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防治问与答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tbyj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不吃新鲜果蔬会贫血吗?
  编辑同志:
  我平时不爱吃新鲜果蔬,前不久,我患了贫血,医生说我与长期不吃果蔬有关,这是怎么回事?
  浙江 江娜娜
  江读者:
  长期吃不到或不吃新鲜蔬菜、水果的人会出现皮肤紫色斑点或斑块,牙龈渗血,甚至牙龈肿胀、牙齿脱落、牙根暴露于外,严重者还可出现鼻血、黑便、尿血及贫血等。这就是维生素C缺乏所造成的贫血、坏血病。
  新鲜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能迅速被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中,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其中最主要的是生成抗坏血酸,用于制造一种像黏合剂一样的胶原物质,充填在细胞之间,以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此外,维生素C还参与铁及叶酸等的吸收。当食用缺乏维生素C的食物4~8个月时,就会出现坏血酸的缺乏,发生胶原合成障碍,血管就失去胶原纤维的支持,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此时即使是轻微的创伤也易造成出血,久之还可出现营养型巨幼红细胞贫血。
  正常人对维生素C的需要每日为30毫克,如每日摄入45毫克便能使体内维持适当的储量。由于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所以只能靠外源供给。自然界的植物中广泛存在着维生素C,尤其是新鲜的蔬菜、水果像桔子、柠檬、白菜:菠菜等的含量都很多,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包括人工喂养的婴儿)只要能充分摄入这些物质,便不易造成维生素C的不足,更不会发生贫血。
  如何使食物吸收增加?
  编辑同志:
  我是个中学生,也许是学习用力太大以及自身的吸收功能较差吧,瘦得像“芦柴棒”,同时患有缺铁性贫血。请问,如何使我做到食物吸收功能增加?另外,我的同学童兵是个小胖墩儿,怎么也会缺铁而贫血?
  安徽 张冰
  张读者:
  关于如何预防青少年的缺铁性贫血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号召并鼓励中小学生多喝“强化奶”,这是因为强化奶含有的是血红素铁,其吸收不受其他物质干扰,又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育需要的优良蛋白质和钙,还可大量补充铁。因为血红素铁是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和肌肉里的肌红蛋白主要成分,其补铁效果不仅优于膳食中的非血红素铁,也优于利用非血红素铁强化的酱油以及其他食品和补血药物。据悉,喝强化奶,没有口感差及因喝奶而导致身体不适等情况,也没有通常在补充非血红素铁时产生的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其次,除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用药外,亦可配合捏脊疗法。还有,要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加强体育锻炼,平时还要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猪肝、鸡鸭血汤、瘦肉、鱼虾等,每天摄入500克新鲜、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如西红柿、油菜、小白菜、大白菜、柿子椒、菠菜等。据悉,每天服用25毫克维生素C,可使食物铁吸收增加1.5~2倍:每天服用50毫克维生素C,可使食物吸收增加3~5倍,每天服用200毫克维生素C,可使食物吸收增加6倍。至于如何使您更加科学合理地服用维生素C,请在医生的指导下实行。另外,您还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是否患有肠粘连、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胃炎等,同时要进行“心理减压”。
  关于你那胖同学的缺铁性贫血问题,前不久,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体重超标儿童更容易缺铁,这可能主要是饮食营养不均衡或缺少运动所致。另外,肥胖儿童也会缺铁,他们当中缺铁人数的百分比是体重正常儿童的2倍。可见,缺铁不分胖瘦。
  食用菠菜咋加重了贫血?
  编辑同志:
  我是个缺铁性贫血病人,看有关报刊介绍说,在适当用药的同时,患者多吃菠菜有益处。可最近办公室一位同事说,若食用菠菜不当反而会加重贫血。我不明白,菠菜本有防治缺铁性贫血的作用,咋加重了贫血呢?
  江西 苏梅
  苏读者:
  因为菠菜里含有大量的铁,许多人用其来防治缺铁性贫血,然而,我们不要对此期望值过高,缘由是人体对植物性食物里的铁难以吸收,据悉对菠菜中铁的吸收率仅达7%。因此,吃菠菜对造血原料的供应起不了什么大作用。况且,5周岁以内的幼儿如果多吃菠菜,里面的草酸与儿童体内的钙结合起来,形成草酸钙,还会影响骨骼和牙齿的生长,甚至会引起佝偻病、手足抽动等。
  为什么说食用菠菜不当不仅不能防治缺铁性贫血,反而会使此症状加重呢?据最新资料披露,日本学者先抽去实验鼠一定的血量,使其处于贫血状态,然后,他们将其老鼠分为两群,一群喂食菠菜,另一群喂食变种油菜。6周后的检测结果提示,喂食菠菜的鼠平均100毫升血液约为200微克铁,而喂变种油菜的鼠却含430微克的铁,后者为前者的2倍多。这就是说,喂食菠菜的鼠贫血症状严重。可是,菠菜中所含的大量铁哪里去了呢7有关专家对这些实验鼠每天排出的大便进行检测,发现喂食菠菜的鼠大便中的含铁量为0.4毫克,约为喂食变种油菜鼠的2倍。可见,喂食菠菜的鼠贫血症状加重,其原因是菠菜中的草酸使铁末被小肠吸收,反而使其排除了体外。
  另外,在诊断贫血的重要依据血红蛋白(血色素)的量方面,喂食菠菜的鼠也明显低于喂食变种油菜的鼠。由此可见,食用含有大量草酸的菠菜,不仅不能防治贫血,反而会因铁吸收不足阻碍血红蛋白的形成,进一步导致贫血。
  输血后咋仍然贫血?
