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民族工艺品加工业发展思路对策分析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m683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产业关联性强,涵盖行业面广,是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之一。巴彦淖尔文化底蕴丰厚,人文历史资源富集,具有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文化禀赋,特别是民族工艺品加工业秉承“草原能工巧匠”先辈遗风,代代薪火相传体现了独特的文化风景。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审时度势深入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农牧业、体育、金融、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产业增加值逐年攀升。但受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文化产业仍处于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特别是作为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门类的民族工艺品加工业,如何在新的形势和机遇面前发挥产业主导优势,带动整体文化产业的升级创优和发展壮大是摆在我们目前的重要课题。
  一、巴彦淖尔市民族工艺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伴随着文化产业的起步萌发和不断形成规模,巴彦淖尔市的民族工艺品加工业依托乌拉特游牧文化、黄河农耕文化、移民文化等多元性的文化禀赋和地区盛产的玛瑙石、佘太翠、戈壁石、乌拉特蒙玉等特色资源,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产业开发和文化产业品牌打造,逐步形成了独立的产业门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民族工艺品生产加工企业有750多家,涉及观赏石原石拼贴、玉石加工、民族服饰、铜银器制作、皮质工艺品及体现地域风情的柏木根艺、葵花画、烫画、布艺画等20余个产品种类,从业人员有7000余人,年产值约1.5亿余元。绝大部分民族工艺品企业集中在各旗县区文化产业园区,基本形成了包括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全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包括临河阳光文化城、乌前旗乌拉特文化城、萌业文化产业园区、乌后旗乌拉特民族文化产业园区、乌中旗珠丽格泰文化产业园区、五原县民隆河套民俗文化博览园等。玉石加工俏色精雕多为聘请福建、广东、河南师傅设计研发加工;本地工匠主要负责大件雕品,通过多年实践摸索,工艺水平逐年得到提升。民族服饰、铜银器加工主要集中在乌拉特前中后旗,基本上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小作坊式生产经营。乌拉特服饰和铜银器加工技艺已申报国家非遗项目,其特有的风格特点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经营效益逐年得到提升,主要产品有乌拉特蒙袍、蒙古族坎肩、乌拉特刺绣、皮靴、头戴、蒙古族风雨帽、擀毡制品、铜银碗杯、服饰、马鞍配饰等。柏木根艺主要集中在乌拉特前旗,2014年以来由于材质的稀缺性,价格轮番上涨,产品基本保留了原材料拙朴、苍劲的风格。皮质工艺品、烫画、布艺画、老版杨柳青年画、葵花画和原石粘贴画在五原、临河及乌拉特前中后旗都有小范围生产经营。乌拉特后旗额尔德尼戈壁泥塑、临河阳光文化城的高华中瞅石人物造像等由于有个人艺术个性和理解的融入,使产品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巴彦淖尔最具有地方标识度的民族工艺品,应属玉石加工产品,由于玉石矿产资源富集,产品做工精细,被命名为“中国观赏石之城”,乌拉特后旗被命名为中国戈壁石之乡。全市境内的戈壁石,也称“河套戈壁石”和“玛瑙湖戈壁石”。源于l 987年内蒙古地矿局在地质考察中发现在乌拉特后旗戈壁滩上布满了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玛瑙而得名。戈壁石石种繁多,仅玛瑙一项,在戈壁石中就多达20多个品种。玛瑙湖大规模开发从l992年开始,1993—1998年为鼎盛时期,每年开采量在500吨以上。当初价格很便宜,一卡车才2000元左右,现在好一点的每块就高达几万元或几十万元。从2006年开始,随着全国奇石博览会在巴彦淖尔市的持续举办,戈壁石在区内外声名鹊起,逐渐形成一定品牌效应。巴彦淖尔市的玉石主要包括佘太翠、戈壁彩玉、沙漠漆、黄腊石、战国红玛瑙、套色玛瑙、水胆玛瑙、水胆水晶、葡萄玛瑙、红玉玛瑙、碧玉石、蛋白玛瑙、木化石等,主要产地集中在乌拉特前中后旗。产于乌拉特前旗的佘太翠号称中国唯一翡翠,已申报命名注册中国蒙翠商标品牌。乌拉特中旗立足于戈壁彩玉、黄蜡石、玛瑙石等原材料的研发、精雕加工和地方文化元素(如阴山岩刻、传统民俗等)的融合,生产出一批精美艺术品,多次在全国评比中获奖。
  巴彦淖尔市的民族工艺品加工业近年来尽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产业规模、经营水平、运作方式和经济效益上都无法与其它产业相提并论,更无力参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分工不明晰,重复建设问题较为凸显,尚未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和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规模偏小,市场相对分散零乱,文化形象打造宣传不够。缺乏具有较强实力的龙头文化企业带动,无法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
  2.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多,相关产品难以配套。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研发高技术含量文化产品的能力不足,拓展地区之外市场的思路不宽、办法不多。
  3.产业发展缺乏实质性的政策引导和金融政策与资本市场的支持,社会资本有效的融资渠道和对接机制尚未建立。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相对不足,缺乏连续性,效益不高,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薄弱。
  4.民族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不够,文化遗产利用不足,文化特色不能很好地提炼和挖掘,品牌宣传包装严重滞后,缺乏产业发展和刺激消费的平台。
  5.居民文化消费主导地位尚未确立,社会平均文化消费水平偏低,对文化产业拉动作用不大。产业经营管理、策划、营销等人才少且层次较低。
  二、把握发展机遇,挖掘特色资源优势,推进民族工艺品加工业升级发展
