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高速发展,非编网从简单的制作网发展到包括了收录、制作、演播室、媒资等各个子系统。非编网一旦发生了故障,将会对节目造成影响。不仅会对节目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会延误节目播出时间。因此,对于非编网的安全设计以及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基于此,本文就非编网络系统的安全设计与管理途径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非编网络;制播系统;安全设计及管理途径;探究
前言:非编网络系统在各大电视台中广泛应用,那么如何能够在电视台中做到安全的设计,并且管理好非编网络系统,是摆在电视台管理面前的难题。实施合理有效的非编网络制度,能够对网络起到良好的协调和维护作用。为此,下文对非编网络制播系统的安全设计和管理提出方案。
1.非编网络制播系统安全设计
1.1在网络结构中的安全设计
非编网络制播系统主要采用了成熟而稳定的先进FC-SAN结构,由光纤存储网和千兆以太网组成,而精编工作站、打包服务站、非编审片工作站等的连接也都采用了FC-SAN双网结构。并且它们采取存储访问服务器的方式满足配音工作站以及演播室回采工作站的一些工作需要。安全系统能够通过设置高安全区的方式,实现集团办公网与非编制播网络之间的视音频等相关数据文件的相互转换。
1.2在存储系统中的安全设计
在存储系统的安全设计中主要采用的是帶有16个8Gb主机端口的EMC CX4-960存储系统,它是由著名存储设备商EMC公司所设计,因此,在存储系统设计上具有较好的基础。其中,CX4-960配置双控制器、双电源的8Gb全光纤磁盘阵列,在功能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能,并且对数据有较强的安全保护能力。在系统的稳定性上能够提供2000MB以上的读写宽带,同时8个相同的8GB主机端口EMC CX4-480作为网络备份中的存储系统,这样能够实现关键业务数据的实时备份[1]。
1.3对系统设备的安全设计
在安全系统中主要采用了稳定而成熟的技术,并且配置了一系列先进的设备,其中主要的设备包括FC光交换机、以太交换机、数据库服务器以及演播室系统设备等。其中服务器是高性能的四核、双CPU,系统能够通过冗余配置以及双机备份的方式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系数。系统的配置HP新一代高性能工作站,HP Z800工作站作为非编主机平台。最后为了保证系统维护的便捷性和产品的高度统一性,需要为非编网络系统配置HP380G7的服务器平台。
2.非编网络制播系统安全管理
2.1对日志的管理
日志管理在非编网络制播系统中显得至关重要,它需要对网络使用人员的登录、相关细节操作进行详细管理。该管理方法不仅能够方便查询,还能有助于检索系统日志,并且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具体日志管理细节包括以下设置:网络管理员的设置;网络管理员的操作记录;用户登录以及相关故障;这些实际操作都能在系统中产生实际的记录[2]。
2.2对网络监控的管理
网络监控系统具有较高的可用度,并且具有SNMPTrap功能,当系统作出改变,或者关键服务状态改变时需要网络监控系统主动通知。在系统内部部署SNMP信息采集服务器,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收集从网络监控中得到的信息。非编网络制播系统内部提供了集成的设备监控程序,能够将监控信息通过SNMP协议,并且进行集中采集监控信息程序。在数据接口将以上步骤进行规范化处理,从而能够实现与主干的监控数据服务之间的通讯[3]。
2.3对于存储的安全预案
非编网络制播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外面在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都充分考虑了网络安全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也有很多人为因素造成了系统安全隐患。因此安全预案必不可少。在系统具体投入使用之前应该制定好相对完善的非编网络系统应急预案,从根本上排除隐患的存在,并提前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不断修改并更正系统的漏洞。非编网所有的业务的和应用都是围绕着存储系统的数据开展的,数据是整个安全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在非编网络制播系统中,采取两台互为备份的S2A9550高性能在线存储阵列,可以同时为系统中的编辑站点提供访问带宽。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单个存储的带宽所能承受的压力,从而能够大幅度的降低了存储中可能出现故障的几率。此外,由于系统中采用的方式是两个存储同时为站点提供访问,因此,当某一个存储机器出现故障时,另外一个存储仍然能够正常访问站点,并且互不干扰,独立工作。这种方式保证了系统业务运行不受到影响,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4]。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高清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多变化,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非编网络制播系统的安全设计中需要对网络结构、存储系统、系统设置等方面的进行设计。并从日志管理、网络监控管理和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完善非编网络制播系统运行。■
参考文献
[1]徐济众,李泽强.网络化制播系统安全设计与实践[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8.
[2]徐济众,李泽强.网络化制播系统安全设计与实践(上)[J].现代电视技术,2010,08:88-92.
