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才有可能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才有可能在地理活动中使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1 以地理科学知识充实地理教学内容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新技术革命对地理学的影響,地理科学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地理教学的内容不再以描述各个地理事物和罗列区域地理事实材料为主,而从整体上阐述地理事物空间结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的规律和变化,认识世界各地区和主要国家的特征、地理国情和区域差异等。例如,地理新教材用全球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学说来解释地壳变动和全球地震、火山带的分布,用大气圈的结构、大气环流的理论来说明世界气候变化、臭氧层变薄、大气增温的原因和危害。由于地理教学内容面向现代化,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电化教学应用于课堂
电化教学是利用幻灯机、录像、电影等各种电教手段来帮助学生认识复杂的地理事物。地理内容广泛复杂,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性及现象的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决定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复杂性、困难性。而电化教学正好能解决这些教学上的问题。
2.1 化远为近地球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神秘而难以想象,因而对学生的讲授及学生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录像可高度浓缩、生动表现出星体的位置、形状、运动等特征,把遥远的星体推到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理解就容易多了。同样也可把全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动植物形态等通过荧屏推到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随镜头周游世界中,以实物作对比来体会、理解各相关知识点。
2.2 化静为动地理现象中很多都是动态的,如地壳运动等,其漫长的演变和运动过程使人感到抽象又无法察觉它的变化,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但如果通过幻灯或录像可化静为动,让学生直接感觉到地理现象的发生演变过程。
3 抓目标导向
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从微观上看,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钻研课程标准,编好教材,课前认真备课,既熟悉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攻克疑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进程。
4 用好地理课本中的“读一读”材料
现行初中地理课本中有许多“读一读”材料,读一读材料紧密配合课文内容,可以加深课文理解和知识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以适当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这对于地理教学可以起到2个方面的作用。
4.1 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在很多方面能直接或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此,地理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国内外时事政策和重大地理事物建设,联系乡土地理,宣传科学,破除迷信,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现行初中地理新教材中有许多读一读材料,只要充分利用它们,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会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4.2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地理基础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种地理基础知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相互制约,不是彼此孤立的。只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才把它们解体。所以教师在讲授各种地理基础知识时,要很自然地把它们联系起来,注意地理基础体系的形成,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
5 不可废弃讲授法
在新课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并没有废弃传统的讲授法。讲授法虽然不利于学生勇于发现的品格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但讲授法有它独到的优点,即它可以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接受最多的指示。适当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一些前人已经发现的结论,无疑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节节课都完全采用讲授法不对,但因噎废食,完全摒弃讲授法同样错。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选择,例如,新教材中对于一些规律和特点的学习,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如等高线的含义、地球表面的水陆分布等,则应该选择讲授法。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县教师进修学校)
1 以地理科学知识充实地理教学内容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新技术革命对地理学的影響,地理科学研究的成果不断涌现。地理教学的内容不再以描述各个地理事物和罗列区域地理事实材料为主,而从整体上阐述地理事物空间结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的规律和变化,认识世界各地区和主要国家的特征、地理国情和区域差异等。例如,地理新教材用全球板块构造和板块运动学说来解释地壳变动和全球地震、火山带的分布,用大气圈的结构、大气环流的理论来说明世界气候变化、臭氧层变薄、大气增温的原因和危害。由于地理教学内容面向现代化,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电化教学应用于课堂
电化教学是利用幻灯机、录像、电影等各种电教手段来帮助学生认识复杂的地理事物。地理内容广泛复杂,时间的长久性、空间的无限性及现象的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决定地理教学的综合性、复杂性、困难性。而电化教学正好能解决这些教学上的问题。
2.1 化远为近地球在浩瀚宇宙中的位置神秘而难以想象,因而对学生的讲授及学生的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录像可高度浓缩、生动表现出星体的位置、形状、运动等特征,把遥远的星体推到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理解就容易多了。同样也可把全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动植物形态等通过荧屏推到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随镜头周游世界中,以实物作对比来体会、理解各相关知识点。
2.2 化静为动地理现象中很多都是动态的,如地壳运动等,其漫长的演变和运动过程使人感到抽象又无法察觉它的变化,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但如果通过幻灯或录像可化静为动,让学生直接感觉到地理现象的发生演变过程。
3 抓目标导向
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从微观上看,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钻研课程标准,编好教材,课前认真备课,既熟悉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攻克疑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进程。
4 用好地理课本中的“读一读”材料
现行初中地理课本中有许多“读一读”材料,读一读材料紧密配合课文内容,可以加深课文理解和知识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以适当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这对于地理教学可以起到2个方面的作用。
4.1 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在很多方面能直接或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此,地理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国内外时事政策和重大地理事物建设,联系乡土地理,宣传科学,破除迷信,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现行初中地理新教材中有许多读一读材料,只要充分利用它们,对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会起到很大促进作用。
4.2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地理基础知识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种地理基础知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相互制约,不是彼此孤立的。只是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才把它们解体。所以教师在讲授各种地理基础知识时,要很自然地把它们联系起来,注意地理基础体系的形成,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地理教学任务。
5 不可废弃讲授法
在新课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并没有废弃传统的讲授法。讲授法虽然不利于学生勇于发现的品格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但讲授法有它独到的优点,即它可以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接受最多的指示。适当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一些前人已经发现的结论,无疑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节节课都完全采用讲授法不对,但因噎废食,完全摒弃讲授法同样错。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选择,例如,新教材中对于一些规律和特点的学习,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如等高线的含义、地球表面的水陆分布等,则应该选择讲授法。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县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