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硬皮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来源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硬皮病是一种皮肤变硬、指(趾)缺血伴关节、肌肉和内脏多系统损害的进行性皮肤病.分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皮病两种类型,后者临床除了皮肤硬化、僵硬、萎缩影响功能致残外,还会侵犯食道、胃肠、肺肾等全身多脏器而危及生命,临床对本病的治疗已日益受到重视[1].近年,中医药在本病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推动了本病中西医治疗学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十年中医药有关本病实验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作一简单概述和总结.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α-干扰素栓加电灼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效果。方法CINⅠ-Ⅲ级患者32例,予a-干扰索栓治疗3个月后,观察宫颈CIN级别变化,对复查时CIN为Ⅲ级以下者行宫颈电灼并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的可行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用腹腔镜从腹膜后径路治疗有症状的肾盂旁囊肿6例。其中,男1例,女5例,平均年龄36.4岁(24—71岁)。左肾盂囊肿2例,右肾
目的:探讨手部慢性湿疹与常见外源性致敏原的方法。方法:采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提供的标准筛选试剂盒对21例手部慢性湿疹患者按常规方法进行斑贴试验,按ICDRG标准判定。结果:2
<正> 1996年11月~1998年5月,在皮肤科门诊应用中药保留灌肠及静脉滴注泰利必妥,口服强力霉素治疗性病相关性盆腔炎1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嗜酸性粒细胞性脓疱性毛囊炎(EPF)在国内较少报告.本文报告1例EPF.患者男,32岁,右眉弓上方红斑伴瘙痒3个月,病理切片显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侵入毛囊外毛根鞘部,形成脓肿.真皮
本文报告18例环状肉芽肿病例,男性8例,女性10例,年龄10-60岁,皮肤形态为0.2-0.5cm^2丘疹,互相融合或密集排列成环状,环的直径1-5cm,单个皮损14例,泛发皮损4例。组织病理16例示真皮内胶原纤
期刊
许多文学创作中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能使人的思想飘荡、思维跳跃,也能使作品有特点,在此基础上升华主题。在日常教学中,这些“空白”需要教师推敲打磨,使学生
<正> 我科于1996年8月至1997年10月应用西安杨森制药厂生产的伊曲康唑(斯皮仁诺)及外用药物联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8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我科从2000年3月-2001年2月用斯奇康注射液(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带状疱疹71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