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orc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管理的核心,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慢慢成为高校开设的热门专业。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建设不可忽视。本文就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现状及作为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
  为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已经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要求各高校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的通知要求,要认真规划、精心地组织,尽快启动本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并实行相关的保障措施保证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帮助专业的发展。
  1.精品课程的内涵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单单提高学科的专业性,还能进一步带动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度,树立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自主观,更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改革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要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进行融合,学校还应鼓励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使用优秀的教材,提高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学习性①。所以,对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刻不容缓的。
  2.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现状
  从教学思想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从教师到学生、从教材到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涉及广泛。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核心是解决好人力资源管理该课程的内容建设问题,而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则是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资源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以及共享和应用后所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然而,要想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重要的核心课程,则要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学校和任课教师要注重教学每一个环节,重视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和教学动态。但由于受现实中的各种因素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存在一定困难,其主要问题表现有如下:
  2.1教材使用落后,与企业需求不符
  有的高职院校为了追求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品牌效应,未将精品课程的建设作为系统化的工程进行管理,仅仅当成一项荣誉,利用其座位学校的招牌,对课程的教学不加重视,教材选择监控不高,所选择的教材也是没有结合企业实际的需求,更是不能根据学生需求以及课程自身特色来及时选取、更新教材,教学内容脱离了实际教材,导致教材的更新与教学实践要求出现严重不符的情况。
  2.2理论教学居多,实践教学缺乏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需求的人才偏重于实践技能型的综合性人才,高校当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但在现阶段中,我国精品课程创建和实践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失调、课程教学学时设置不合理等不良问题,忽略了提高学生专业操作技能,使得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存在一定的偏差。
  2.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调、落后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其的建设不是一时半刻能完成的,而是一项长期化的、系统化的工程。但是在走访调查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比较单调和落后,与现代网络信息化的教学由一定的差距。
  2.4专业化师资队伍严重缺乏
  在高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都肩负比较重的教学任务,且教师人数完全更不上学生增长的人数,在高负荷的工作负担下,教师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精品课程的建设。同时,还需要及时调整师资结构,在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普遍不高、知识结构相对不够完善,大部分教师的职称学历比较偏低等等这些都对精品课程建设起着一定的阻碍。
  3.对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的建议
  3.1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和学生的特点选用教材
  教师在进行选择使用教材的时候,应该从企业实际所需人才以及从学生的特点两个角度出发,选用的教学应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贯穿项目,将传统教材请项目开发、重知识讲解的不足有效弥补。同时担任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的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高职院校办学的特点出发,编制适合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的教材,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
  3.2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相互融合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里,单调和陈旧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更是无法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担任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师必须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并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互融合,根据教学对象不同的特点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内容的不同,根据“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进行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兴趣。
  3.3 创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综合化的考核方式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特点,提高学生课堂的积极参与性,给学生营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虚拟却又不失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教师可以创建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做到以“赛、评、做、学、教”五位一体教学,把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真实项目以及真实案例作为任务驱动和案例演练,让学生融入案例扮演案例中的每个角色,进而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同时,为了能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灵活应用和消化只是,学校还应该建立综合化的考核方式,在运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平时表现、理论知识、项目评审、案例演示等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培养。
  3.4 加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要想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就必须要有一支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所以,高职院校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加大对精品课程经费的投入,并要及时完善人事制度和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制度。高职院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师资队伍专业化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双师化的教师队伍的培养,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推进人力资源管理精品课程的建设。
  4.结束语
  精品课程是高校教学改革工程与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高职院校为了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精品课程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按照教育部相关通知文件的要求,尽快开展对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加大对精品课程坚持的经费投入,以精品课程的建设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祝明,胡亚联.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J]. 理工高教研究. 2004(06)
  [2] 司传平,郭子林.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 理工高教研究. 2004(06)
  [3] 贾剑秋.对当前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4] 申永胜.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S1)
  [5] 王卓,岳惠志.专业的发展与建设人力资源管理[J]. 吉林商业高专学报 1998年03期
  [6] 张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初探[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8年01期
  注解:
  ①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Jw7rU5SYwZup4nrOppFQKwoBBeH_pZ-A04NBiUPpJQry1V0pxgm-8WUV93d6kl4iwS6MnoAphx6tmDB2K4oja
其他文献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加强制度建设。近几年来,我省在制度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积累的经验颇给人启发。省委组织从推行人事制度改
期刊
期刊
1997年,山东路9号,高端百货伊始;2010年,东海西路50号,时尚倾城。青岛海信广场的时尚嬗变,已经不仅仅是一家店铺的范畴,而是蕴含了一个城市、一个业态乃至一个时代发展的风向
期刊
牙膏主要由保湿剂、摩擦剂、增稠剂、发泡剂、甜味剂和香精等物质组成。但不同种类的牙膏又包含了一些不同的其它物质,所以各种牙膏的功能和适用范围都不相同。因此,使用者
各级机关部门是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窗口,是党和政府联系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履行着规划、协调、管理、执法、监督等职能,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机关部门的作风和干部队伍的素质如何,关系到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能否落实,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必须以
期刊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朱溶基总理也说:“教育和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