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几何直观 提升数学素养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x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能让学生从具体对象背后发现抽象的数学本质,对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发展数形结合思想起到关键的作用,是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学生在亲历操作活动之后,获得的经验将更加真实丰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几何直观;数学素养;意识;表象;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可见,几何直观能力是空间观念形成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恰好能让学生从具体对象背后发现抽象的数学本质,对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发展数形结合思想起到关键的作用,是学生必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那么如何发展几何直观,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呢?
  一、亲历操作探索的过程,增强几何直观意识
  史宁中教授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何直观就是数学活动经验(实践经验和思维经验)不断积累所形成的数学素养。”而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需要亲手触摸,直觀感知,切身体验。因此,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小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中,往往需要学生借助实物、模型等进行动手操作活动,亲身经历摸一摸、看一看、拼一拼、比一比、做一做等活动来获得感知,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头脑中逐步建立事物的表象,在直观的操作活动中慢慢凸显几何图形的特征,发现数学的本质。
  例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中,先让学生用直尺测量书本的长和宽,发现宽是18厘米多一些,引发学生要想知道具体是多少应该用到新的度量单位——毫米。为了帮助学生建构1毫米的模型,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1分硬币的厚度,初步感知1毫米。在对物体进行分类活动中,让学生找出哪些物品的厚度是1毫米,哪些物品的厚度大于1毫米,哪些物品的厚度小于1毫米,分类后要求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验证,学生就能通过刚才活动获得的经验用1分硬币作为参照物或用直尺测量来验证,进一步建立和巩固1毫米的概念。又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中,创设扇子打开、剪刀打开、时钟转动的动态情境,引导学生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数学的角,发现角的产生过程。在对角有了初步感知后,让学生从三角板上找静态的角,帮助学生建构角的特征和概念,最后通对魔术棒的操作,感受到角的大小。
  学生在亲历操作活动之后,获得的经验将更加真实丰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亲历知识获得的过程,积累几何直观表象
  表象是几何直观思维的基础元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几何图形知识的获得是需要一定过程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最近发展区”,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的内容设计相对应的数学活动,可以是静态的观察思考过程,也可以是动态的动手操作过程,让学生经历几何知识产生的过程,帮助学生丰富几何表象。学生在大量的观察、思考、比较、分类等活动过程中积累的几何直观表象越丰富,越容易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成直观的表象。这样有利于发现数学本质,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几何直观素养。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先出示图①,引导学生可以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进行测量,学生发现用全部摆满(如图②)和不摆满(如图③)可以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学生经历直观操作已经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图②与图③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用每行的面积个数乘每列的面积个数得到长方形的面积,又为后面公式与摆面积单位沟通了内在联系。在计算图④和图⑤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时,学生就能运用不摆满的方法进行测量,再次丰富了思维经验。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经历用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这时出示表格(如表1),通过表格的数据,学生联系数面积单位个数的经验很快就发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然后借助1平方厘米小正方形测量三个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每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与摆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以图⑤为例,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每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摆了4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长就是4厘米,宽摆了3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宽就是3厘米,(出示图⑥)。通过前面长方形方面积等于每行摆的面积单位的个数乘每列摆的面积单位的个数可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过程,学生发现长方形长和宽的长度与面积单位个数的关系,再找到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由面积单位到长度单位的转化这一理解难点,推进思维发展,深化理解面积计算方法,积累长方形面积的表象,发展几何直观,提升数学素养。
  三、亲历迁移运用的过程,发展几何直观能力
  迁移与联想、想象有一定的联系。联想与想象是拓展学生几何直观思维空间的主渠道,让学生经历知识迁移运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重要手段。数学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起点,经历操作、思考,得出新的数学知识,建构新的数学模型。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联想与想象自主获得新的数学知识,从而在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几何直观能力。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探索正方形面积时(出示图⑦),要求学生利用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方法自主探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因为知识的迁移运用,学生很容易把探索长方形面积的方法运用在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上。具体会出现以下三种探究的过程:一是用摆一摆的方法,每行可以摆3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每列也可以摆3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二是根据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可以摆3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每个摆3个,可以摆3行,一共是9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三是利用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把这个正方形看成长方形,长和宽都是3厘米,根据刚才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就等于边长乘边长。
  又如,教学“有趣的测量”时,先呈现长方体、正方体、石块、橡皮泥、土豆等物品,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就能判断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用公式来解决,石块、橡皮泥、土豆是不规则物体,不能用公式解决。接着让学生动手捏一捏,体会到橡皮泥可以通过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转化过程算出体积,石头不能捏,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来进行测量,产生认知冲突,意识到必须思考新的解决问题策略。为了解决新的问题,教师继续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与经验来总结出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步骤、注意事项等,然后再进行分组实验。学生在分组实验中探寻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活动中感悟到虽然实验的过程不一样,但所运用的方法都是经历将不规则物体体积转化成规则物体体积进行测量计算的方法。
  总之,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不断体验的、慢慢积淀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关注如何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的内涵,建立具体形象的事物与数学知识本质之间的联系,学会用几何直观解决数学问题。当学生的体验丰富了,经验的积累也就相应地增加了,就能生动形象地描述几何图形的问题,积累表象,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经历“做数学”和“思考数学”的过程,从“经历”走向“经验”,将数学素养的形成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并有效地融入学习过程中,持之以恒,学生的数学素养就能真正得到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李凡国.第一学段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7(08):46-47.
  [3]杨豫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7-48.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笔者认为,应将感恩教育蕴含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城市越大,人口就越多;人口多,车辆也就多,车辆多空气污染就严重。这就是大都市普遍的烦恼。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成了各国不再回避的问题。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于2015年11月12日成立。是中国推进周边外交和区域协作的一个重要举措。澜湄合作机制作为次区域六国新的合作平台,其后续发展与机制完善将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必然要求。那么,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紧扣课标和目标,认真备好每一课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
“顺风车”,是指数个同向出行的人搭乘一辆车出行。事实上,公交车就是将同向出行的大量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合并在一起乘行。由此可见,公交车其实就是制度化了的“顺风车”组织方
【摘 要】随着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办学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高校的招生规模也越来越大,再加上高校办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和学生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高校的教育管理纠纷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给建设和谐校园带来了挑战。虽然现行的法律法规设置了教育纠纷解决的机制,但是,现行机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实现其自身的预设目标。因此,本文中,笔者就对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相关解决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教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融结合这一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国外大型企业集团发展的历史表明,合适的产融结合道路不仅能迅速壮大企业自身,更是产业与金融发展的助推器。本文通过对美、
粗心的客车驾驶员万某,开车竟忘关车门,致1名妇女从车门坠落身亡。为此,衢江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万某有期徒刑1年2个月,缓刑1年6个月。2012年10月22日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
【摘要】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通过练习,学生可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练习设计,有利于教师掌握教学情况,反馈调节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练习 数学 教材 有效性 针对性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数学练习起着形成和发展数
文章从整车业务内部控制,售后服务业务内部控制,衍生业务控制,财务业务控制等四大方面阐述了汽车4s店内部控制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