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筏板设计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p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筏板基础变形的特点,主要讲述了筏板基础的变形验算和不均匀沉降的受力特点,并提出了“板式筏基+独立柱基”的基础设计理念,不仅可以避免不均匀沉降而且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筏板基础; 承载力;沉降观测;变形计算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 筏板基础埋深及承载力的确定
  天然筏板基础属于补偿性基础,因此地基的确定有两种方法。一是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直接确定法。它是根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照有关规范通过深度和宽度的修正得到承载力设计值,并采用原位试验(如标惯试验、压板试验等)与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判断法来确定岩土的特征。二是按照补偿性基础分析地基承载力。
  例如:某栋地上28层、地下2层(底板埋深10米)的高层建筑,由于将原地面下10m厚的原土挖去建造地下室,则卸土土压力达180kpa,约相当于11层楼的荷载重量;如果地下水位为地面下2m,则水的浮托力为80kpa,约相当于5层楼的荷载重量,因此实际需要的地基承载力为14层楼的荷载,即当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250kpa时就能满足设计要求,如果筏基底板适当向外挑出,则有更大的可靠度。
  二 、 天然筏板基础的变形计算
  地基的验算包括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两个方面,尤其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变形往往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目前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对地基变形的精确计算还比较困难,计算结果误差较大,往往使工程设计人员难以把握,有时由于计算沉降量偏大,导致原来可以采用天然地基的高层建筑,不适当地采用了桩基础,使基础设计过于保守,造价提高,造成浪费。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计算模型,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自由沉降量往往同实测的地基变形量不同,这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这种理论的假定条件遵循虎克定律,即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土体任何一点都不能产生塑性变形,与土体的实际应力—应变状态不相一致;
  利用公式计算的建筑物沉降量只与基础尺寸有关,而实测沉降量已受到上部结构与基础刚度的调整。
  采用箱形基础或筏板基础的高层建筑物,由于其荷载大、基础宽,因而压缩层深度大,与一般多层建筑物不同,地基不是均一持力层。因此在地基变形计算的公式中引入了一个沉降计算经验系数7S。通过实际沉降观测与计算沉降量的比较,适应高层建筑物箱形基础与筏板基础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主要与压力和地层条件相关,尤其与附加压力和主要压缩层中(0.5倍基础宽度的深度以内)砂、卵石所占的百分比密切相關。由于该系数7S仅用于对附加压力产生的地基固结沉降变形部分进行调整。
  所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可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计算高层建筑的地基变形时,由于基坑开挖较深,卸土较厚往往引起地基的回弹变形而使地基微量隆起。在实际施工中回弹再压缩模量较难测定和计算,从经验上回弹量约为公式计算变形量10%~30%,因此高层建筑的实际沉降观测结果将是上述计算值的1.1~1.3倍左右。
  应该指出高层建筑基础由于埋置太深,地基回弹再压缩变形往往在总沉降中占重要地位,有些高层建筑若设置3~4层(甚至更多层)地下室时,总荷载有可能等于或小于卸土荷载重量,这样的高层建筑地基沉降变形将仅由地基回弹再压缩变形决定。由此看来,对于高层建筑在计算地基沉降变形中,地基回弹再压缩变形不但不应忽略,而应予以重视和考虑。
  高层建筑箱形基础与筏板基础的计算与一般中小型建筑的基础有所不同,如前所述,高层建筑除具有基础面积大、埋置深,尚有地基回弹等影响。有时将基础做成补偿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将附加压力视为很小或等于零,这与实际不符。由于基坑面积大,基坑开挖造成坑底回弹,建筑物荷重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基础仍然有沉降变形,即回弹再压缩变形。为了使沉降计算与实际变形接近,采用总荷载作为地基沉降计算压力比用附加力P0计算更趋合理,且对大基础是适宜的。
  这一方面近似考虑了深埋基础(或补偿基础)计算中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大面积开挖基坑坑底的回弹再压缩问题。因此《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 6-99)除规定采用室内压缩模量ES计算沉降量外,又规定了按压缩模量E0(采用野外载荷试验资料算得压缩模量E0,基本上解决了试验土样扰动的问题,土中应力状态在载荷板下与实际情况比较接近)计算沉降量的方法。
