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与随想(一)——忆王会长与楚老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_118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在甲申,时值仲春,对外友协即将迎来成立50周年华诞。我在友协工作30余年,深爱友协和其所从事之事业。近日漫步友协院中,见春光烂漫,分外怡人;不觉缅怀往事,浮想联翩。遂摭拾旧忆,捉笔为文,以免其随岁月淹忽而亡佚;也权做是对友协50庆典的菲薄的献礼。
  友协是一个才杰并茂、人文荟萃之地。友协历届领导人,有不少是杰出的外交家、社会活动家和文化知名人士。在这些友协领导人中,我首先想到的是已故的王炳南会长。
   王会长是在1975年8月开始担任友协会长的。当时正是“文革”后期,“四人帮”还在台上,政治形势波谲云诡,反复无定。但大家得知王炳南要来友协当会长,都甚为振奋。我对他也久仰其名,记得他来友协上任,初次与全会同志见面时,我早早地就坐在友协礼堂里,等着一睹其风采,聆听其声音。
   王会长的“就职演说”受到大家热烈欢迎。其中有一段话我记忆尤深。他说,他在“文革”开始后,就受到迫害,住进了“牛棚”,长时间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现在能重新恢复工作,倍感工作的可贵和美丽。他虽然60多岁了,但身体尚好,“小车不倒只管推”。他愿和友协全体同志一起,为做好我国的民间外交工作而竭尽全力。王会长这些真诚的话语,使我深受感动。
   但在王会长到友协工作后不久,在1975年年底,国内又掀起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友协也奉命举行“批邓”大会。王会长在会上传达了有关“批邓”的中央文件,做了动员讲话。但他的讲话与其说是动员“批邓”,还不如说是给邓评功摆好。他说,因为邓工作做得多,所以头上的辫子也多,就像维吾尔族姑娘的头发一样,很容易被人揪辫子。还说,现在报纸上批判“走资派还在走”;我们希望他不要走,希望他再回来嘛!对王会长语意双关的话大家心领神会;会场上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作为一个高级领导干部,在当时形势下顶风逆浪说这样的话,是要承担巨大的政治风险的。通过这次“批邓”会,我愈加敬重王会长,更提高了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后来我在工作中与王会长接触渐多,我常给他当翻译,起草文件,陪他接见外宾,也曾多次与他一起出国访问。王会长出国访问,对方多把他看作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双重使者,给予很高的礼遇;并称他为长者和前辈,分外尊重。但有时双方也会出现龃龉和交锋。无论是在什么场合,我看到王会长都能从容应对,言笑自若,显示出一个老外交家的睿智和风范。
  


   我至今记得1978年随同王会长访问印度的情景。这次访问突破了中印十六年中断交往的局面,由王会长带去了中国外长邀请印度外长访华的口信,因而受到印度舆论界的广泛重视。印度总理德塞在他的办公室会见了王会长。会见时在座的还有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原印度援华医疗队成员巴苏大夫。我们事先听说,德塞是印度的一位老政客,倚老卖老,脾气急躁,常出言不逊。果然会见一开始,他便提出中印边界纠纷,并借此指责中方。会见气氛顿时显得紧张起来。但王会长却轻轻一笑说,我这次来印度访问,不是来吵架的,也没有受命来谈判中印边界问题,而是为重修旧好,带来了中国人民对印度人民的友谊。他用手指了指巴苏大夫说,他是贵国的一位英雄,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我们正在为恢复中印友好关系而共同努力;我想这也是总理先生和贵国政府的愿望吧?德塞听此话后便也露出笑容,说“请别介意我刚才说的话。”会见气氛随之变得轻松了,谈话也融洽起来。会见结束时,德塞握着王会长的手,一直把他送到办公室门外。
   我在王会长的领导下工作,对他的工作作风也深有体会。他不但自己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部下也总是严格要求,从不放松。有一次,王会长率团访问南亚数国,我也随其同行。按照出访计划,代表团对访问的每一个国家,都要给《人民日报》写一篇访问记。这写稿的任务便落在了我的身上。我们访问的第一个国家是巴基斯坦,主人安排的节目多日程紧,我既当翻译又当秘书,实在累得够呛。最后一天访问卡拉奇,下午是参观游览节目,我想这回可以放松一下了。不料王会长问我以前是否来过卡拉奇,我说来过。他便说“那么下午的参观游览你就不要去了,你留下来给《人民日报》写文章,晚上我回来看过后,就把稿子发回国内去。”我说“回国后再写不是也不迟吗?”他说“不,在工作上不能拖拉。访问完一个国家就写一个国家。回国后还有回国后的工作。”从此,我把王会长关于“工作不能拖拉”的教诲铭记在心,以此律己,受益匪浅。