  编辑同志:
  前不久,我因难产而剖宫产,手术时引起大出血,虽然医院给予了输血处理,但后来仍然出现了贫血。这是为什么?我手术前检测并无贫血呀,这算不算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
  陕西 柳玉霞
  柳读者:
  您因剖宫产出现大出血,此时,输血补充血容量是必不可少的救命措施。还有一些慢性贫血的病人,红细胞明显减少,含氧血红蛋白不足,携氧能力下降,出现一系列贫血症状,如乏力、头晕、眼花、心慌等。通过输血,可以补充红细胞,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增加携氧能力,从而改善症状。另有一些出血性疾病,由于体内缺乏某些凝血因子,如血小板减少,输血除补充红细胞外,还可以补充体内缺乏的一些凝血因子,从而达到减少出血或出血停止。此外输血还能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增加免疫力,改善体质,使病情能更快好转或痊愈。   除了以上的原因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贫血,临床上称其为肾性贫血。顾名思义,是由于肾脏疾病引起的。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以及尿毒症等疾病,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贫血。尿毒症时,血浆中还可能含有一些干扰红细胞生成的物质,使红细胞生成减少。慢性肾衰患者由于食欲差,凝血机制紊乱,胃肠道慢性失血等,往往导致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体内缺铁。除铁之外,还有叶酸、维生素和蛋白质等丢失,感染影响促红素的效能等等,会造成贫血。
  可见,输血可以导致贫血症状好转或减轻,然而,并非能完全杜绝贫血的发生。您因大出血输了血,但仍然造成了失血性贫血的后果,这只能说是医学的遗憾,并非医疗事故或医疗差错。目前,你应积极到医院请医生医治,以免被“贫血”所误。
  头晕岂能轻易补铁
  编辑同志:
  前不久,我因头晕到公司医务室就诊,医生说我是贫血,需服××补血补铁冲剂,并对我说到某某药店购买,那个店药便宜等等。我拿不定主意,特来电咨询,头晕就需要补铁吗?
  安徽 周爰
  周读者:
  头晕有许多种毛病都可引起,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脑动脉硬化、颈椎病等,贫血只是其中原因之一,况且贫血在临床上还分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而不同的贫血用药均不同,只有缺铁性贫血才需要补铁。可见你们公司医务室医生的“指导”有欠缺,甚至有“猫匿”。
  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它在体内的含量也应该保持平衡的状态,如果补铁过多,就会引起铁中毒,而铁中毒比缺铁更有害,也更难治疗。据国外医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人的机体若铁过多,最易引起心脏方面的毛病。医学科学家们对2000多名中老年男子进行长达5年多的科学研究,发现铁过多可促进氧自由基的生成,而此自由基恰恰容易损伤动脉内壁细胞和心肌,并使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成特别容易沉积在动脉壁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加重或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
  另外,美国医学专家最近研究证实,人们经常食用含铁量过高的食物容易引发咽喉癌和胃癌等疾病。据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称,根据他们16年来对34708名年龄在55~69岁之间的妇女进行的跟踪结果显示,在排除了烟,酒等不良嗜好因素的影响后,这些研究对象中共有75人患了肿瘤,其中52人患了胃癌,23A患咽喉癌,而这部分人均属于日常食物中铁摄入量超标的群体。可见,人体内铁过量会致癌。人们不要胡乱补铁,尤其是女性,更应有效地控制铁的摄入量。
  运动也会引起贫血?
  编辑同志:
  最近,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我是我们班的主角。由于参加的比赛的项目比较多,当进行完第三,,N100米赛后,我再也坚持不住了,只觉头晕眼睛发黑、心慌、胸闷、气喘,同时全身发软,事后听同学说,当时我的脸色非常难看,一点血色也没有。老师将我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是“运动性贫血”,我不明白,运动怎么会引起贫血呢?
  哈尔滨 夏冰
  夏同学:
  运动性贫血,这只是医生的一种俗称。你说在你们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有好几项比赛,可见你的运动量是很大的。而每次的剧烈运动,均会引起红细胞的破裂,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并丧失输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等功能:其次,剧烈运动时,机体内便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乳酸。大量乳酸在体内积蓄,当乳酸的浓度超过一定量时,就会使pH(酸碱度)值下降,其结果是加速了红细胞的破坏和血红蛋白的分解,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含量下降而引起贫血。另外,如果平时机体内已经缺铁,现在再加上剧烈运动后因大量排汗导致体内的铁元素进一步丢失,以及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对于蛋白质的消耗增加,而内脏缺氧又导致红细胞的滤出,这些均可引起运动性贫血。
  为了预防运动性贫血,希望你以后不要再作这样连续的大幅度的剧烈运动比赛,并多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尤其是要多补充蛋白质和适量的铁剂。
  水果减肥易致贫血?