  在基础选型设计中,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通过比较“整片筏基”与“板式筏基+独立柱基”的工程造价。以上2种不同基础形式,后者较前者节省约30%~40%的费用,经济效益显著。当由于地层分布不均匀、上部结构荷载在筏板基础上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筏板基础各部分的差异沉降较大时,可综合考虑采用以下处理措施:
  将地质较差的土层挖出一部分,换填低强度等级的素混凝土形成素混凝土厚垫块,以改变和调整地基的不均匀变形,也可以采用“换填法”,垫层采用碎石、卵石等材料,经碾压或振密处理,提高基础的承载能力;
  调整上部结构荷载或柱网间距,减小基底压力差;
  调整筏板基础形状和面积,适当设置悬臂板,均衡和降低基底压力;
  加强底板的刚度和强度,在大跨度柱间设置加强板带或暗梁等。
   三、筏板基础的结构设计
  筏板基础的主要结构形式有平板式筏基和肋梁式筏基,包括等厚度或变厚度底板和纵横向肋梁。一般情况下宜将基础肋梁置于底板上面,如果地基不均匀或有使用要求时,可将肋梁置于板下,框架柱位于肋梁交点处。在具体筏基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如下问题:
  应尽量使上部结构的荷载合力重心与筏基形心相重合,从而确定底板的形状和尺寸。当需要将底板设计成悬挑板时,要综合考虑上述多方面因素以减小基础端部基底反力过大而对基础弯矩的影响;
  底板厚度由抗冲切和抗剪强度验算确定。柱网间距较大时可在柱间设置加强板带(暗梁加配箍筋)来提高抗冲切强度以减少板厚,也可采用后张预应力钢筋法来减少混凝土用量和造价。决定板厚的关键因素是冲切,应对筏基进行详细的冲切验算;
  无肋梁筏板基础的配筋可近似按无梁楼盖设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倒楼盖法)的计算方法进行,精确计算可用有限元法;对肋梁式筏基,当肋梁高度比板厚大得较多时,可分别计算底板和肋梁的配筋,即底板以肋梁为固定支座按双向板计算跨中和支座弯矩,并适当调整板跨中和支座的配筋;
  构造配筋要求:筏板受力筋应满足规范中0.15%的配筋率要求,悬挑板角处应设置放射状附加钢筋等。设计人员往往配置受力钢筋有余,构造钢筋却配置不足。
   四、裙房基础的设计
  由于裙房的单柱荷载与高层主楼相比要小的多,因此无需采用厚筏基础,采用薄板配柱下独立扩展基础即可。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裙楼独立柱基的沉降与主楼筏板基础的沉降要相协调,即控制沉降差在允许值范围内。应根据公式计算主楼沉降量S,再按各柱的荷载N值和S值反算出各独立柱基础的面积A(尚应验算地基承载力)。
  五、结束语
  高层建筑基础选型是整个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施工难度和工期,因此应认为研究场地岩土性质和上部结构特点,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高层建筑的基础选型应因地制宜,除基础应满足现行规范允许的沉降量和沉降差的限值外,整体结构应符合规范对强度、刚度和延性的要求,选用桩基或筏基都不是绝对的,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才是基础选型的标准。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建筑物也正向着超高层建筑方向发展。超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管理并不是很完善,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把经验付诸于实践,将经验不断升华发展为理论知识,那么整个超高层建筑理论才能得到真正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 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是多种多样的,那么首先我们就要做好预防工作,对于一些可能出现或是曾经出现
摘要:本文通过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一些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管理内容,正是因为这样,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单位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实施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进而结合自身施工的实际特点,探索出适合的、有效的管理措施,这样才能够实现预期的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问世与应用,以及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和重症监护的进步,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目
目的 通过建立家兔全胃切除和迷走神经干切断的模型,初步探讨全胃切除术后所引起的进食减少、体质量下降、营养不良的原因.方法 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全胃切除组)和C组(迷走神经干切断组),观察B、C组手术后体质量比、进食量、血浆胆囊收缩素、胃动素含量、近段小肠上皮单糖转运体GLUT5和SGLT1的mRNA表达情况等指标,并和A组比较.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术后体质量比、进食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