   王会长一方面对干部严格要求,同时又对他们关怀备至。他知道翻译在宴会上吃不好饭,便亲自给我夹菜,还小声嘱咐我“抽空多吃一点。”每次出国访问,虽然我当时只是一名年轻翻译,还什么“长”也不是,他却特别关照,总安排我住单间。他说翻译工作很累,也很重要,一定要让翻译睡好觉。他也关心我家里的住房情况,曾亲自来我家里察看。(后来我听说他也曾到友协其他许多同志家里了解过住房情况。) 我那时住在友协前三门宿舍,王会长到我家里后看得很仔细,他不但注意到我住得比较挤,没有屋子作书房,还发现这个房子没有地漏。他为我发愁说:“没有地漏,洗衣机怎么用,怎么排水啊?”几年以后,我搬了新家,住房条件有了改善。但此时王会长已病倒了,在家休养,起居也需人扶持。我去看望他,谈话中顺便提起了我搬家的事。他立即问我:“新房子有没有地漏啊?”我说:“有地漏。也有书房了。”他说:“那很好。你多多用功,好好工作吧。”
   1988年王会长在北京不幸病逝,我深为悲痛。转眼之间,他离开我们已有15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浮现在我眼前,常给我以鞭策和力量。他的名字将永远留在后人心中,在我国的外交史册上闪烁着光芒。
   我也深切怀念楚图南会长。他是对外友协的第一任会长,友协的奠基者和创始人。1978-1986年间,他又担任友协副会长,协助王炳南会长工作,因年高德劭,大家都尊称他为楚老。
   我对楚老亦景慕久矣。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读过他翻译的《希腊和罗马神话传说》和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知道他是我国文化界一位备受尊崇的前辈,因而当我在友协院中第一次看到他时,便如谒尊师,肃然起敬。后来他兼任中印友协会长,而我当时正主管友协对印度的工作,因而有机会直接与他接触,沐泽于他的嘉言懿行。
   198 3年,楚老应印中协会邀请率团访问印度,我是代表团秘书长,在访问期间,与楚老朝夕相处,伴随左右,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
   楚老以耄耋之年出国访问,我作为代表团秘书长,理当尽心照料,担有重大的责任。印方也鉴于楚老年高和他的重要身分,在为他安排活动时,再三向我征求意见。但楚老总是强调“客随主便”,嘱我不要提出特殊要求。每次从旅馆出发去参加活动,他总是准时、甚至提前到旅馆大厅里集合;看到了印方接待人员,无论其职位高低,他都要亲切地打个招呼。常来陪同楚老一起活动的是印中协会会长潘特。他也近80高龄了,是印度国大党元老,在印度政界享有盛名。他陪楚老活动时,两人相互礼让,常挽手而行。楚老借用印度人民的一句口号“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对潘特说:“我们两个也是巴依巴依。” 潘特说:“是的;你是长兄,我是弟弟。”
   关于中印关系,楚老在印度讲过许多话。他常在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向印度人民学习,感谢他们曾经给予我们的宝贵支援。他说,中国文化有三个来源:儒,道,释。释就是佛;而佛教就是从印度传进中国来的。我们从印度文化中汲取了滋养。在近代历史上,中印两国曾同遭殖民主义奴役的命运。而当中国处于最困难的时候,印度人民派遣了由柯棣华、巴苏大夫等组成的医疗队,来援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柯棣华还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是最早承认中国的国家之一,对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说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们真诚感谢印度人民。他还表示深信,中印两国之间的分歧是总归可以解决的;中印两国人民总是要友好下去的。楚老情词恳切、语重心长的话语,在印度各界人士中博得了普遍的好评。
   在我的印象中,楚老对人总是笑容可掬,蔼然可亲。但在这次访问中,有一次我却见楚老当真生气了。那天清早,我们接到印中协会通知,潘特会长的一位亲属于昨晚去世了,因需忙于料理丧事,代表团这天上午的活动将推迟一个小时,希我鉴谅。楚老闻讯后,即让我以他的名义向潘特表示慰问。我们在旅馆餐厅里用过早餐,楚老回房休息等候,我在大厅里翻阅英文报纸,有的团员逗留在旅馆花园里。当楚老再次下楼准备出发时,他透过大厅的落地窗,看到有两名团员正在花园里荡秋千,逗孔雀。楚老猝然动容,生气地对我说:“快去把他们叫回来!怎么这样不懂事?友人家有丧事,不但不予分忧,反而喜形于色,真是不懂事!”我立即跑进花园,把这两位同志叫了回来,并让他们向楚老做了检讨。楚老这次生气,深印在我脑海中,使我懂得了何谓长者之风,仁者之心。
