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争夺战,“421”家庭亲情矛盾如何化解

来源 :妇女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ro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饴弄孙,自古以来是我国每一个家庭中老人幸福晚年的一种象征。尽管帮儿女带孩子辛苦,但老人们总是乐此不疲。如今,当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婚嫁年龄,越来越多的“421”家庭开始出现(即四位老人、一对夫妻和一个孩子)。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自然会导致夫妻双方父母争抢带孙子的权利和孙子的归属权。为了更多地赢得与孙子之间的亲情,老人之间往往会使出浑身解数。于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被长辈们给予了过多的关注,再加上老人之间不同的育儿观,使得家庭矛盾层出不穷,甚至由此酿成悲剧。
  “421”家庭中的老人是怎样争打“亲情牌”的?他们为什么要争夺带孙子的权利以及孙子的归属权?这种传统观念、亲情矛盾该如何破解?请看本期特别关注——
  争带孙子殃及儿女
  2009年年底,骆勇业的儿子兵兵出生。由于骆勇业和妻子时蓉都是独生子女,双方老人都只有兵兵这一个孙子,自然格外重视,外婆和奶奶决定一起来家里帮忙照看兵兵。看到两位老人抢着照顾孩子,骆勇业和时蓉甭提有多高兴了。但没过多久,他们的烦恼就来了。
  兵兵3个月大时,时蓉要上班,夫妻俩商量后决定让奶奶和外婆轮流带兵兵,一边带一个月。谁知过了半年,兵兵的奶奶和外婆因为带孙子的事较上了劲儿,谁也不让谁。“今年2月只有28天,天数这么少,我都没跟她计较,她却越来越过分了,总是拖延送孙子的时间。”兵兵的外婆抱怨。兵兵的奶奶则说孙子是男方的血脉,自古以来都是由爷爷奶奶带。
  一次,兵兵感冒了,听到兵兵在医院输液时的哭喊声,四位老人都心疼得不得了,双方老人相互指责、埋怨。兵兵的奶奶责怪兵兵的外婆给兵兵穿的衣服太少了,反过来,兵兵的外婆责怪兵兵的奶奶给兵兵洗澡洗慢了。最后,兵兵的外婆非要把兵兵接到自己家里去,而兵兵的奶奶却坚决不同意。看着双方老人互不相让,骆勇业和时蓉夹在中间很为难,只得找了一个保姆帮忙带孩子。可是,两家老人还要分个主次,说保姆只是帮忙,主心骨还是要靠家里人。到底是由爷爷奶奶“掌权”,还是由外公外婆“主导”,双方无法达成一致。
  结婚之初,骆勇业和时蓉的夫妻感情不错。儿子出生后,给这个家增添了许多乐趣。可现在双方老人为争夺带孙权针锋相对,搞得家无宁日。说起孙子为什么应该由自己带,骆勇业的母亲有一大堆的理由:“骆勇业是我家独苗,现在有了这个孙子,我不照顾谁照顾?”时蓉的母亲也毫不相让:“时蓉也是我家独女,我们就这一个外孙,凭什么不让我们来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此,四位老人争吵了五年多时间,兵兵现在都5岁了,老人们仍不罢休。时蓉的父母更是三番五次找上门抢孙子,两亲家为了孙子成了仇人。
  双方老人不断争吵,无形中影响了骆勇业和时蓉的夫妻感情,他们经常为各自的父母发生争吵。“我们感情没问题,但是再这样闹下去,我们会被逼疯的!”权衡再三,骆勇业和时蓉到民政局办理了协议离婚手续。一个好端端的家,就这样被四位老人给拆散了。
  孙子该由谁来带?
