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血管疾患的临床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tian2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MP(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外并发症与心肌损害,以及心血管损害的特点进行探讨分析。方法 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应用EIA(酶联免疫法)微滴板技术对患儿MP-IgM抗体进行定量检测,阴性:小于770U/ml,弱阳性:770-950U/ml,阳性大于950U/ml。以ECG与心肌酶的异常对患儿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进行确诊。结果 MP患儿肺外并发症其发生率是55.66%,MP患儿血管系统的损害占到23.66%。结论 MP患儿肺外并发症逐渐增多,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患儿心血管损害的特异症状较少,进行心肌酶学与ECG检查仍为主要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心血管疾病;临床分析
  MP(肺炎支原体)为呼吸道感染较常见的病原[1],因其能够导致肺外的广泛表现,所以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2]。本文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应用EIA(酶联免疫法)微滴板技术对患儿MP-IgM抗体进行定量检测,阴性:小于770U/ml,弱阳性:770-950U/ml,阳性大于950U/ml。以ECG与心肌酶的异常对患儿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进行确诊。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其中有男性患儿12例,有女性患儿4例,患儿年龄最大9岁,最小2.5岁。
  1.2 临床表现 11例发热患儿中,5例首发;12例咳嗽患儿中,9例首发;患儿心血管系统的表现:5例出现心律异常;3例出现胸闷与乏力以及心音低钝;2例出现气短与口唇发绀以及呼吸急促。自发病至患儿出现心脏的并发症,时间最短的半天,时间最长的为10个月。其中1例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其他的表现:纳差多汗,恶心呕吐,头痛头晕,腹部不适,以及皮疹与关节痛,另有四肢与头部的颤动等症状。4例患儿并发有2个系统的损害,2例并发消化系统的损害,2例并发皮疹,2例并发化脓性的扁桃体炎。
  1.3 方法 应用EIA(酶联免疫法)微滴板技术对患儿MP-IgM抗体进行定量检测,阴性:小于770U/ml,弱阳性:770-950U/ml,阳性大于950U/ml。以ECG与心肌酶的异常对患儿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进行确诊。
  1.4 治疗 全部患儿均应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同时加用维生素C与1,6-二磷酸果糖进行相关营养心肌的对症治疗,3例患儿应用强的松进行治疗后。2例患儿经随访半年后仍有早搏发生
  2 结果
  MP患儿肺外并发症其发生率是55.66%,MP患儿血管系统的损害占到23.66%。
  3 讨论
  目前,关于小儿MP的肺外并发症有较多报道,能够累及患儿的系统包括神经与血液系统,以及心血管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还能累及患儿皮肤黏膜与肌肉以及关节等部位[3]。据文献报道,患儿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是36-46.7%,并以年长儿占绝大多数[4]。在本组资料中显示,患儿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是55.66%,发生明显增高的趋势。而在患儿肺外并发症表现中,能够并发有心血管损害的国内外报道没有一致性,其最低为1.1%,而最高为11.8-20%[5]。而且多在病程的7-14天出现,患儿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同时可伴发心肌炎与心包炎以及心功能衰竭,其发生率是4-5%。经治疗后绝大部分患儿均能随着MP感染的好转,伴发症状消失。仅个别发生心包积液与临床症状较严重的患儿会持续半年或者1年以上。在本组中,患儿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有23.66%这与文献的报道相一致。而本组中,有2例患儿经随访半年后仍有早搏发生。这就提醒医生在临床兑患儿进行诊治时,如出现无法进行解释的器官与系统的损害时,需警惕MP的感染发生。
  本文回顾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6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应用EIA(酶联免疫法)微滴板技术对患儿MP-IgM抗体进行定量检测,阴性:小于770U/ml,弱阳性:770-950U/ml,阳性大于950U/ml。以ECG与心肌酶的异常对患儿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进行确诊。目的在于,对MP(支原体肺炎)患儿肺外并发症与心肌损害,以及心血管损害的特点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显示,MP患儿肺外并发症其发生率是55.66%,MP患儿血管系统的损害占到23.66%。
  综上所述,MP患儿肺外并发症逐渐增多,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患儿心血管损害的特异症状较少,进行心肌酶学与ECG检查仍为主要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袁壮,董宗祈,鲁继荣,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457.
  [2] 唱浩.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15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8,24(10):1068-1069.
  [3] 窦忠霞,王举,韩树海,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心肌酶CK-MB变化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691-3692.
  [4] 徐慧香,张慧燕,车大钿,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0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1):51-52.
  [5] 程玮,郑群孝,陈明伟,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心肌损害的临床相关性[J].陕西医学杂志,2007,36(4):470-472.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的主要症状、病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2009年至2013年我中心接诊的40例更年期综合症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该症的影响较大。自然挫折、家庭挫折、社会挫折三个方面的社会因素是引发更年期综合症的诱因。40例病症中有24例因为家庭挫折引发该病,8例因为家庭挫折合并其他因素,4例因为自然挫折,4例
【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静脉血栓成因,提出相应处置对策。方法 对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发生静脉血栓病因。结果 有4例患者(占16%)因子宫全切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形成术后静脉血栓,有13例患者(占52%)良性采取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后应激反应形成术后静脉血栓,有8例患者(占32%)实施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形成术后静脉血栓。其中有11例患者(占44%)合并糖尿病,6例患者(占24%)患有高血压,8例患者(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