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程间歇更昔洛韦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短期更昔洛韦间歇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短程、间歇更昔洛韦治疗婴儿CMV肝炎的疗效,观察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前、后肝功能(TBil、直接胆红素、ALT、AST、γ-GT)的变化和治疗过程中更昔洛韦的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短程更昔洛韦治疗后,治疗组TBil从(109.1±77.8)μmol/L降至(62.9±68.1)μmol/L(F=15.34,P<0.01),ALT从(160.2±395.3)U/L降至(68.1±56.0)U/L(F=4.73,P<0.05);对照组TBil从(94.9±47.4)μmol/L降至(49.2±31.5)μmol/L(F=14.80,P<0.01),但ALT从(131.6±206.2)U/L降至(55.3±31.2)U/L(F=3.50,P=0.067).治疗组再次入院率为1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仅1例(0.8%)患儿间歇更昔洛韦治疗3次,最长住院日6周.结论 短程、间歇更昔洛韦可能更适用于治疗婴儿CMV肝炎,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可减少住院日。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近年来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全部血液培养检查中培养阳性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微生物学资料.成组设计资料构成比的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3年中共对3 795例患者和5 138个病程进行了血液普通细菌培养,标本共6 488套.按有氧瓶统计,阳性率为9.9%.住院患者3年平均血流感染发生率为40.8/1万.
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由于受流动人口增加、AIDS流行、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结核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期刊
青蒿素衍生物与阿奇霉素配伍用于治疗疟疾,目前国内鲜见相关报道.国外有采用青蒿琥酯配伍阿奇霉素治疗恶性疟后28 d的治疗效果观察的报道[1].为进一步了解该药物配伍的远期疗效,我们对在非洲务工感染恶性疟原虫回国的2例患者采用青蒿琥酯配伍阿奇霉素治疗,分别进行为期9个月和5个月的远期效果追踪观察,未见疟原虫复燃,现报道如下。
期刊
所谓准种是指一群复杂的、不相同的但又密切相关的、呈动态分布的复制体.由于病毒RNA(DNA)聚合酶缺乏校正活性,在复制过程中可发生错配,在体内出现大量基因序列差异而在遗传学上又密切相关的病毒变异体,表现为高度的异质性。
期刊
目的 分析低水平病毒载量长期不进展(LTNP)HIV-1感染者HIV-1的遗传特征.方法 采用有限稀释套式PCR、终点PCR和序列确证分析等技术对5例低病毒载量LTNP HIV-1感染者不同随访时间点HIV-1前病毒enw基因c2-v3-c3区域和gag基因p17区域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分别计算不同时间点内以及不同时间点与用于分析的最早时间点之间上述两个基因区域的基因多样性和基因离散率,依据基因离
目的 研究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及受体、IL-1β及受体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其在结核病免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4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1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BALF及血清和20例健康者血清TNF-α、可溶性TNF受体(sTNF-R)Ⅰ、IL-1β、IL-1受体水平,对其中19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的上述细胞因子水平进
患者男,63岁,兽医.5 d前出现畏寒、寒战、发热,体温最高达40.0℃.1 d前出现阵发性呕吐,似喷射状.3 h前出现胡言乱语,烦躁不安.7年前因外伤行脾切除术.起病前1周有猪免疫接种作业史。
期刊
近年来,麻疹在我国部分地区仍呈高发流行趋势.肺炎足麻疹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导致患儿死亡的最常见原因.为了解儿童麻疹合并肺炎的病原特点,我们对2007年4月至2008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313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检测到的病原进行了分析,为临床选择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肝炎病毒急性和慢性感染是引起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是导致肝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疾病,占重症肝炎90%以上[1].该病发展迅速、肝功能损害严重,并发症较多,病死率高达80 9,6以上[2],且治疗极为棘手,许多学者强调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3,4].我们对23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早期患者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早期干预性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
低血糖是重型肝炎常见并发症之一,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1,2].重型肝炎低血糖的发生可能与肝细胞被破坏、肝脏糖异生或糖原降解能力减弱有关,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2,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