  编辑同志:
  近日的一个中午,我饭后正在吃水果减肥,办公室小李看见后说我如此吃水果容易患缺铁性贫血,有此一说吗?另外,据悉水果饭前和饭后吃也大有文章,是这样的吗?
  广东 刘雯
  刘读者:
  水果里虽然含有多种维生素,但却缺少钙、铁等成分,而人体正常运转还需要蛋白质等多种物质。长期以水果为主食,尤其是饭后吃,容易造成体内的钙、铁、蛋白质等物质的缺乏,引起贫血,时间长了,很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其次,以吃水果来减肥是种南辕北辙的做法。吃水果不但不会减肥,反而会越吃越胖。这是因为虽然水果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很少,但它含有大量果糖。用水果代替正餐,而在分量上又没有节制,减肥当然没有效果。所以,如果要通过控制饮食减肥,还应多吃脂肪含量相对少的谷类、鱼类、牛奶,以保证人体所需营养。
  至于水果饭前和饭后吃是大有文章的。我们知道,吃水果现在已成为了很多人每天的“必修课”,但吃得多不如吃得巧,吃得对。据有关专家介绍道,水果属于低热能食物,若先吃水果再吃饭,让水果占据了胃中一定容积,有利于减少吃进其他食物的量,可防止摄入过多热能,对控制体重,预防肥胖有一定作用。可见,需要减肥的胖人,饭前吃水果再加上节制膳食和科学锻炼便会有锦上添花的效果。那么,瘦人为什么要饭后吃呢?您可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每次吃过饭再吃西瓜、苹果、柿子、梨,香蕉、菠萝、芒果等,要不了多久,您就会长不少肉。这正是由于三餐之外增加了大量糖分或摄入了过多的热能,结果脂肪增加人变胖了。
  至于饭后多长时间吃水果,可按个人感觉来定。如果用餐时食物摄入量已经很大,胃中饱胀,就可以在饭后1~2小时吃水果;如果用餐时摄入食物不多,也不油腻,感觉胃里可以容纳更多食物。不妨当时就进食水果。餐前吃水果,有人建议上午9点钟左右吃为好,理由是可以为整个上午产生新的能量。水果最好选择酸性不太强,涩味不太浓的。尤其胃肠功能不好的人,不宜在这个时段吃水果。对于正常体重身体健康的人,饭前饭后吃水果随便,如果刚刚酒足饭饱,最好别吃。有些水暴如柿子则不宜空腹吃。
  贫血咋还能引起高血压?
  编辑同志:
  我是个贫血病人,女性,身体比较瘦弱,经常感到头晕、头昏、目眩,同时伴有心慌、胸闷、心跳加快、全身无力、气短等,被同事戏称为“林黛玉”。最近,我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我还有高血压。我大吃一惊,我是贫血,身体又这么瘦弱,怎么会引起高血压病?因为我发现在我身边的高血压患者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胖子。现在医生说我血压也高,该不会检测时弄错了吧?贫血咋还能引起高血压?
  安徽 钟晓鸣
  钟读者:
  贫血属于人体造血系统方面的疾病,在临床上分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十几种,而临床上发病率最高的则是缺铁性贫血。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即连续检测3次以上收缩压水平大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水平大于或等于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而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继发性主要是由身体上的其他疾病所引起,如心脏病、肾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脑血管病等。
  贫血的概念是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低于同年龄和同性别的最低值。贫血和血压是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关系。
  另外,您说您身体瘦弱,怎么也会得高血压病。诚然,肥胖确实易引起高血压,但高血压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遗传、环境、心理、神经内分泌等,不论身体胖还是瘦。都不能逃脱“高血压病”的“魔掌”。
  最后要说明的是,您在来信中一会儿说是“高血压”,一会儿又说是“高血压病”。其实,高血压和高血压病不能划等号。
  高血压,仅仅是一种症状,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疾病。高血压可由多种疾病所引起,文中已经交代了。这种高血压是其他疾病在发病过程中所反馈出来的一种症状,所以医学上称为症状性高血压,但其仅占所有高血压病人的10%。至于您患的是否高血压病,请医生进一步检查。一旦确诊,您就要终生服用降压药,切勿吃吃停停,以免血压波动而发生不良后果。
其他文献
Abstract Batch processing mode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human motion recognition. After training, the motion classifier usually remains invariable. However, if the classifier is to be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企业长期的过快或者过慢的增长都是不好的,如何实现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与国外对可持续增长的广泛重视相比,我国的上市
摘 要:很多人认为学前教育就是看孩子,只要孩子按时吃饭、身体健康、毫发无损,就达到了目的,这种教育理念是极其错误的。如果我们在活动中没有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与教育,就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中也对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