  新形势下,巴彦淖尔市民族工艺品加工业的发展必须清醒认识和牢牢把握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一是要紧紧抓住区内外文化产业大发展、大转移、大融合的历史机遇,大力引进市外文化企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门类,加强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巴彦淖尔市文化产业的集约化水平和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度。二是要紧紧抓住国家、自治区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机遇,争取自治区战略布局,建设一批自治区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凸显地区比较优势,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三是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机遇,大力提升巴彦淖尔市文化产业在自治区西部的地位作用,努力建设中国河套文化核心示范区、中国西部民族工艺美术加工物流集聚区。四是紧紧抓住市委践行“总干”精神、做好“三篇文章”、建设文明巴彦淖尔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速推进转型发展,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的功能定位,系统构建巴彦淖尔文化产业体系。   (一)构建政策扶持体系,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发展专项资金,向经济欠发达地区予以倾斜,优先扶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和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产品研发营销项目。组建巴彦淖尔市民族工艺品产业协会。落实社会力量对宣传文化事业的捐赠,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按比例抵顶扣除的政策,所捐赠款项进入文化产业基金。落实国家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确保税收优惠政策应享尽享。比照高新技术企业标准,对社会效益好、服务水平高和行业影响大的民族工艺品加工企业给予税收减免或财政奖励。对于创业初期的小微文化企业,实行一定期限的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鼓励拥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人才以技能和知识产权入股,参与收益分配。对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协调给予创新创业工作经费补助,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
  (二)创新宣传促销机制,强化品牌宣传推广
  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行业合作、区域联动的品牌塑造推广机制,推动“一县一品”核心带动战略实施。抓住河套文化、生态绿色、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兼容并蓄的基本形象,大力开展特色历史文化、乌拉特民族文化、特色文化艺术产品的宣传推广工作。做好品牌推广、品牌维护、品牌提升工作,形成与地区总体品牌相统一、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促进人才流、资源流、资金流、技术流不断聚集,彰显中国观赏石之城、戈壁石之乡和草原能工巧匠品牌形象。
  (三)研发推出一批特色品牌工艺产品
  切实加强历史遗存和民族风情、自然风光等文化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依托得天独厚的玉石、戈壁奇石资源和民族手工艺技艺优势,举办民族工艺品设计创意大赛和博览会,立足传统手工艺品加工技艺的传承、展示和产品研发销售,推动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和集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传统工艺品生产领域,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工艺规范,组建生产制造基地和传统工艺研发机构,提升工艺美术产品的制造工艺和文化内涵,彰显乌拉特能工巧匠的传统和文化符号,扶持发展民族服饰、铜银器、戈壁奇石、皮质工艺品、柏木根艺、葵花画、烫画、布艺画等民族手工艺品、旅游衍生品、特色创意产品加工生产,建成自治区西部重要的奇石文化基地、工艺美术产品流通基地。聚集市内外艺术资源,引进和培育一批艺术品交易机构,推广艺术品超市交易模式,完善艺术品原创、展示、交易、交流等功能,打造特色民族工艺品产业集聚街区。
  (四)加强人才培养,强化民族工艺加工业人力资源保障
  以培养高素质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有计划地组织市内民族工艺品研发生产单位骨干走出去学习培训,鼓励河套学院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建设民族工艺品研发培训实习基地。同时有重点地引进文化产业急需的各类高层次、高素质人才,建立人才绿色通道,创新人才流通机制,建立民族工艺创新研发平台和多样式的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改善人才流通环境。对重点研发生产单位、拔尖人才予以扶持和奖励,着力提高创意、创作和产品营销能力,推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区内外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和精品,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文化馆)
  责任编辑:杨再梅
其他文献
以I/AS系统在广州发电厂O号机上的应用为例,对I/AS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作简要归纳,并结合工程应用实际做了介绍,展望在小型火电机组上应用DCS的广阔前景。
(本刊讯)中俄蒙智库合作联盟成立暨首届三方智库国际论坛于9月17至20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召开。本次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蒙古国科学院、蒙古国国立大学共同主办,蒙古国科学院、蒙古国国立大学承办。  会上,三方举行了中俄蒙智库合作联盟的成立及启动仪式,审议通过了《中俄蒙智库合作联盟章程》。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
针对已经通过ISO9000标准认证的设计单位,阐述了应如何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质量体系,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3月15—20日,由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蔡常青带队,组织中心研究人员和兴安盟帮扶点干部及村民代表组成调研组,围绕如何推进帮扶工作标本兼治、如何建立“十个全覆盖”工程
论述如何优化叶茂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中简化临建设施、缩短施工准备期的措施,过水围堰及其防洪标准的选择,场内外交通、代风供水供电,优化砂石系统和混凝土拌和系统布局、利用弃
分析了Intranet的优点,论述了企业建设Intranet的必要性。结合广西中小型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建设Intranet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岩滩水电站混凝土温度控制问题是整个水电站建设质量控制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水电站的使用寿命和成败。本文就岩滩水电站所采取的温控措施,对不同时间(8月,10月,1月)以不同浇筑层厚和不同
目的:探讨外固定器结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GustiloⅡ型、Ⅲ型胫腓骨骨折,均一期清创,骨折采用外固定架固定,VSD覆盖创面,待感
高性能混缔造站强材料可用于民用建筑结构、水地建筑坝体结构的破损修补及建筑物的内外墙面装饰粘贴等方面。该材料粘结抗工高达3.5MPa,混凝土或砂浆3天抗压强度在40MPa以上,7天抗渗标号在2.0MPa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