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话的诠释与近世朱子学r——以林罗山的神话论为例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76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古事记》与《日本书纪》神话的诠释,日本后世形成庞大的文本群.这是诠释者信仰体系与日本古典相结合的结果.作为其中一系的儒家的神话解释,日本近世朱子学者林罗山的神话论以理气、阴阳、五行等范畴为分析工具.他将记纪神话的叙事看作某种儒学范畴的隐喻.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消解神话的荒诞,却也抹杀了故事情节的丰富性.受北畠亲房日本优越意识的影响,林罗山的“三种神器”说以及其构建的创生世界的日本神统,与中国圣王系谱之间产生了张力.这显示出林罗山在借用中国神话诠释日本神话时所内含的矛盾.
其他文献
2017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战略任务,倡导高校开设传统文化必修课,推进职业院校传统文化传
Mannigfaltigkeit概念在康德那里被认为是完全无规定性的杂多.这一概念在19世纪现代数学的发展中分化为黎曼流形和康托尔集合两层含义.胡塞尔为解决想象数的问题,在黎曼流形
物理是一门离不开实验的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学生能够构建起对物理理论知识更好的理解,并且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理解思维、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素养,对学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