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化语言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y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高中化学教学实际,通过“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这两个章节的举例分析,说明形象化语言在化学教学中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引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渴求与情感的共鸣。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形象化语言 应用
  
  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的表达和交流来实现的,教师语言的形象化与教学效果直接相关。简洁、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节省教学时间;富有魅力、学生爱听的语言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课,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因此,不管文科还是理科,教学语言都要力求形象化。事实证明,形象生动的语言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渴求与情感的共鸣。
  化学教学只是从概念到概念、规律到规律,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恰当的举例、确切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等手法,用学生熟知的、典型的事例来说明复杂的、抽象的事理,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以便学生更好、更快地顺应、同化、掌握新知识。
  比如,高中化学“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单元,概念相当抽象,教师如果按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听起来不仅枯燥无味,而且难以理解。我在讲授时,巧用了学生生活中所熟知的修辞,变抽象为形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讲“离子键”时,我以钠与氧气的反应为例。
  “原子的稳定结构为8电子结构,氢原子为2电子结构。从原子结构来看,钠原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为了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钠原子觉得这个电子是个累赘,他想甩掉这个尾巴,以达到稳定结构;而氯原子的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如果再得到1个电子,就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因此,氯原子对钠原子的这个最外层电子早就垂涎三尺。这样,一个想扔,一个想要,两人一拍即合,钠原子把最外层这个电子拱手让给氯原子,双方皆大欢喜,都达到了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对双方来说,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呢?”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合形式,不可能像人一样,有感情、有思想。但是,在讲授中,我运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对微粒之间的结合形式进行形象化的描述,把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说成是“甩掉这个尾巴”,把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说成是“氯原子对钠原子的这个最外层电子早就垂涎三尺”,这样拟人化的描述,把抽象的理科知识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东西,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盎然。
  有了这种形象化的讲解,学生对深奥难懂的知识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下一节“共价键”的教学中,我又使用了同样的方法。
  “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是这样,那么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电子转移的情况又如何呢?现在,我们以氢气与氯气的反应为例来说明。
  氢原子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而氯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为了达到稳定的八电子结构,氯原子非常渴望得到1个电子,所以他对氢原子的最外层上的1个电子望眼欲穿,非常想霸占它。但氢原子只有这一个宝贝疙瘩,如果失去的话,自己就成了光杆司令了,这对他来说实在有些强人所难。而且,为了达到稳定的2电子结构,氢原子也非常渴望得到1个电子,所以,对于手中的这个电子,氢原子不仅死都不肯让出,而且非常想从氯原子手中再夺1个电子。此时,双方剑拔弩张,气氛霎时紧张起来。但是,由于势均力敌,双方都未能如愿,最后双方只好坐下来协商,和平解决。我们人类开股份制公司的做法给了他们很大启发,他们经过充分的商量以后达成如下协议:各出1个电子,双方共享,形成公用电子对,从而满足了各自稳定的两电子和八电子结构。这些公用电子对位于氯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同时受到两原子的共同吸引,就好比股份制公司中的共有财产。但由于氢原子只有1个质子,势单力薄,而氯原子有17个质子,人多势众,因此氯原子对这个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较强,共用电子对的重心就偏向了氯原子核而偏离了氢原子核,从而使氯原子一方显负电性,而氢原子一方显正电性。”
