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适宜生长条件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对比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573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两种赤潮高发藻适宜生长条件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选取温度(17、20、23、26℃)、光照[40、80、120、160 μ,mol photons/(m2·s)]、磷酸盐(0.1、1.0、5.0、10.0 μmol/L)、初始生物量(1×104、3×104、5×104、7×104 cells/mL)等4个因素4水平试验进行室内培养实验.结果 表明,对两种微藻叶绿素a峰值质量浓度产生极其显著影响的是磷酸盐(P<0.01),光照、温度、初始生物量未产生显著影响.磷酸盐添加表明,在0.1、1.0 μmol/L低磷环境中,东海原甲藻生物量及稳定性高于中肋骨条藻,高初始生物量消耗磷酸盐后东海原甲藻能够继续生存,中肋骨条藻则细胞丰度持续衰落;在5.0和10.0 μmol/L高磷环境中,中肋骨条藻较东海原甲藻增殖最快,生物量更高.东海原甲藻的荧光参数Fv/Fm、α较中肋骨条藻稳定,表明其光合活性稳定;更小的细胞体积和更大的比表面积使中肋骨条藻于培养初期快速达到峰值,表明其对磷酸盐利用能力强.10.0μmol/L磷酸盐浓度组,4个荧光参数最大,光合活性最强,更容易发生赤潮.东海原甲藻的光合活性主要受光照的影响,中肋骨条藻的光合活性更大程度受磷酸盐、光照的影响.
其他文献
农村宅基地作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民安身立命之所,在农村社会稳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改善型住房的修建需求进一步释放,为切实保障农村村民合法居住权益,加强宅基地管理工作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就目前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为了探讨配合饲料及其脂肪含量对海湾扇贝性腺发育、脂肪酸组成和组织结构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通过梯度添加鱼油(质量分数为0%、3%、6%和9%)配置4种脂肪质量分数为7%、10%、14%和17%的等氮饲料(质量分数为47%粗蛋白),分别记为F7、F10、F14和F17,并以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作为对照组,试验在室内1000 L的水槽中进行,每种饲料随机投喂3组扇贝[初始体质量为(40.79 +1.70)g],每个重复30只,试验周期30 d.结果
分别构建种植美人蕉(Canna indica)、菖蒲(Acourus calamus)和千屈菜(Luthrum salicaria)的人工湿地,开展对低盐度养殖废水处理效果的模拟研究,设置进水中的C/N/P分别为50/10/1、25/5/1、25/5/2、25/5/3,盐度分别为0.5、1.0和2.0,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d、2d、3d和4d,测定人工湿地对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出水中的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磷酸盐含量以及3种植物的生长状况.研究表明:当HRT=4 d,盐胁迫浓度为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