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质载体结合微针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r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质载体结合微针的给药方式是一种新型的经皮给药方式,通过微针突破皮肤屏障的同时以载体材料的包裹延长药物的释放,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及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和皮肤刺激性,为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开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笔者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报道,对脂质载体结合微针的促透机制、给药方式和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综述了脂质载体结合微针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进展。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小麦抗条锈病的诱导作用,以耐病品种斯汤佩里和感病品种铭贤169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SA喷雾处理小麦幼苗,同时用不同深度的SA处理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结果
为给冬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下返青后干旱及拔节期复水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土壤水分条件下,光合
为给八倍体小偃麦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在温室条件下比较分析了八倍体小偃麦中1、中4、TAI7044、TAI7047开花期旗叶、旗叶叶鞘和穗下节间的气孔特性。结果表明,八倍体小偃
摘要 阐述了玉米新品种大正二号的选育及其父母本特征特性,总结了大正二号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与制种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高产。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大正二号;选育;特征特性;产量;栽培技术  中圖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7-0058-01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居第3位。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此,要求“把发展科
为给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济南17和鲁麦21为试验材料,在小麦抽穗期喷施6-苄基腺嘌呤(6BA),开花期喷施脱落酸(ABA),研究其对小麦胚乳细胞增殖
<正> 近年来,一种名为“多功能全自动循环广告灯箱”的产品在中国广告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的广告灯箱画面单一、呆板、缺乏动态效果,达
淮麦32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结实性好,产量三要素协调,丰产性突出,适宜江苏淮北麦区种植。阐述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在涟水县生
为了明确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了源自中国22个省市地区的200份代表性地方品
杜甫善骑马,也很爱马,从弱冠直至临殁之年写了不少专门咏马的佳作,计有咏马诗十二首,《画马赞》一篇。这些诗文广泛深入地反映了唐代当时的政治生活、风尚习俗和社会大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