  要讲清“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涉及“电子”、“原子”、“质子”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照本宣科,难免枯燥且不易被学生接受,而如果回避这些概念,又势必使知识缺乏科学性。于是我便采用比喻、拟人的方法来讲解,“渴望”、“望眼欲穿”、“霸占”、“死也不肯让出”、“剑拔弩张”、“势均力敌”等拟人化的词语,给知识插上了人的感情的翅膀,把氢气与氯气的反应说成是敌对双方的争执,把双方共用一个电子对说成是双方“和平解决”的结果,这些化抽象为形象的教学语言,是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情趣横生,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又比如,“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这一章节中,“萃取”这一概念课本上是这样定义的:“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眼睛里出现了问号,于是我先演示了用四氯化碳从溴水中萃取溴的实验,紧接着举出了现实中的一个例子:张三在公司的月薪为8000元,某一对手公司对其非常赏识,开出了10000元的月薪,并且给出了一个更高的职位,于是乎,张三就跳槽了。在这个例子中,张三就好比是溴单质,他原先所在的公司就是水,而开出更高薪酬的公司就好比是四氯化碳。水和四氯化碳互不相溶,而溴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水中明显要高,就好比对手公司给张三开出更高的薪酬,在此情况下,溴单质想不“跳槽”都难。这么一打比方,学生立刻明白了,原来四氯化碳挖了水的“墙角”。我趁热打铁,提出问题:萃取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就回答出来了:两种溶剂要互不相溶(对应两对手公司);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有一定差异(对应两公司给张三开出的薪酬不同),等等。
  可见,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平衡,增强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教学信息的接受和反馈效率,使用修辞手法,深入浅出,可创造语言情境,使师生心灵相通,激起共鸣。学生把听课当作一种美的享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学有所得,品有余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以上只是我在语言教学方面的一些小见,形象化的语言除上面所讲的,还包括更广的范围,如讲解时辅以必要的姿势,包括教师的手势、表情、体态等,可以进一步加强语言的直观,真正达到既形象具体化又生动易懂。
其他文献
评论了配加安庆精矿的烧结生产实践。实践表明,与黄石精矿相比,安庆精矿烧结性能好,烧结利用系数有提高,转鼓强度不变。
每当看到电视节目主持人站在台上,发音那么标准,风度那么翩翩,我就非常崇拜。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广州,无意间看见电视台在招小主持人,我顿时感到机会来了,连忙央求爸爸让我试一试。  我满怀信心,鼓起勇气去面试,居然过关了,这可激起我心中熊熊的“火焰”,决定继续走下去。在参加电视台夏令营时,我每天都起得很早,坐地铁第一个到达,对着稿子不断地念。上课当别的同学在玩耍时,我坚持认真地听讲,并且用心记住,有
论述了在湘钢原料条件下用精以代部分进口矿,降低生产成本的可行性,提出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和配矿比。
德国进入数字电视时代自1996年7月起,德国慕尼黑市开通了数字电视网DFI,树立了电视媒体新的里程碑。DFI可以让观众有选择地观看200套节目。DFI除了两个儿童频道和两个体育频道外,主要是“电影和连
月亮,如果我能去见你  月亮,你每天都为迷路的人照出回家的小路,  月亮,你每天都给人送来一点夜的温暖。  月亮,你整天这样辛苦工作,不累吗?我多么想带着礼物,去见你啊!  我多
每个人都有快乐的事儿,今天,我就说说快乐的“瀑降”吧!  瀑降,就是在教练的帮助下,沿着绳索从瀑布的顶端降到下面,与下方水池的皮划艇接应。听起来好像很刺激哦!由于是第一次进行瀑降活动,不能照猫画虎,所以刚到那儿时我还有点儿提心吊胆,但是听了教练的讲解后我就不害怕了。  我们有序地走向瀑降地点。我是8号,1号开始后,我便紧张地观察着,生怕出啥事故。1号总算平平安安地降落了,我想:瀑降其实也不难嘛。看
会议
假期,我回了河南老家。一进门,我就看见了一只可爱的小猫:黑白相间的毛闪闪发光,光滑的脸上镶嵌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珍珠一样;肉肉的身体加上一条灵活的尾巴。  每到吃饭时间,小猫就像见了老鼠似的飞扑过来,等奶奶过来给它倒香喷喷的饭。奶奶刚倒完饭,它就迫不及待地把头埋进盆里,狼吞虎咽地把饭菜塞进肚子里。  有一回,不知怎么的,大家都忘了给猫装饭,这只小猫居然用爪子扒开门,找奶奶要饭吃,抓完奶奶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