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晶界辅助石墨烯沉积的成核机理仿真

来源 :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3059543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在新基材上的生长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而在以金刚石多晶体为基底沉积石墨烯的成核机理方面的研究对石墨烯大规模的制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反应性分子动力学仿真技术,模拟了镍催化双晶金刚石辅助石墨烯沉积生长的过程,研究了金刚石晶界对石墨烯成核生长过程中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晶界碳原子可作为补充碳源扩散至镍自由表面,参与石墨烯的成核生长.论文探究了温度对碳原子扩散行为的影响,发现当沉积温度为1700 K时,利于晶界碳原子在镍晶格中扩散,有效提高石墨烯成核密度;探究了沉积碳源流量对石墨烯表面质量影响,发现1700 K下采用较低的碳沉积速率1 ps–1有利于获得最佳的石墨烯表面质量.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为金刚石晶界辅助石墨烯沉积生长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模型和机理解析,还揭示了沉积温度和沉积碳源流量对生长石墨烯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为石墨烯/金刚石多晶体异质结构在超精密制造和微电子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超高强度马氏体钢的力学性能强烈依赖于逆变奥氏体的形状、尺寸及含量.通常,提高逆变奥氏体含量,有助于改善超高强度钢的塑韧性.对含Cu马氏体淬火钢时效处理时,Cu粒子会在马氏体组织边界沉淀,并作为质点促进逆变奥氏体形核.为了探索不同合金元素对逆变奥氏体在Cu沉淀上异质形核的影响,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合金元素X(X=Cr,Al,Mo,W,Ni,Co,Mn)对Cu/g-Fe界面性质的影响,并分析了合金原子替换界面处Cu和Fe原子前后界面的黏附功、界面能和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合金元素Cr,Mo,W,Mn
本文把同分异构体3,3\'-Di(9H-carbazol-9-yl)biphenyl(mCBP)和4,4\'-Bis(carbazol-9-yl)biphenyl(CBP)作为给体,PO-T2T作为受体,以质量比1:1制备了两种激基复合物器件,并在不同温度和偏压下测量了器件的发光磁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MEL).发现室温下mCBP为给体的器件,其MEL的低磁场部分表现出反向系间窜越(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RISC)过程,降
本文基于实测的热力湍流探空数据,使用WR95方法识别低云的垂直结构,对比分析了低云与晴空天气下大气折射率结构参数C2n、气象条件和大气稳定度的平均统计结果.结果表明,低层薄云对C2n起伏变化的影响微乎甚微,仅仅表现出轻微增大的趋势,云底C2n相对于晴空天气平均增大1.6倍,云顶之上最大程度增大2.5倍.低层中厚云在云顶处C2n相对于晴空天气增大了3.80—6.61倍,且云顶区域C2n增大的幅度大于云底区域.云底区域大气湍流特性受到地面热力驱动与低云冷却的联合作用,沉降气流与地面向上气流发生了耦合,增强了风
随着信息技术和精密传感技术的高速发展,传感器广泛应用到了生产生活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全国很多地方,高中物理实验室引入了 DIS系统(数字化信息系统),当中最为核心的部件就是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在DIS系统的帮助下,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地获取准确的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到实验结果,进而总结出物理规律.DIS系统除了能够应用到教材中设计的学生探究实验中,物理教师们也常会进行改装设计,用于物理场景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中,增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直观感受,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知深度.
智慧技能从低到高被划分成了四个层次: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教材习题是培养学生智慧技能的重要素材,为了探究智慧技能各水平在教材习题中的呈现程度,从智慧技能的视角对新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的节末和章末习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规则水平的习题占比最高,概念水平次之,辨别水平最少.最后,针对教材中占比不均的各个水平习题提出教材习题应用策略,以期帮助教师利用教材习题素材更好地组织相关教学.
随着网络科学的发展,静态网络已不能清晰刻画网络的动态过程.在现实网络中,个体之间的交互随时间而快速演化.这种网络模式将时间与交互过程紧密联系,能够清晰刻画节点的动态过程.因此,如何更好地基于时间序列刻画网络行为变化是现有级联失效研究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失效模型.通过随机攻击某时刻的节点,分析了时间、激活比例、连边数、连接概率4个参数对失效的影响并发现网络相变现象.同时为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与科学性,采用真实网络进行研究.实验表明,该模型兼顾时序以及传播动力学,具有较好
通过对2021年高考物理试卷的研究,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数字问题”进行系统归纳与总结,为学生学习、教师编纂试题提供帮助.
镁合金因其低密度被视为最轻的工程结构金属材料,但因较差的塑性变形行为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增强镁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已经成为当前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在拉伸载荷下石墨烯对金属镁变形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嵌入能够明显提升金属镁的强度和杨氏模量,并对其塑性变形阶段的第二次应变强化产生较大影响.研究指出,石墨烯镁基(GR/Mg)复合材料和纯镁的塑性变形行为相同,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均发生了从密排六方到体心立方再到密排六方结构的相变.石墨烯嵌入位置对GR/Mg复合材
磁场在某点的方向定义为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因而在磁场中一个确定的位置,磁针的N、S两极似乎受到了相反方向的力,那么磁场方向是否就是磁针N极受力的方向呢?在中学生能理解的范围内,从宏观现象角度,通过理想化分析解答了这个疑问.
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的理论,融合SOLO分类理论和可视化理论,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一节“杠杆”为例,探讨指向“精准可视化”的逆向教学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