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多巴与白癜风的综合治疗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b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白癜风的药。作者为了改善白癜风疗法而采用了甲基多巴(Dopegyt)。它能抑制多巴脱羧酶,为合成黑素创造良好的条件。因为大多认为转化酪氨酸为黑素的酶促过程的失调是白癜风最重要的发病环节。作者研究了205例患者(男87例,女118例;年龄18~65岁;病期为3个月至33年),对所研究的病例均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室和临床检查,做了内分泌、神经病理、内科和其它科的必要的专家会诊。其后,作者将病人分为2组。甲组103人,用呋喃香豆素制剂和甲基多巴综合治疗。

其他文献
具有光线性类网织细胞病综合征的慢性光敏性皮炎(以下用PDAR简称)是一种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对紫外射线高度敏感。本病主要发生于男性老年人。尽管它的组织学改变与MF型皮肤淋巴瘤相似,但其临床过程通常为良性。虽然有人提出持续性T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在发病及持续过程中起着作用,但有关其大量淋巴样细胞浸润的性质尚未确定,故对这概念仍未被证明。
本文研究了15名健康志愿者局部应用消炎痛对组胺反应和组胺释放的影响。0.3ml消炎痛酒精溶液涂于一侧上肢,在另侧用等量赋形剂,用塑料薄膜封包局部,3小时后取掉,然后采用双盲法将0.01ml溶液(组胺溶液及组织胺释放性化合物48/80)注射于预处理的皮内。记载瘙痒反应的时间,并于注射5分钟后测量潮红反应的范围。
期刊
瘙痒是由很多原因所致的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病。可将瘙痒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体表原因所致,另一组可能有或无内部原因,需要进一步检查。应从采集全病史开始。病史一批工人或一个家庭中的几个成员同时瘙痒,提示有单一的外部原因。
异丙肌苷既是抗病毒药,又是免疫增强剂.它有多种名称,如isoprinosine,inosiplez,methisoprinol等,英国称之为inosinepranobex(Ip).Ip系N,N-二乙氨-2-丙醇(N,N-diethylamino-2-propanol)和肌苷(inosine)按3∶1克分子比例配成的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盐(p-acetamidobenzoateSalt).因易吸收且很快
作者根据Mattos(1973)首先用反应停(thalidomide)治疗结节性痒疹的成功经验,对4例结节性痒疹,经4年治疗观察,证实了该药对这种慢性皮肤病有效.用量:100~300mg/日,最高400mg/日.作者认为200mg/日为适宜剂量.用药2~4周,瘙痒症状显著减轻,结节大多2~4月消退.6个月治疗可获长期疗效.因症状改进服药中断,再发再次用药仍然有效.
1965年来蒽林是银屑病主要外用药物。蒽林多制成糊剂,由于它的副作用――刺激及染色,故常限用于住院病人。60年代,有人试图用蒽林杆剂治疗银屑病,但因蒽林在动植物油中不稳定而放弃试验。蒽林在石蜡中性质稳定。1983年,作者试制了含有三种不同类型石蜡的蒽林杆剂,用于门诊治疗斑块型银屑病。患者121例,女56例、男65例,年龄16~70岁,平均44岁。至少在治疗前一周停止以前的一切药物,先用5%水杨酸软
为了在南朝鲜控制性传播疾病(STD),对高发病串人群组的STD患者,如特殊女服务员、妓女和茶馆女老板等,作适当的管理是最重要的。青年人群中的乱交和婚前性交现已比较普遍,因此,对接触者的追踪已变为紧迫的需要。
外用皮质激素有各种副作用,主要为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产生粟丘疹是罕见的。一般粟丘疹在临床上表现为多发性,浅表性,白色或黄色,直径为1~2mm的半球状硬的丘疹,组织像为由数层扁平上皮围成的,有同心圆状角蛋白的囊肿,可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作者报告9例患有不同皮肤病的患者,长期外用皮质激素而产生粟丘疹。9例患者年龄为63~85岁(平均72岁),6例男性3例女性。
期刊

本文综述了苏联自1975~1985年皮肤性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方法。现摘译其疥疮及性病部分如下:快速确诊疥疮:于皮疹处滴一滴乳酸,5分钟后用锐器刮取该处表皮,至出血,将刮出物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乳酸混合,加上盖玻片5~10分钟后,置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各阶段的疥虫体。
环己吡酮氨乙醇(Ciclopiroxolamine)为一种取代吡啶酮,与咪唑类衍生物无关的广谱抗真菌药。对皮肤癣菌、酵母菌、放线菌、霉菌和其它真菌有抗菌作用,对各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及支原体属、衣原体属、毛滴虫也有一定拮抗作用。抗真菌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胞内必需的酶作用物和(或)离子的吸入而实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