  阿梅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婚后第三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让阿梅没有想到的是,为在谁家坐月子这个问题,母亲和婆婆发生了分歧。母亲认为自己熟悉阿梅的生活习惯,在娘家坐月子会把阿梅母子照顾得更周到。但婆婆认为,在婆家坐月子是传统,自己的孙子一出生怎么能在外公外婆家?虽然表面上双方表现得很礼貌,但暗地里却争得不可开交。阿梅夫妇左右为难,两边讨好,最终在即将临盆时才达成协议:阿梅在婆家坐月子,母亲每天过来照顾。
  阿梅坐月子期间,母亲和婆婆再次在如何喂养孙子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都认为自己的方式是对的。争执过后,两位老人私下里又不断向阿梅夫妇抱怨。渐渐地,两位老人的分歧越来越大,甚至演变为口舌之争。
  等孩子满月后,阿梅决定搬回自己家,避免再发生矛盾。没想到,婆婆和母亲再次为谁来带孙子发生争执。阿梅和丈夫商定,每周由两家老人轮流带孩子。虽然此举暂时缓和了矛盾,但两家老人显然较上了劲儿。这家给孩子买玩具衣服,另一家肯定会买更好的。孩子身体稍有异样,一方必定抱怨另一方。阿梅和丈夫小心地在两边的老人之间周旋。然而,老人在各自子女面前的抱怨,还是或多或少影响了小两口的判断,渐渐地,阿梅和丈夫也开始为孩子发生争吵。
  当孩子两岁多时,阿梅的父亲因病住院,母亲为了照顾父亲,不得不暂时将孙子放手让奶奶照顾。然而,两个月后,当阿梅的父亲康复,老两口提出继续轮流照顾孙子时,阿梅的公公婆婆却不同意,并想出各种理由百般阻挠儿媳将孩子带到娘家。阿梅的父母思孙心切,不得不找上门去。虽然看到了外孙,两家人却不欢而散。此后,阿梅的父母几次前去看孙子,都受到亲家的刁难。最后,阿梅的父亲忍无可忍,一怒之下,揪住阿梅公公的衣领想要理论,谁知,阿梅的公公竟然从门后抄起一根木棒大打出手,四位老人一场混战……
  为此,阿梅的公公因伤人被派出所拘留处罚,阿梅的父亲也因受伤再次住进了医院。两亲家成了水火不容的仇人。
  孙子该跟谁的姓?
  丁磊在湖南一家事业单位工作。朋友们羡慕貌不惊人的他娶了个好老婆。他的妻子叫王玲,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拥有研究生学历,家境又好。更为难得的是,身为私营企业老板的岳父不但不嫌丁磊穷,还十分欣赏他的工作能力。
  结婚两年后,王玲生下女儿。女儿出生后的第三天,王玲跟丁磊商量:“我给女儿取了个名字,叫王嫣好不好?”丁磊一听,脸色立马就变了:“按照中国的传统,孩子应该跟父亲姓呀。”王玲不依:“恋爱时你可是亲口答应孩子跟我姓的。”“我那是哄你高兴,结了婚就应该回归现实,你也要考虑一下我父母的感受。”小两口争论了一晚上也没争出个结果。没想到过了几天,双方的父母也加入了这场“论战”。“丁磊恋爱时口头答应的事我们做父母的不晓得,这是不能算数的。”丁磊的父母对亲家如是说。在他们看来,自家就这一个儿子,如今孙女还跟儿媳姓,这不是让丁家绝后吗?
  爷爷奶奶不同意,外公外婆也不依不饶:“我们就一个女儿,我们辛辛苦苦创下一片家业就指望外孙女来继承。”两位老人说,他们不挑女婿的相貌、收入和家境,要求外孙女姓自己的姓一点也不过分。法律规定男女平等,孩子可以跟父亲姓,也可以跟母亲姓。   双方吵吵闹闹,互不相让,眼看孩子快满月了,名字还没取好。身心俱疲的王玲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就偷偷带上户口本到派出所给女儿上了户口,取名王嫣。
  丁磊得知妻子瞒着自己给女儿上了户口后,怒气冲冲地找王玲算账。王玲冷冷地对丁磊说:“孩子已经姓王了,同意的话好好过日子,不同意也没关系,我们离婚好了。”
  丁磊的父母听说儿媳瞒着他们给孙女上了户口,不姓丁而是姓王,老两口异常气愤。丁磊的母亲对着儿子大声吼道:“你老婆没安好心,她这分明是要让我们丁家绝后!”丁磊的父亲不甘心受儿媳的欺负,说儿子如果不把孙女的姓改过来,就让他和王玲离婚。在父母的支持下,丁磊一纸诉状将妻子告上了法庭,称王玲未经自己同意擅自为女儿取了名字并申报户口,对夫妻感情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要求与王玲离婚,孩子归自己抚养。王玲爽快地答应离婚,但要求孩子必须由她抚养。
  本着家庭矛盾尽量和解的原则,法官耐心细致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为了照顾男女双方及四位老人的情绪,最终这个“421”家庭达成了一致:孩子的名字由“王嫣”改为“王丁”。这样,两个家庭才化解了矛盾。
  争夺孙子为哪般?
