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置换术中预防骨水泥不良反应临床探讨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deonk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防止和纠正全髋置换术中骨水泥不良反应导致的循环波动的有效方法.方法 硬膜外组(n=24)腰-硬联合组(n=20)术中根据血压变化预防性持续泵注多巴胺1~8 μg·kg-1·min-1,置入骨水泥前30 min,静脉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500 ml,前5 min静滴多巴胺1~1.5 mg,使用皮质激素.结果 置入骨水泥前后20 min内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生命体征维持正常,SpO2均>95%.结论 全髋置换术麻醉过程尽可能平稳,避免因麻醉因素导致循环波动,在置入骨水泥前30 min,快速输注6%羟乙基淀粉500 ml,应用激素,泵注多巴胺,能有效预防骨水泥所致的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对9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及护理.结果 显效57例,有效3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7%.提出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点给予心理护理,加强治疗中的对症护理
目的 探讨PTCA及支架安置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5月~2006年8月在我院行PTCA及支架安置术治疗出院的50例患者进行应对方式及服药依从性的问卷调查,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版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统计处理.结果 PTCA及支架安置术后患者应对方式是服药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比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患者服药依从性好.结论 护理人员在进
目的 提高脊椎骨折患者对疾病康复及日常保健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方法 将148例脊椎骨折出院患者的资料登记入册,于出院后7 d、1个月进行电话访问式健康教育.结果 148例中139例获访,其中69例存在健康问题,需接受医护人员指导和帮助.结论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医疗服务措施,不仅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身心独立能力,还不断完善了出院指导。
目的 探讨外科择期手术(Ⅰ、Ⅱ类切口)预防性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 观察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肿、腹股沟疝手术)和Ⅱ类切口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应用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及术前与术后使用抗生素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愈合良好,无肺炎、髙热、腹腔或切口感染并发症;手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送检的培养标本,无论是伤口分泌物还是胆汁,均无细菌生长.
目的 对1例病情急骤进展的Wegener肉芽肿患者进行护理.方法 经过27 d的严密观察、治疗和护理.结果 患者好转出院.结论 对于病情进展急骤的Wegener肉芽肿患者,要加强对病情的严密观察;手术是激发Wegener肉芽肿发生的最可能因素,在患者入院时要仔细询问病史。
目的 介绍全撕脱伤再植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9例全撕脱伤再植术后的病人积极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抗休克,并作好头皮再植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结合头皮再植的手术特点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头皮血运,并及时作好疼痛的护理和心理疏导.结果 撕脱头皮全部成活.2例因局部血供不足致头皮部分坏死,经换药和植皮治愈,余均Ⅰ期愈合,经术后1~6年随访,除1例毛发略稀外,其余毛发生长均恢复正常.结论 全撕脱伤再植术后的护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疾病,通常为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眼、脑膜、耳、皮肤.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双侧葡萄膜炎,可有视网膜脱落,脑膜刺激征,伴听觉受累及皮肤改变。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简称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5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50%~70%,85岁以上的发病率高达90%.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男性人群遭受BPH痛苦的人数将迅速上升。
PTEN是一种抑癌基因,通过负调控PI3K/AKT途径调节细胞增殖、存活、生长与迁移等.过氧化氢(H2O2)通过在活性位点半胱氨酸残基Cys124与Cys71之间形成二硫键,可逆地氧化灭活PTEN
目的 观察强化功能锻炼、腹部按摩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部手术后患者70例,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于术后6 h采用强化功能锻炼和腹部按摩的方法,连续3~5 d;对照组采用腹外科常规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食欲状态、腹胀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