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高尚全先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中国改革》一文

来源 :海派经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o_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高尚全先生所撰《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中国改革》一文进行了评论和剖析.本文指出:高文在评价我国改革时,不顾基本的历史事实,突出自己的个人作用,并且用一种凝固的观点看待改革,反对别人对某些改革措施进行有利于科学发展观和批评新自由主义发展观的反思与再认识,完全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其最近提出的一些改革主张也是背离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和“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的精神的.
其他文献
传抄古文是指汉以后历代辗转抄写的古文字(主要指战国文字).传抄古文论著目是拙稿“战国文字论著目”的一小部分,由著作和论文两部分组成,大致按时间顺序排列,所收论著目的截
王造时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是著名的“七君子”之一,是活跃在中华民国时期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其抗战时期的“主战和取消一党专政
病名即病症名称.“病名”一词,《黄帝内经·素问》已屡见,病之得名,与病因、病位、症候等密切相关,战国楚简所见病名为数不少,将可藉以窥知祖国传统医学兴起及发展之某一侧面
期刊
本文集中讨论了粤北土语雄州话里促变音的音韵特征和语用语义功能.
1 病历摘要女 ,70岁 ,汉族 ,湖北籍 ,退休医师。因低热伴乏力轻微盗汗 6 0天于 2 0 0 2年 6月 1日入院。2 0 0 2年 4月 2日患者自觉受凉后出现发热 ,每日午后体温 37 4~ 38 3
四十二年逨鼎中有一字“(矣)”,诸家释读不一.笔者以为“(矣)”应读为“(遂)”,在铭文中释作“进”.“(矣)”和“寅”均源于“矢”字.另外,笔者还考释出殷墟卜辞中的“(矣)”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破国民党对中国抗战真实情况的封锁,争取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援助,特别是争取世界人民支援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解放区人民,宋庆
明治维新运动对其后日本及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术界对这场运动进行了持续而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研究者提出了许多令人深省的见解.本文从明
杨承训教授从许多具体领域入手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他以“为民”为宗旨,以“唯实”为指针,系统挖掘了列宁商品经济思想的精华,较早地提出了发达社会主义商品经
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研究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里夫希茨、席勒尔和卢卡奇对此项研究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东欧学术界的马克思恩格斯美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