  “421”家庭的老人,为什么要使出浑身解数争夺带孙子的权利和孙子的归属权?记者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尽管破旧立新、男女平等的口号喊了几十年,但传宗接代的旧观念依然在一些老人心中挥之不去。许多老人盼望子女早点结婚生子,自己享受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乐趣。可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使得老人带孙子的机会越来越少,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不可避免地要争夺孙子的带养权和归属权。虽然孩子随父姓或母姓都可以,但做爷爷奶奶的认为,子女随父姓是古人流传下来的规矩,不能说破就破,否则就对不起列祖列宗。而做外公外婆的则表示,应破旧立新、男女平等,女儿也可以接续香火。
  记者从网上搜索“孩子跟谁姓”这个问题,立刻就有上万条信息出现,而且各大论坛对此问题的讨论也十分激烈。某新闻网站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四成独生子女家庭中曾因孩子姓氏发生过争执。
  二、打发孤单寂寞的时光。王大妈刚退休时空虚又孤独,吃不好睡不香。不久,她的孙子出生了。孩子刚满月,儿媳就去上班了,带孙子的任务自然落到她身上。于是,从早到晚王大妈一心一意呵护着孙子。看着孙子一天天长大,会说话、会走路了,王大妈心里甭提有多高兴。慢慢地,王大妈心情变好了,吃得香,睡得也好。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在老年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有的老年人为此发挥自身的爱好与特长,参与社区各种文化活动,或看书看报,以此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但也有一些老人,由于缺乏业余兴趣爱好,每天除了看看电视,力所能及地帮助做些家务外,再也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日子过得寂寞无聊。于是许多有小孙辈的老人,就会把带孙子当成精神寄托。
  三、缺少儿女亲情的慰藉。72岁的老李夫妇,并没有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老李夫妇住老城区的旧房子,儿子儿媳住在新城区的新房子,相隔十几公里。儿子儿媳每天起早贪黑上班,晚上累得不想动,礼拜天或在家辅导孩子的功课,或带着孩子上公园玩,很少回家看望父母。
  得不到儿子儿媳的精神慰藉,老李夫妇感觉很孤单,几次跟儿子儿媳提出要把孙子带在身边,晚上辅导孙子的事情也由他们负责。但孩子的外公外婆不同意,说老李夫妇没文化,教育不好孙子。孩子的外公外婆认为,他们以前是教师,比孩子的爷爷奶奶文化高,懂得如何教育孩子。老李夫妇听了很不高兴,为此,两亲家闹得很僵。
  生活中,像老李老两口这样的“空巢”老人并不少,他们丰衣足食,却整天郁郁寡欢,愁眉不展,原因是缺少儿女亲情的慰藉。据调查,我国一些城市约有七成年轻人对父母缺少精神关怀,双休日也很少回家看望老人。
  专家支招:
  亲情矛盾这样化解
  四位老人、一对夫妻和一个小孩,这样的“421”结构家庭越来越多,双方老人争夺带孙子的权利和孩子归属权已呈普遍的社会现象。如何破解这一亲情矛盾?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了三个破解办法。
  一、老人应打破传统,丰富晚年生活。首先,作为“空巢”老人,要想走出孤独寂寞的生活境地,最重要的是要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老年人要打破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不要过多地去计较孙子跟谁或由谁来带,而应该更多地考虑怎样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事实上,无论孩子跟父亲姓还是跟母亲姓、由爷爷奶奶带还是由外公外婆带,都是父母的骨肉,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后代。在儿女需要时,老人可以帮儿女照看孙子,但切忌把精神寄托全放在孙子身上。否则,等孙子长大读书了,老人还是会觉得寂寞。每位老人都应该学会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排解寂寞,比如打腰鼓、跳舞、打麻将、走亲戚等等,这样的话,生活自然可以过得丰富多彩一些。
