己通过一个账户转账付款。专案组沿着资金流向循线追踪,查明收款人的银行账户、身份及其汇款金额,但是仅凭名字和银行卡号并不能确认王某上线的身份。
专案组民警转变思路,另辟蹊径。不法分子既然卖药,就会取钱,取钱就会留下蛛丝马迹。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持3张银行卡进行交易的都是同一名男子。
经摸排梳理,民警确定嫌疑人为初某。民警再次围绕初某银行卡交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了生产假药的上线时某,并排查出段某等其他嫌疑人。
当主要犯罪嫌疑人一一浮出水面的时候,专案组民警越发感觉到,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作案手段新颖的团伙。分工合作明确,网络物流交易,是其中一个显著特点。
犯罪团伙内部分工明确,职责划分明细,时某负责提供假药的包装材料,初某负责购进灌装假药所用的国产药粉以及收取货款,杜某、付某、唐某等人负责假药的具体生产,段某则负责运输。
该团伙通过网络对外发布销售所谓廉价进口药的广告,并通过QQ、微信跟下线买家取得联系。在确定对方有购买意向后,再通过物流将假药发给买家。买家收到货之后再通过汇款方式将货款汇至初某等人的账户中。交易方式较为隐蔽,在交易全过程中,买卖双方并不见面。
历时近一年的时间,专案组民警辗转陕西、北京、安徽、四川、贵州等多个省、直辖市,行程8万余公里,查询、冻结账户80余个,调取账册书证数千份,终于掌握了这一制售假药的犯罪团伙的窝点以及活动规律。
抓捕时机逐渐成熟
2014年9月28日,在事先进行周密部署的情况下,专案组在北京丰台警方的配合下,组织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在北京丰台、房山等处,警方一举捣毁了4个制售假药窝点,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时某、初某等6人,现场查获假冒泰能及包装、药瓶等物品7万余个,假冒罗氏芬及包装、药瓶等物品10万余个,假冒波立维及包装、药片等物品200余个,假冒立普妥及包装、药片6000余个及用于制造假药的封口机、打包机、电熨斗等作案工具。
据犯罪嫌疑人时某交代,其在山东、沧州等地购买泰能、罗氏芬、波立维等药品假包材,由初某提供国产药粉进行填充和收取货款,将假药销售至安徽、江苏、陕西等6省市。
根据这些犯罪嫌疑人的交代,警方发现这个团伙的另外一个作案特点。在假药产供销的利益链条中,假药的销售商为了能保证假药的“销路”,让假药顺利进入医院、药店,往往会选择包装逼真的假药,这就会促使假药的生产方在假药包装上绞尽脑汁。
在主要犯罪嫌疑人落网之后,专案组民警继续辗转陕西、北京、安徽、四川、贵州等多个省、直辖市,至今年3月底终于一举斩断了一个从生产到运输再到销售的制售假药犯罪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