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打击”脓毒症继发肺炎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s85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模拟临床脓毒症继发感染的发病情况,构建"二次打击"动物模型,评价"二次打击"对机体损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81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其中45只分为单纯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继发肺炎4 d、7 d组,每组15只,用于观察生存情况;另外36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脓毒症1、4、7 d组,脓毒症继发肺炎4 d、7 d组,每组6只,用于指标检测。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于CLP术后4 d或7 d分别经鼻腔注射肺炎链球菌(含菌量1×1010 cfu/mL)继发肺部感染构建"二次打击"模型。分别于相应时间点以及给菌后1 d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及脾脏组织,进行外周血菌落计数、脾脏细胞计数,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观察脾脏病理改变及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

①与单纯脓毒症组同期比较,脓毒症继发肺炎4 d组大鼠存活数明显减少(只:4比11,χ2=6.533,P=0.011),而7 d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9比11,χ2=0.600,P=0.439)。②单纯脓毒症组术后1 d外周血菌落计数、生化指标均明显升高,随后逐渐下降;术后4 d时脾脏免疫细胞计数已明显低于1 d〔树突细胞(DC):(0.69±0.09)%比(0.87±0.31)%,CD4+ T细胞:(21.05±2.89)%比(24.84±4.59)%,CD8+ T细胞:(10.62±1.79)%比(13.40±1.31)%,均P<0.05〕,而调节性T细胞(Tre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14±0.74)%比(2.87±1.08)%,P<0.05〕;术后7 d血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较1 d明显下降〔ALT(U/L):35.33±11.52比81.00±38.40,AST(U/L):70.33±42.16比156.00±28.11,BUN(mmol/L):5.30±2.27比9.13±4.04,SCr(μmol/L):55.33±10.67比96.67±45.79,均P<0.05〕;血清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高峰出现在术后1 d〔TNF-α为(18.03±2.88)ng/L,IL-6为(10.37±4.20)ng/L,IL-1β为(102.44±51.46)ng/L〕,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高峰出现在术后4 d〔(1.76±0.71)μg/L〕;抗炎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Ⅰ(sTNFR-Ⅰ)于脓毒症后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术后7 d TGF-β1为(0.90±0.56)ng/L,sTNFR-Ⅰ为(1.56±0.39)ng/L〕。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单纯脓毒症组CLP术后脾脏组织病理改变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术后4 d脾脏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术后1 d(个/HP:52.99±20.79比16.05±3.28,P<0.05)。③与单纯脓毒症组同期比较,脓毒症继发肺炎4 d组外周血菌落数明显增多(log cfu/mL:1.78±0.54比0.25±0.18,P<0.05),而7 d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cfu/mL:0.57±0.46比0.13±0.12,P>0.05)。脓毒症继发肺炎4 d、7 d组各脾脏免疫细胞计数及生化指标变化趋势与单纯脓毒症组相似,虽较单纯脓毒症组同期有所减少,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单纯脓毒症组同期比较,脓毒症继发肺炎4 d组HMGB1进一步减少(μg/L:1.17±0.74比1.76±0.71,P<0.05),脓毒症继发肺炎7 d组IL-1β进一步升高(ng/L:105.73±25.06比61.04±31.29,P<0.05),其余炎症因子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继发肺炎4 d组脾脏凋亡细胞较单纯脓毒症组同期明显增加(个/HP:74.48±22.47比52.99±20.79,P<0.05),而7 d组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HP:28.70±4.13比30.43±14.55,P>0.05)。

结论

CLP术后4 d继发肺炎"二次打击"模型较单纯CLP致脓毒症模型死亡大鼠明显增加,细菌清除力下降,免疫细胞数量减少且凋亡加重,这可能与病程中期机体存在的免疫麻痹有关。CLP术后7 d继发肺炎"二次打击"模型表现为宿主免疫功能重构,可能与免疫应答能力逐渐恢复有关。

其他文献
例1女,50岁,以胸闷、胸痛2年,加重3个月之主诉入院.入院查体发现左腋下单发的肿大淋巴结,胸部64排CT扫描示:右肺中叶、左肺下叶多发结节,纵隔内多个大小不等结节,双侧胸腔积液.行左腋下淋巴结摘除活检术,病理结果:"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未确诊出院。
目的 研究外源性 α-突触核蛋白(α-syn)及其A53T突变型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 分离培养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经 α-syn和A53T刺激后,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
目的 在临床上应用三盲法判断药物试敏结果,提高护理人员对试敏结果判断的准确性.方法 2008-06-2011-01对同意应用本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500例行三盲法判断药物试敏结果
目的 探讨microRNA-153对(miR-153)对脑膜瘤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放疗前后脑膜瘤SF3061细胞系中miR-153的表达变化,用脂
期刊
期刊
@@
目的:观察并研究在再次感染糖尿病病足患者的伤口护理中应用全面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再次感染糖尿病病足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接受常
目的 制备并纯化弓形虫微线蛋白16(TgMIC16)兔源多克隆抗体,并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该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方法 利用原核表达、纯化的TgMIC16重组蛋白与等体积弗氏佐剂混合
目的:观察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使用的具体效果.方法:我院呼吸内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按照患者临床治疗中是否给予肾上腺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