  其次,做儿女的应主动担负起带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父母是养育、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父母照看孩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对亲子关系的建立十分重要。所以,不管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孩子,还是请保姆带孩子,都不应代替或取代父母,而只能是一种辅助带孩子的角色。即便需要父母帮忙,也应综合考虑各方的情况,孩子由谁带不是关键,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居住条件、教育方法、文化程度等等,都应该是考虑的因素。孩子的父母一定要抽出时间和孩子、老人多交流,把科学、现代的育儿观念慢慢灌输给老人。
  二、共同协商,照顾双方的感情。当然,做儿女的在主动担负带养孩子的责任的同时,也要考虑双方父母含饴弄孙的心理,让他们都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夫妻俩认识要统一,为孩子设置一个固定的抚养时间段,如周一到周五由两家老人轮流照看,周末则自己照看。也可以采取“交班”式,即宝宝出生后将外公外婆接到家中帮忙照看孩子,孩子半岁时,再将爷爷奶奶请来“接班”。做儿女的一定要以坚定的语气告诉老人关于轮流照看孙子的规划决定,并说明这个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至于孩子跟谁姓的问题,也容易解决。其实姓氏本身并没有多大的意义。2007年出台的《姓名登记条例(初稿)》中首次对公民起名作出了硬性规定:公民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但允许采用父母双方姓氏。孩子的名字采用父母双方的姓氏,这样既符合规定,又照顾到了双方父母的心理和情感。
  三、齐心合力,关注老人精神生活。“421”家庭,独生子女养育孩子后,必然会出现孙子跟一方父母生活的问题,也必然会有一方父母孤单过日子。要解决这个复杂的家庭亲情问题,靠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的齐心合力。
  首先,政府有责任将其列入议事日程,考虑老人们的心理问题和教育问题。比如,让“空巢”老人入住老年公寓等社会养老机构养老,或者是由政府买单让他们享受居家养老的方便,从而让老人得到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安抚,走出孤独,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其次,社会要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活动场所,让他们老有所乐。比如上老年大学,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等。老年人精神有了寄托,才不会感到寂寞,才能把注意力从孙子身上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
  再次,做儿女的要多抽时间陪陪父母,和父母说说话。因工作原因远离父母的,也应该时常和父母通通电话,交流情感。老人有了儿女的情感慰藉,才不会因“夺孙战”而引发家庭情感危机。
  〔编辑:刘波〕
其他文献
说实话,10年前我曾对《妇女生活》很不“感冒”。当时我们学校好多老师都订阅这本杂志,不但女老师订,个别男老师也订。我就很纳闷:一本很“八卦”的杂志,怎么就那么多人喜欢看呢?但纳闷归纳闷,反正我是不看。  这年暑假,我到表姐家玩,看到她家餐桌上摊着一本杂志,正翻在“幼教焦点”这个栏目,文章的标题是《如何引导孩子做一个有条理的人》,特邀主持人通过故事,讲解家教方法,比如怎样教孩子整理自己的物品,如何让
期刊
记者(以下简称记):伦敦奥运会卫冕成功,你已成为中国拳坛的传奇人物,最想感谢的是谁?  邹市明(以下简称邹):我现在最想对妻子说声“谢谢”,因为妻子是我奥运会夺冠的幕后英雄。这次伦敦奥运会,妻子和儿子也来到伦敦为我加油,怕我分心,赛前她没有和我通话。半决赛中,我遭到裁判的不公判罚,妻子心急如焚,在微博上号召大家为我加油。当我拿到金牌后,妻子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表感言:“你做到了!给力!威武!为你骄傲
期刊
