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对比。方法:选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10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常规检验,观察组(54例)采用生化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53例对照组患者中,检出25例为糖尿病,阳性检出率为75.47%(40/53);54例观察组患者中,检出51例为糖尿病,阳性检出率为96.23%(51/53);组间比较,观察组糖尿病阳性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均具有应用价值,但生化检验具有更高阳性检出率。
  【关键词】常规检验;生化检验;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446.1;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1-0155-02
  糖尿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中老年是该病高发人群,该病属于一种慢性代谢疾病,是由于患者机体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异常导致的疾病,会损害患者全身血管功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糖尿病无法治愈,临床主要通过针对性药物控制血糖水平,以便达到延缓患者血管功能受损进程,降低相应并发症发生率,及早确诊糖尿病并了解患者糖尿病严重程度,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的针对性及效果,达到理想治疗效果。因此,对糖尿病的诊断具有较高要求。临床诊断该病包括常规检验、生化检验、实验室检验等方式[1],相应诊断方式在疾病阳性检出率方面存在差异,基于此,本文选2019年4月-2020年4月107例实验室确诊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分析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该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107例进行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对照组53例,男39例、女14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9.13±2.27)岁;其中,11例为1型糖尿病、42例为2型糖尿病;病程1~7年,平均病程(4.03±0.58)年。观察组54例,男43例、女11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9.63±2.16)岁;其中,15例为1型糖尿病、39例为2型糖尿病;病程2~7年,平均病程(4.62±0.4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实验室诊断标准,糖尿病的血红蛋白A1c>48 mmol/mol,两小时血糖浓度≥11.1 mmol/L与75 g两小时后无水葡萄糖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加;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排除标准: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有恶性肿瘤者;精神意识不正常者;心肝肾功能不全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清晨,患者空腹状态下,获取其晨尿中段尿液,采用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IQ200的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使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分析患者尿液中的酸碱度、尿蛋白、糖、比重、酮体等指标。
  观察组进行生化检验:该检验方式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甘油三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所有患者在采集血液前均停止注射胰岛素,并停止服用降糖药物。其中,空腹血糖检验前患者禁食禁水6~8h,并于第2 d清晨抽取其外周静脉血液,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品牌:日立,型号:008AS),己糖激酶法检验3次取均值;餐后2h血糖检验是在患者空腹状态下,指导其饮用由300 mL饮用水+75 g葡萄糖粉制成的饮品,规定患者3 min内饮完,2h后采集其静脉血液,己糖激酶法检验3次取均值;甘油三脂水平检验是在患者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液,采用GPO-PAP法进行检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同样是在患者空腹状态下取其静脉血液,使用EDTA-K2抗凝管放置血液,采用高效液相法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种检测方式阳性检出率。将实验室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与实验室检验结果一致则判断为阳性,不一致则为阴性。常规检验阳性判断方式:尿糖结果为阳性、酮体检测结果为阳性则为真阳性;生化检验阳性判断方式:空腹血糖>7.0 mmol/ L,餐后2h血糖水平>11.1 mmol/L、甘油三酯水平>11.1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79%则为阳性。阳性检出率=阳性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式 使用SPSS 17.0分析数据,x±s为计量资料、(例,%)为计数资料,分别以t、c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3例对照组患者中,检出25例为糖尿病,阳性检出率为75.47%(40/53);54例观察组患者中,检出51例为糖尿病,阳性检出率为96.23%(51/53);组间比较,观察组糖尿病阳性检出率较高(c2=9.396,P=0.00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该病对患者机体存在急性损害及慢性损害,其中,急性损害是指在血糖急性升高后,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糖、高渗状态及合并急性感染等,病情严重甚至会造成患者死亡;慢性损害主要是指一系列并发症,在对患者血管造成进行性伤害的基础上,增加脑出血、冠心病等发生率,极易造成患者心衰、心梗,缩短患者生存周期。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早期控制干预具有积极影响,能有效延缓该病对患者血管造成的损伤,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常规检验主要通过检查患者尿液中的含糖量分析患病情况[2],该检验方式对于筛选糖尿病及判断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由于尿液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進而影响检验结果,降低阳性检出率。因此,提升糖尿病阳性检出率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随着医学技术发展,生化检验成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方式之一[3],该检查方式主要是采集患者静脉血液,通过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甘油三脂水平、糖化血红蛋白等情况,分析患者血糖水平,同时判断病情控制情况及治疗效果。该方式在取得患者静脉血液后,采用相应化学反应法,包括葡萄糖氧化酶法、硫酸铜或高铁氰化物还原法、邻甲苯胺法,其中,葡萄糖氧化酶法是最常见化学反应法,该方式是利用葡萄糖与葡萄糖化酶之间的化学反应来进行葡萄糖浓度测定,其主要是测定患者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不参与其他糖反应,因此,具有较高准确性。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的同时,使用专业血液检测设备,将患者静脉血液置入设备中,通过设置相应参数进行自动分析,该方式用时更短,效率更高,且检测结果不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该方式糖尿病阳性检出率更高。本研究将实验室检验结果作为金标准,分别对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检出25例为糖尿病,阳性检出率为75.47%(40/53);观察组检出51例为糖尿病,阳性检出率为96.23%(51/53),观察组糖尿病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说明,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比常规检查更具诊断优势。
  综上所述,与常规检验相比,生化检验糖尿病阳性检出率更高,更具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汪佰莉. 实验室检测在糖尿病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2): 69-70.
