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绍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症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咽喉红肿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分别为(1.53±0.51)d、(2.86±0.72)d及(2.72±0.8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2±0.48)d、(3.21±0.87)d及(3.13±1.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60,P=0.0178;t=2.7372,P=0.0069;t=2.6601,P=0.0086).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为(1.84±1.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3±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28,P=0.0362).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126.28±6.76) pg/ml和(31.26±7.07) 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8.89±7.18) pg/ml和(33.78±6.15)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75,P=0.0207:t=2.3751,P=0.018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观察组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9783,P=0.176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270,P=0.5130).结论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相当,安全性均较高,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更有助于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调节患儿免疫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早孕期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海南省文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RSA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均在超声见到胎芽开始预防性干预,对照组口服叶酸片+维生素B12+维生素B6;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服地屈孕酮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Hcy、D-二聚体(D-D)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血清Hcy含量分别为(11.68±3.55)、(7.21±2.
目的 探讨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PHUA)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策略.方法 对2018年1月-2020年该院妇产科收治的549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进行回顾性调查,其中135例PPHUA产妇作为PPHUA组,同时随机选取270例非PPHUA产妇作为对照组;分析经阴道分娩初产妇的PPHUA发生率,筛选影响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发生PPHUA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阴道分娩的5490例初产妇PPHUA发生率为2.46%(135/549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初产妇发生PPHU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