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组诗]

来源 :满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1314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惊 蛰 后
  万物应该安静下来
  轻掩门扉
  熄掉灯火和歌喉
  让星空覆盖人间
  让灵魂归位
  谛听神明细小的声音
  正如你的降生
  一声惊雷
  之后,慢慢止住了哭
  你将练习更多必须的动作
  比如蹲,比如潜
  在上帝完美的創造面前
  一再放低自己
  而你获得的
  永远不会比这些更多
  中 秋 辞
  剩下的时间,足够用来预备
  一场无法逃脱的审判
  秋后——算账
  何其忍耐宽容,真是恩典
  之前,我们还有中秋可供欢度
  把天上月掰碎,摁进五味杂陈饼
  小口小口地,咬噬自己
  ——厚薄,盈亏
  若秋雨沛降,灵魂踢踏而起的扬尘
  应重新归位。天明有路,有水
  山坡上,幽暗的缝隙,种子无声站立
  山 坡
  我想再低一些
  再低一些,我就回到了那片山坡
  作为肉身的存在,登顶的欲望
  是可怕的。我在这里
  在这儿,缓缓抬头,仰望
  直到不可见之处为止
  我的脚踏上柔软的草地
  有时碧绿,有时枯黄的草
  柔软得叫人想哭,想找到
  那个叫她柔软叫她哭的人。就让落日
  从背后升起来,就让月亮谦卑
  隐藏自己。吹熄蜡烛和偶像
  走在山坡。偶尔低头
  握住一朵不再走散的野花,小小的手
  原来你也在这里啊。你不答,我也没问
  暗 香
  有一种香,正为我们的生命预备
  一粒麦子的香,潜藏于嗅觉难以抵达的
  极深之处
  必须破碎,投在沉重的石碾下,反复碾压
  破碎,撕下所有的自爱自怜自我保护
  必须与其他许多麦子彻底调和,反复揉
  搓,成为一体
  必须经过高温炉火的烘烤,烤了一面,
  再烤另一面
  ……嗯,香气扑鼻,你得到了她
  但你已分不清,哪一缕香来自哪一粒麦子
  从前晦暗的,如今已经显明
  正如葡萄成酒,正如橄榄出油
  正如你,在恩典中,重生
  广场舞者
  像船桨吃力地拍打深水
  滞重的空气,以邮政小广场为中心
  倒向四面八方,巨木压倒巨木
  连绵雨初歇,爱惜身体的人们不能再等
  各式各样的身体,在机械的韵律中
  寻求完美。身体的里面是什么呢
  布罗茨基认为,森林只是一部分木柴
  他说得对。他说木柴时,心里想的一定是
  火。舞者的诱惑,在于能靠身体取暖
  夜灯执拗地收回它的光线
  谁还看得清书上的字
  天气预报说:明天小到中雨
  光 之 谱
  光被分解之后还是原来的光吗
  如果光被关进笼子里呢
  各种各样的,漂亮的或丑陋的笼子
  我曾经多么欢喜这夜晚的光,迷离
  它诱惑着我,诱惑我爱上夜晚,和它自己
  有时它被高高举起
  有时被打压,被无论什么洞穴强力吸吮
  或者,像个应招女郎,站在背风的街口
  为什么从前我从未看见锁链,从未看见
  那眼角的一抹疲惫,无奈
  或许是忍耐。尽管我不知道
  它在忍耐谁
  但是影子就这样生出来了
  影子并不知道,怀孕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它们欢喜雀跃,它们勾肩搭背,它们蹲
  下又站起
  它们是适应能力超强的物种
  它们雀跃,欢喜
  被幽闭的光还是光吗
  可惜我无法把它踩在脚底。是的
  我记得儿时的游戏
  我总是输得最惨的那个人
  坐在秋夜的公园
  懊恼,我想扔石头,想砸碎对面楼顶上
  那几个愚蠢透顶的容器
其他文献
李眉离婚了。  身边的人知道了,都说她胡闹,她把一头秀发往耳后拢一下,不耐烦地说:“你们知道什么,价值观不同,情趣不同,这日子怎么过?”说得大家面面相觑。  李眉的老公王序,帅男一枚。一米八几的个头,端端正正的气息,毕业于名牌大学,在本市一家外企做区域主管,收入是可以拿出来单论的。这样内有才外有貌的男人相当有磁场,强大的吸引力可以让女人走着走着就靠了过来。李眉就这样被吸上了,嫁给了他。可结婚才几年
期刊
满眼都是船。货船、客船,大船、小船,簇拥在码头上,一片忙碌。进出獐岛,靠的只能是船。一些国家,有飞地,獐岛,也有飞地。这块飞地是一处港口,在北井子镇的海鹰村。进岛的货物,进岛的人,在这里上船;出岛的货,出岛的人,在这里下船。  船行海上,前方,獐岛青灰的影子,远远浮在水面上,好像随着浪涌漂摇。渐渐地,伴着船的前行,青灰的影子变得清晰了,影子上出现了树,出现了房舍,那么,后口就到了。满眼又是船,货船
期刊
木香镇是一个古镇,大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这个镇上都是满族人,就连镇的名字都是满族姓氏,叫钮祜禄氏。满族人很宽容大度,对后迁来的俄罗斯人和达斡尔族人,不排斥,并且与他们和睦相处。后来有一个药材商发现这个镇子的东山,也叫三泉山,长了许多草药木香,按说,木香主产地应该是云贵,但三泉山也长出了木香。镇上的老中医毛十六先生说,木香喜温热潮湿,而三泉山又三面朝阳,空气湿润,木香生长适宜。所以这个镇子就改叫
期刊
那时,黄昏不可遏止地钳住河流两岸。河水闪烁微蓝的光亮,风正从山岗缓缓滑落,西天比白天的任何时段都更加炫美和神秘,我总是不假思索,选择逆河而上的方向散步,那条路线向西,略微偏北,背向繁华热闹的城市中心。我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不顺河而下,像一尾鲇鱼那样,轻松滑进涌动的人流之中,就是那么孤单孑然地,一次次逆流而上,走进苍茫而空旷的黄昏,走向辉煌而孤寂的落日。  1  时间与河流同行。那么多碎片流淌着、起
期刊
这里的每一条马路,每一幢洋房,每一条弄堂,每一家老酒馆,每一爿小吃店,都有故事。故事老得长满了胡须,又年轻得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幼童。这就是上海。  最早来上海,是在八十年代的一个正月十五,走在霓虹灯闪烁的马路上,从黄浦江吹来的绵里藏针的小南风儿,让我第一次领略了江南初春的清凉,使我第一次见到了弄堂里小孩子手里的兔儿爷,第一次听到了把贾宝玉和林黛玉凄婉的爱情诠释得使人柔肠寸断的沪剧,上海给我的第一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