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来源 :四川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1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传统中医药理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拟通过规范化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揭示通心颗粒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将其疗效客观化,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提供疗效确切、稳定可靠的治疗药物.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含量45例,共90例进行对照分析,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添加通心颗粒治疗,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研究对象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严重程度和心功能分级、使用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和中医症状等方面变化,并进行疗效分析和监测临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症状对比,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2.2%高于对照组的55.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分级对比,两组心功能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硝酸甘油停减率对比,治疗组的停减率为60.0%,对照组停减率为35.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中医主症的疗效上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中医次症的疗效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次症与用药前组内及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状总体疗效对比,治疗组中医症状有效率为84.4%高于对照组的48.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的心电图对比,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为71.1%与对照组的66.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命体征未见明显异常(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无毒副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结论:通心颗粒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心绞痛发作的严重程度;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和减少硝酸甘油的用量;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柴胡活络汤随症化裁对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及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超声表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于本院收治的94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与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柴胡活络汤)各47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肝脏硬度值(LSM)],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门、脾静脉内径(DPV、DSV),门、脾静脉流速(VPV、VSV)],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汤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研究院制定的卒中(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量表评分及脑氧代谢的影响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乙酰谷酰胺)VS观察组(醒脑开窍汤+乙酰谷酰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量表评分、欧洲卒中量表(The European St
目的:观察自拟解毒通络除痹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6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自拟解毒通络除痹方治疗.记录两组血沉、血小板计数、炎症因子及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4%,高于对照组的80.60%,组间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发现,两组血沉、血
目的:观察自拟加味四妙丸联合西药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CGA)的疗效及血清尿酸(S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26例CG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3)与观察组(n=63),其中对照组给予别嘌醇片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给予自拟四妙丸,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记录治疗前后SUA及SUA、TG、TC的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65%)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99
目的:观察温肾缩泉柔肝方治疗对阳虚型便秘患者粪便性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阳虚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乳果糖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基于以上加予温肾缩泉柔肝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中医主次症症状体征积分、治疗7d后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7d后的胃肠相关指标(腹内压、肠鸣音及胃肠残留量)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血清胃肠激素水平[血清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胃肠激素P物质(SP)、生长抑制素(SS)]及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生活质量[便秘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强度下的针刺疗法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肝郁化火型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失眠肝郁化火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强刺激针刺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对照组采用弱刺激针刺联合阿普唑仑治疗,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测定血浆NPY及5-HT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
目的:研究祛风化痰通络汤佐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入络证)的临床作用.方法: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入络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祛风化痰通络汤.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粘度(WBLSV)、全血高切黏度(WBHSV)、红细胞压积(HEM)、纤维蛋白原(FI
目的:针对临床常见的痰热内扰型失眠人群,采用膀胱经走罐联合耳针疗法的干预方案,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膀胱经走罐联合耳针疗法综合干预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片治疗.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随访2个月.比较临床疗效和PSQI评分.结果:(1)临床有效率:治疗组为90.6%,对照组为84.4%;(2)PSQI评分: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方面,治疗组优于西药;在入睡时间上,西药优于治疗组;在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目的:观察五十营针刺疗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及对血清CRP、TNF-α、IL-6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脾肾阳虚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温针灸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五十营针刺疗法,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评分、血清FT4、FT3和TSH水平及血清CRP、TNF-α、IL-6水平.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颜面浮肿、纳呆
目的:观察参黄消瘿汤结合左甲状腺素钠对气阴两虚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影响.方法:研究纳入83例气阴两虚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由我院2018年4月~2020年1月收治,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1例)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观察组患者(42例)参黄消瘿汤结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暴躁易怒、咽干口燥、自汗盗汗、气短懒言、烦渴欲饮、苔少而干等)积分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甲状腺体积变化、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1L-6)、白介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