   在这次访问中,尤其是走长途坐在汽车上时,楚老也常与我聊天,古今中外,话题十分广泛。一次谈起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谈起他们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遭遇,楚老说,中国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爱国的,他们命运多舛,是因为他们多忧,他们敏感,有时宣泄于外,难免激于言词,遂授人以柄,遭致网罗,这是知识的悲剧,历史的悲剧。现在经过多次政治运动的教训,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我们应该更加懂得知识分子,这样的悲剧应该结束了。
   一次谈起西方的哲学思想,谈起尼采,楚老说,尼采是西方近代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不能对他一概否定。纳粹利用了尼采哲学,不等于尼采就是纳粹。鲁迅先生的作品里也有尼采的影响,《野草》最明显。我说我没有读过尼采,因为在国内尼采是完全被否定的,找不到他的书。楚老说,他早年翻译过尼采,翻译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是国内出版的最早的译本;现在这书还在,等回国后你可以拿去看一看。
   一次楚老又与我谈起鲁迅,他说鲁迅是“民族魂”,是中国新文化的脊梁;没有鲁迅,就没有中国的新文化。有许多人谈论鲁迅,其实并不懂得鲁迅。我忽发奇想说,不知鲁迅若活到建国以后,活到“文化大革命”,会怎么样?楚老像没有听见我的话,未做回答,只是喃喃自语地背诵起《野草》里的诗句: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
   后来回到了国内,一天楚老打电话来,说他把《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带来了,让我到他办公室去拿书。
   后来楚老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离开友协了。但我一直怀念着他,怀念那次陪同他在印度的访问;似仍在听他娓娓而谈,谈着尼采,谈着鲁迅,喃喃自语地背诵着《野草》里的诗句。
其他文献
朋友,你可曾听到这么一说,北京最美的办公地点除了中南海、钓鱼台,就数友协大院了。此说是否属实且不去考证,这个大院的美丽却是有口皆碑的。她芳草萋萋、林木苍翠、鸟语花香,路人因此而驻足。她开阔、舒展、幽静,行人因此而惊叹,不看挂牌还疑是王府井大街延伸过来的公园呢。对于曾经在这个大院里工作过的人们,不用说见到她,就是每当想起她,心中油然而生的那份情、那份意,却是挥之不去、与日俱增的。因为她不是一个普通的
期刊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俄联邦外交部下属俄罗斯国际科学文化合作中心、俄国际合作协会、俄中友协对有机会参加我们的长期合作伙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50周年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50年以来,积极开展全方位的人民外交,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的近500个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国内外赢得了崇高威望。特别高兴地指出,其50年前第一个建立联系的外国组织就是我们代表团所代表的
期刊
以日中友协名誉顾问、前自民党干事长野中广务为团长的日中友好协会全国代表访华团一行34人应中日友协邀请于4月12日至15日访华。代表团成员大都是从事中日友好活动几十年的老朋友,其中70岁以上的成员占全团半数。  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国务委员唐家璇、中日友协会长宋健会见了野中广务一行。  曾副主席对野中广务和日中友协多年来为发展中日友好关系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  曾庆红副主席说,日中友协成立于
期刊
