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l样受体在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来源 :国际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哺乳动物的Toll样受体(TLR)家族具有模式识别受体的功能,其可以识别微生物的保守分子成分,启动机体的固有免疫系统,从而帮助机体清除病原体。利用TLR敲除的动物或细胞模型进行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TLR在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病毒与宿主细胞的TLR结合后,通过NF-KB或IRF-3的信号路径激活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激发免疫应答。研究TLR如何与病原体结合及如何激活下游基因对深入认识病原体所致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免疫应答及病理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病毒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或免疫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肠道免疫系统由大量弥散分布在肠黏膜上皮内和固有层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以及诸如peyer's patches(PP)等肠相关性淋巴组织等组成。小肠PP结为肠黏膜免疫主要诱导部位,肠黏膜上
端粒酶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具有逆转录酶的活性能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近年有关细胞因子与端粒酶关系的研究发现,IL-2、IL-6、IL-7、IL-15及TNF
整合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介导细胞-细胞及细胞-细胞外基质间的粘附及信息传导。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参与同种移植排斥反应,并与其它粘附分子相互作用,在急性排斥
CD33相关的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类凝集素CD33rSiglecs是Siglecs家族的一员。Siglecs家族能够介导唾液酸依赖的细胞间相互作用,并且有可能在信号传导中起重要作用。唾液酸黏附
BTLA是新近发现的一个CD8超家族共刺激分子,它与CTLA-4、PD-1有相似的结构和功能,对T细胞活化起负性调控作用,同时还可作为胸腺细胞阳性选择的早期标志。研究发现BTLA可与HVEM直
骨质重建是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动态平衡过程,破骨细胞是骨吸收的效应细胞。类风湿性关节炎(RA)致残的主要原因是关节软骨及骨的破坏,破骨细胞(OC)在RA骨破坏的病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共刺激分子4-1BB及其配体4-1BBL属于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为、T细胞的活化、增殖提供第二信号,并可促进细胞因子的分泌。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已
自1964年Epstein和Barr在研究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时发现EB病毒以来,人类对EB病毒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其特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发现其与多种疾病有关,如鼻咽癌、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
以往多数学者认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具有激活免疫的功能,但是,近年来愈来愈多的实验证明,DC具有负相调节免疫的功能,其可通过诱导T细胞失能、使免疫反应偏移、诱导调节
多发性硬化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广泛脱髓鞘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一氧化氮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它与多发性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