[3]曲德生.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的升级与优化[D].山东大学,2012.
[4]王瑜.高清新闻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4.
关键词:非编网络;制播系统;安全设计及管理途径;探究
前言:非编网络系统在各大电视台中广泛应用,那么如何能够在电视台中做到安全的设计,并且管理好非编网络系统,是摆在电视台管理面前的难题。实施合理有效的非编网络制度,能够对网络起到良好的协调和维护作用。为此,下文对非编网络制播系统的安全设计和管理提出方案。
1.非编网络制播系统安全设计
1.1在网络结构中的安全设计
非编网络制播系统主要采用了成熟而稳定的先进FC-SAN结构,由光纤存储网和千兆以太网组成,而精编工作站、打包服务站、非编审片工作站等的连接也都采用了FC-SAN双网结构。并且它们采取存储访问服务器的方式满足配音工作站以及演播室回采工作站的一些工作需要。安全系统能够通过设置高安全区的方式,实现集团办公网与非编制播网络之间的视音频等相关数据文件的相互转换。
1.2在存储系统中的安全设计
在存储系统的安全设计中主要采用的是帶有16个8Gb主机端口的EMC CX4-960存储系统,它是由著名存储设备商EMC公司所设计,因此,在存储系统设计上具有较好的基础。其中,CX4-960配置双控制器、双电源的8Gb全光纤磁盘阵列,在功能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能,并且对数据有较强的安全保护能力。在系统的稳定性上能够提供2000MB以上的读写宽带,同时8个相同的8GB主机端口EMC CX4-480作为网络备份中的存储系统,这样能够实现关键业务数据的实时备份[1]。
1.3对系统设备的安全设计
在安全系统中主要采用了稳定而成熟的技术,并且配置了一系列先进的设备,其中主要的设备包括FC光交换机、以太交换机、数据库服务器以及演播室系统设备等。其中服务器是高性能的四核、双CPU,系统能够通过冗余配置以及双机备份的方式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系数。系统的配置HP新一代高性能工作站,HP Z800工作站作为非编主机平台。最后为了保证系统维护的便捷性和产品的高度统一性,需要为非编网络系统配置HP380G7的服务器平台。
2.非编网络制播系统安全管理
2.1对日志的管理
日志管理在非编网络制播系统中显得至关重要,它需要对网络使用人员的登录、相关细节操作进行详细管理。该管理方法不仅能够方便查询,还能有助于检索系统日志,并且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具体日志管理细节包括以下设置:网络管理员的设置;网络管理员的操作记录;用户登录以及相关故障;这些实际操作都能在系统中产生实际的记录[2]。
2.2对网络监控的管理
网络监控系统具有较高的可用度,并且具有SNMPTrap功能,当系统作出改变,或者关键服务状态改变时需要网络监控系统主动通知。在系统内部部署SNMP信息采集服务器,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收集从网络监控中得到的信息。非编网络制播系统内部提供了集成的设备监控程序,能够将监控信息通过SNMP协议,并且进行集中采集监控信息程序。在数据接口将以上步骤进行规范化处理,从而能够实现与主干的监控数据服务之间的通讯[3]。
2.3对于存储的安全预案
非编网络制播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外面在设计、运行和管理中都充分考虑了网络安全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也有很多人为因素造成了系统安全隐患。因此安全预案必不可少。在系统具体投入使用之前应该制定好相对完善的非编网络系统应急预案,从根本上排除隐患的存在,并提前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不断修改并更正系统的漏洞。非编网所有的业务的和应用都是围绕着存储系统的数据开展的,数据是整个安全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在非编网络制播系统中,采取两台互为备份的S2A9550高性能在线存储阵列,可以同时为系统中的编辑站点提供访问带宽。从而有效的降低了单个存储的带宽所能承受的压力,从而能够大幅度的降低了存储中可能出现故障的几率。此外,由于系统中采用的方式是两个存储同时为站点提供访问,因此,当某一个存储机器出现故障时,另外一个存储仍然能够正常访问站点,并且互不干扰,独立工作。这种方式保证了系统业务运行不受到影响,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4]。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高清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多变化,掌握最新的技术和设计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非编网络制播系统的安全设计中需要对网络结构、存储系统、系统设置等方面的进行设计。并从日志管理、网络监控管理和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完善非编网络制播系统运行。■
参考文献
[1]徐济众,李泽强.网络化制播系统安全设计与实践[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8.
[2]徐济众,李泽强.网络化制播系统安全设计与实践(上)[J].现代电视技术,2010,08:88-92.
[3]曲德生.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的升级与优化[D].山东大学,2012.
[4]王瑜.高清新闻生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