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收缩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e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利用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黄河流域不同级别的行政单元为对象,对城市收缩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显示:①黄河流域地级行政单元中有17座地级市出现收缩现象,占城市总量的18.68%;23个市辖区处于收缩状态,占市辖区总量的11.79%;231个市辖县处于收缩状态,占市辖县总量的42.46%.②城市收缩可划分为孤点式收缩、连绵式收缩和交错式收缩三种类型,其中孤点式收缩主要包括青海、山东和山西省部分市辖区县,连绵式收缩主要包括甘肃、内蒙古和河南省部分市辖区县,交错式收缩主要包括宁夏和陕西省部分市辖区县.③自然生态条件和政府特殊政策、产业结构转变中人口供给侧不足、人口龄级结构和家庭结构改变、中心城市发育不足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弱等因素共同导致了黄河流域部分城市收缩,但其内部仍存在典型异质性.
其他文献
黄河流域城市群由3个区域级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和4个地区性城市群(兰西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组成“3+4”
以2003-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单位,以能够同时反映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状况的生态效率作为衡量绿色发展的指标,运用非期望产出SBM-DEA方法测算了2003-2015年中
黄河上游整体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期发展阶段和区域经济的起飞发展阶段,其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黄河上游的自然条件特殊性、良好用地
以政府主导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周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机制作为研究内容,采用2000--2016年中国277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行实证检验.研究
以黄河流域57个地级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熵值法、相对发展率指数以及区位熵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及各行业发展特征.结果 表明:①黄河流域服务业发
欧洲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地,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对欧盟OFDI增长迅速并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利用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