庆祝中国人民对外友  好协会成立50周年  琼楼玉宇遍京城,  院落幽深闹市中。  树绿花繁柔碧草,  莺飞蝶舞煦和风。  艾公安娜播情谊①,  郭老白石颂太平②。  纷至沓来天下客,  同舟风雨意真诚。  ①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和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生前在故居门前各植下一棵石榴树。  ②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藏有国画大师齐白石等14位画家集体创作并由郭沫若书写画题的巨幅作品《和平颂》。
期刊
正当全国十届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简称“两会”)召开之际,记者转赴“两会”代表驻地之一——北京京丰宾馆,采访了参加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陈毅元帅之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先生。  “两会”期间的陈昊苏先生非常忙碌。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在国际上赢得了更多的理解、信任、尊重和支援,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作为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会长,中国最大的民间外交团体的领导人陈昊苏先生
期刊
陈永昌副会长一行于3月14日至21日对日本进行了工作访问。此访以日本地方为工作重点,走访了枥木县宇都宫市、石川县穴水町、七尾市、羽咋市、田鹤滨町等地,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接触和友好交流,会见了枥木县知事福田昭夫、石川县知事谷本正宪及各市市长、议长等。  陈永昌副会长在各地就“中日友好和今后的展望”为题进行了五场讲演,受到热烈欢迎。  陈永昌首先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
期刊
自去年12月中非第二次部长级会议召开以来,中国对非洲的交往日益活跃。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之间越走越近。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喀麦隆领土管理权力下放部秘书长芒戈·麦卡·让·罗伯特率领的喀麦隆省市长代表团一行7人应我会邀请,于4月19日至29日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喀麦隆地处非洲中西部,其经济总量位居非洲第三位,自然资源丰富,被称为“中西非粮仓”。喀麦隆省市长代表团
期刊
应我会和河北省外办邀请,以巴拿马贝拉瓜斯省圣地亚哥市市长普里尼奥·多诺索为团长的巴拿马市长友好代表团一行7人于3月14日至24日对北京、上海、石家庄、高碑店和保定进行了友好访问。在华期间,圣市市长多诺索和博盖特市市长布查因分别与保定市和高碑店市签署了建立友城关系意向书。  河北、北京、上海以及外交部有关领导会见代表团时,回顾了两国友好交往史和近年来双方在政治、经贸等领域关系不断发展的现状,指出中巴
期刊
由日本全国市长会会长、金泽市市长山出保为团长的日本全国市长会代表团一行9人应我会邀请于4月25日至29日访问了北京和西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中日友协会长宋健分别会见了代表团。代表团出席了中日市长论坛。    王兆国副委员长会见     4月26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日本市长会代表团。  王兆国首先对山出保一行在日本全国市长会与中国开展市长交流30周年
期刊
为表彰新加坡中国友好协会会长谢镛先生为中新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所做的贡献, 对外友协于5月19日举行仪式,授予他“人民友好使者”称号。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副会长李小林出席了授予仪式。陈昊苏会长向谢镛先生颁发了“人民友好使者”证书和证章。  谢镛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早在创立新中友协之前,就与中国有关方面进行了密切的交往和联系,为开拓中新的贸易往来和友好关系做出了积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