  [2] 钟巧玲. 尿液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意义[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 26(4): 532-533.
  [3] 张淑花, 朱宗林. 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8, 7(1): 53-5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预案情景模拟教学在脑血管疾病护理方面,对新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量化的客观的评判。方法 本次试验选取的实验对象是:选在2018年至2020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入职的22名新护士,对预案情景模拟教学在提升新护士的护理信心和经验以及减少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上进行评价工作。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利用预案情景模拟训练进行的培训效果比传统的新护士的培训效果要显著(P<0.05)。结论 在新护士的入职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规范化管理对高血压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进入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不规范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规范追踪管理,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达标情况、并发症情况、转院情况及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管理后的患者血压达标率94.00%高于对照组70.00%;观察组管理后无患者因病情加重而转院,对照组转院率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78例冠心病患者,编号随机抽取,分为两组,39例研究组,用动态心电图,39例对照组,用常规心电图,对两组的心肌缺血的检出准确率,与不同心律失常的检出准确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心肌缺血的检出准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不同心律失常的检出准确率比对照组高(P<0.
【摘要】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管理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宣传工作则是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为提高医院文化建设的有效性与创新性,医院应当高度重视宣传工作,不断积极学习与吸纳现代化信息技术,从而树立健康、向上的医院文化形象。对此,文章就新媒体渠道来探讨如何发挥宣传工作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医院文化建设;宣传工作;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官网;短视频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
【摘要】目的:研究ICU休克患者在桡动脉穿刺置管时以超声引导下长轴平面内与短轴平面外技术联合使用的穿刺成功率。方法:摘选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间我院ICU住院且发生休克需要进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患者66例,将以传统法进行穿刺的33例作为A组,将以超声引导下长轴平面内与短轴平面外技术联合穿刺的33例作为B组,总结穿刺成功率。结果:对比两组的首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显示B组更高于A组(P<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44例,随机分成两组,對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度及焦虑度进行分析并生活质量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出院时抑郁度及焦虑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
【摘要】目的:探讨早產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436例早产儿资料。所有早产儿均进行ROP筛查,记录436例早产儿ROP发生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分为ROP组与非ROP组,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分析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436例早产儿中,检出45例ROP,检出率为10.32%(45/436);ROP组孕周<30周、出生
【摘要】目的:分析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结合程序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40例,接受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结合程序化护理)和对照组(40例,接受程序化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血糖指标、护理效果,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护理后各项血糖指标数值更佳,护理总有效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摘要】医院中公共卫生管理作为医疗卫生管理中关键组成成分之一,医院是我国公共医疗卫生管理开展的主体,为了能够将医院所具备的管理功效发挥出,需要对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功能进行细致定位,从而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水准以及管理能力可显著提升。医院在开展实际诊疗服务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必须要运用精准功能定位,探究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以及重要性,对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进行明确,意识到: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主要
【摘要】目的:探究预防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对预防控制水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儿童100例为观察组,同期未接受水痘减毒活疫苗接种儿童10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儿童接种后水痘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红肿、肿胀、发热、出疹、过敏)、临床指标(出疹时间、脱痂时间、病程时间、疗程时间)。结果:观察组儿童在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后,水痘发生率,出疹时间、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