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6862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体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以发展学生多种素质为目的,是学生课外时间进行健身、健心、娱乐、益智的载体。它还具有独特功能,与体育课相辅相成,是学校体育不可缺少的组织部分;它能满足学生对体育的不同需求,有效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发展个性;同时对加强人际交往、丰富课余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课外体育活动还是贯彻“健康第一”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重要措施。为此,本文对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了一些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这对我校今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促进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现实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对本校高一、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96份,有效回收率99.7%,其中男生占602份,女生占594份。
  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比较法、文献资料法等。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
  表1: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的调查统计表从表2中可以看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很感兴趣的同学占53.3%,比较感兴趣的占36.3%,有10%左右的同学没有兴趣。调查结果表明:我校90%的同学对课外体育活动是有兴趣的,不感兴趣的同学主要是女生,这与中学阶段男女生的心理、生理的不同特点有关。
  2.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
  表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认识调查统计表从表2中可以发现,有52.6%和39.2%的学生认为课外体育活动很重要和重要,没有同学认为课外体育活动不重要。这表明高中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目的明确,认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
  3.制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通过表3中数据发现,场地器材设施是开展活动的基本保证。由于场地器材的不足,严重影响到课外体育活动;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压力剥夺了学生的锻炼时间;运动后个人卫生没有条件保障,也导致一部分同学体育活动受到影响,特别是女生;活动形式的单一使一部分学生活动内容受限。
  三、建议
  1.教育行政各部门应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继续加强对课外体育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加大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教育力度;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增强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
  2.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开展讲座、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窗、运动场标语等手段,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
  3.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酷爱的运动项目是本人的第二生命”,作为我们体育教师,应利用兴趣爱好对事物发展的作用,积极地利用和发挥这一“特性”,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
  4.继续加强和鞏固我校体育特长生的辅导训练工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体育骨干,让他们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起带头作用,并参与课外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
  5.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对体育教学的继续和补充功能,提高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锻炼的效果。将体质弱的学生集中起来,由体育教师帮助制定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和计划,并参与指导,甚至可以结合达标成绩实施强措施,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
  6.当前我校面临人多场地小的实际,开展更多更大的体育活动存在很大的困难。建议分年级在时间上错开活动,在校园非运动区域因地制定进行开展。器材使用上,学校器材不能满足全校学生同时使用,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让学生自带如跳绳、球、球拍等简单的体育器材来补充,满足活动需要,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云南玉溪市江川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校:张文杰)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不仅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工作以及学会生存,培养学生自主与互助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培养学生自主与互助学习,首先应使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其次是教师要认真创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模式;再次是充分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一、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与互助学习的基础  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掌握适
期刊
四川属于我国内陆省份,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兼有海洋性气候特征,整体呈现气温东部和南部高于北部和西部,湿度大,雨水多的特点;西部、南部接近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区呈现高寒气候特征。笔者在过去二十多年的警犬疾病防控工作经历中,通过与各地警犬大队密切合作,有效控制了四川警犬常发传染病和常见普通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健康第一”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有广阔的运用领域。本文对体育游戏的特点及其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体育游戏的特点,提出了体育游戏在组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体育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提供了借鉴。  一、体育游戏对初中学生心理及生理的干预  初中学生年龄一般为12—15岁,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第二快
期刊
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的组织力,能够有效防止非公企业党组织被弱化、虚化或边缘化问题.可以通过对私营企业主的教育引导,采取从仪式化的党组织向制度化的党组织转变,从消极的大多数向发挥榜样的力量转变等措施,实现党组织从外部嵌入转化为企业的内部需要,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实质性作用.
前不久,延期一年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东京残奥会终于顺利召开了。在东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出现了一些特别的成员--导盲犬。导盲犬不是普通的犬,它们是视障运动员的“第二双眼睛”。在东京残奥会赛场上,导盲犬陪伴视障运动员一起,在他们的舞台上奋斗拼搏,共同见证属于他们的荣耀时刻。
区域化党建是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创新形式,是推进基层治理的有效手段.区域化党建项目化运作是将经济管理中的项目化管理,运用到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新型工作方法,是创新党建工作、推进基层治理的现实需要.本文在对上海市M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论证了区域化党建项目化运作的发生逻辑,并对区域化党建项目化运作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初步探索.
上海市虹口区曲阳路街道近五年来以“全岗通”工作机制为基层治理的抓手,结合实践中的痛点难点不断迭代升级.在迎接建党一百周年的伟大时刻,“全岗通”工作机制在不断优化和创新的基础上呈现出以全周期运作为组织框架、全引领党建为核心价值、全过程民主为治理机制的新特征,彰显了新时代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实践创新与可行路径,为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了可供参考借鉴的“曲阳经验”.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因此,应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动力机制、形成机制和运行机制,构建多元主体间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彼此信任的环境治理共同体,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合力.通过激发各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不同功能优势,保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城市老旧小区的公共秩序是困扰其有效治理的难题.本文基于青岛市Q社区花园营造案例,以列斐伏尔的三元空间理论为分析框架,剖析社区公共秩序建构过程中公共空间的生产逻辑与治理策略.从生产逻辑看,社区参与式花园营造的过程就是被感知的公共空间、被构想的公共空间以及被表征的生活空间的生产过程;从治理策略看,社区公共空间治理是权力主体、社会组织、居民等多元主体力量相互博弈的结果.因此,我国城市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治理与公共秩序建构急需形成党建引领的社区治理体系,立足日常生活叙事形塑社区公共空间,通过赋权社区居民培育其社区认同
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治理模式,对于坚持和加强党在农村的全面领导、提升村级组织运作效率具有重大意义.“三个一肩挑”有利于实现村“两委”职责的有机衔接,但其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原则,通过“蓄、育、管、用、督”等全链条管理体系,激活担当作为的“动力源”,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