一对做生意的夫妇因相互猜忌,彼此展开秘密调查,妄图获取对方出轨的证据。私家侦探和专门倒卖窃听装置的商贩联手接下这单生意。随着私家侦探的侦查手段不断升级、窃听装置不断更新,这对夫妇终于意识到自己在被人掌控、被骗取钱财。那么,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办?  突发奇想,多疑妻子雇侦探调查老公  今年42岁的荆美珍家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93年,与大她2岁的企业司机李博结婚,第二年有了儿子。2000年,李博因
期刊
2012年2月3日晚上,一辆小轿车冲入宁波江北区庄桥大街黄梅堰的一条河里。尽管消防民警迅速赶到现场救援,可车内的一家三口,除了开车的丈夫得救外,妻子和刚满两岁的女儿还是不幸遇难。正当所有人为这场意外扼腕叹息时,警察却发现了不寻常之处……  自作聪明,  “车祸”疑窦难逃警察火眼金睛  2012年2月的一天,宁波的天气格外寒冷,在江北区庄桥大街黄梅堰附近,晚上7点左右,市民张旺根正在沿着河边散步。这
期刊
我和苏文是同一年进单位的同事,因为年龄相仿、兴趣爱好相似,自然走得近些,但绝不是那种男女关系。  很多人都不相信男女之间有纯洁的友谊,有时我也觉得此事有些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如此。在我有烦心事的时候,或工作累的时候,苏文总能给我安慰,让我排解了很多心头的不快。和苏文在一起吃饭、K歌、聊天的时候,我几乎忘记了他的性别,总把他当成闺蜜一样看待。他好像也是如此,在我面前大谈他追女孩的种种经历,也从来不会
期刊
我老公在外企工作,收入不菲,一家人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时间长了明显觉得生活乏味。而随着老公越来越忙,孩子渐渐长大,我忽然感觉自己是如此寂寞。偶尔情绪低落、心情烦闷时,我好想和老公聊天,但是每当我想要找个话题和他聊时,他总会带着不耐烦的情绪说:“有时间再说吧,没看我忙着呢,不行我给你点钱你去逛商场吧。”老公的话让我伤心,我和他吵,但他不接招儿,总是丢下独自流泪的我去忙他的工作。  我是从事销售工作
期刊
陈愉,美籍华人,曾任美国洛杉矶市副市长,后来成为全球顶尖人力资源公司的负责人。当年,她从一个被同学歧视的华裔女孩,成长为美国洛杉矶市副市长,用教育帮助了一代洛杉矶市民,她制定的大学入学计划被加州州长施瓦辛格签署为法律。与陈愉非凡的人生经历相比,她的婚姻经历更为独特。日前,陈愉女士应邀在北京举办了一场有关职业女性人生规划的演讲,笔者有幸采访到她,也得以聆听这位华裔杰出女性有关事业以及家庭的成功心得…
期刊
大学毕业后,我做过好几份工作,对事业的追求,让我没能顾得上个人感情。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我选择了创业,开了一家电脑公司。  公司成立不久就走上了正轨,开始小有盈利。然而就在这时,不知是哪方面出现了纰漏,几个比较有能力的业务员弃我而去,让公司面临非常困难的境地。我决定招聘一位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的人,来帮我一起打理公司。  一连几场招聘会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我有些泄气。就在这时,林志学的出现,让我
期刊
为了得到婆婆的房子,强悍儿媳费尽心机。大姑姐逼其签下“孝道协议”:以后对母亲好  强悍儿媳欲占婆婆房产,  大姑姐逼其签下“孝道协议”  今年43岁的张海是陕西省西安市人。他姊妹三人,姐姐张萍家境殷实,妹妹张丽也有车有房。唯独他和妻子李菊因收入低买不起房子,结婚多年来一直和母亲刘桂芬住在一起,房子的产权是母亲的。张海为人忠厚、老实,在妻子眼里就是个窝囊废。李菊泼辣要强,她和丈夫在工厂干最脏最累的活
期刊
大学毕业后,我做过好几份工作,对事业的追求,让我没能顾得上个人感情。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我选择了创业,开了一家电脑公司。  公司成立不久就走上了正轨,开始小有盈利。然而就在这时,不知是哪方面出现了纰漏,几个比较有能力的业务员弃我而去,让公司面临非常困难的境地。我决定招聘一位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的人,来帮我一起打理公司。  一连几场招聘会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我有些泄气。就在这时,林志学的出现,让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