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人生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xu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2年,海明威出版震撼文坛的新作《胜利者一无所获》。在这本短篇小说集中,光明是山峦、海洋、森林、阳光;黑暗是战争、冰山、饥荒、寒冷。海明威站在半明半暗的门口,带着读者张望人性干净明亮的地方。
  同时代的人认为,《胜利者一无所获》见证了海明威的创造力下滑,因为此书与他上一本大卖的《战地春梦》类似,都是质疑人类战争赢家掌控一切的逻辑。可是33岁的他并没有如同人们期望的那样,创造力下降,而是用一部又一部佳作证明了自己。20年后,在他53岁时,写出了巅峰之作《老人与海》,并在3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令人惋惜的是,海明威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7年后,自杀了结了一生。
  海明威留给各位读者一个难解的时代谜题。在1975年国际笔会上,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指出:时代流行空虚感———一种对生命存在无从把握的感觉。如果说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弗洛伊德———人是由无意识支配的动物,如果说人们不再相信阿德勒———活着就是不断摆脱自卑感追求优越的过程,为什么当人们意识到人不是由无意识支配的动物,人不是自卑的动物之后,反而会陷入深深的空虚感之中呢?
  幸福的真相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
  依然是1975年,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赖给出了一个创新的答案。他出生于1934年,曾任芝加哥大学心理系主任,积极心理学的发起人。远在积极心理学诞生之前,他对一个问题就颇有兴趣:为什么人们会专心致志到浑然忘我?那时,他还是位年轻的心理学博士,通过对艺术家、运动员、音乐家、棋坛高手以及外科医生等调研过后,他提出了一个创新的概念:心流(Flow)。
  你沉浸于事物本身,这就是心流。
  一位驕傲的作家用字与词创造了一个令人沉浸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挑战自我。就像海明威一样,在他的大半生里,一直用写作催生心流涓涓不断,在这个硬汉世界中,他是唯一的君王。直到有一天,世界失控,沙堆崩溃。
  如果说动机是人类行为的食物,驱动着你去做事。那么,这些食物有的是惩罚、顺从、诺贝尔文学奖等外在奖赏;有的是兴趣、享受与内在的满足。前者是外在动机,后者是内在动机。从史料可窥一斑,名誉的确给海明威造成了重压,在他离世前那几年,他完全停止写作。海明威在诺奖演讲时如是说道:“如果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就必须面对永恒,否则每天都会走下坡路。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写完一本书只是标志着他要写出更高水平的书的开始。”



  当有一天,海明威不得不面对创造力下降的事实,这一年,他已经不再是那位33岁、风华正茂的青年,他会如何选择?海明威还能成为海明威吗?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多年后,我们依然会看到一位伟大作家的传承生生不息。日本出版人见城彻将“胜利者一无所获”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受海明威影响,见城彻提倡硬派工作,强调以压倒性努力正面突破困境。当你全力争取胜利时,其他就不那么重要了;甚至,连胜利本身都不重要。
  胜利者的奖赏就是自己的兴趣、享受与内在满足。就像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一书中所言:攀岩的神秘就在于攀登本身。你爬到岩顶时,虽然很高兴已大功告成,而实际上却盼望能继续往上攀登,永不停歇。攀岩的最终目的就是攀登,正如同写诗的目的就是为写作一样,你唯一征服的是自己的内心……心流的目的就是持续不断地流动,不是为了到达山顶或是乌托邦。它不是向上的动作,而是奔流不已。
其他文献
周末和同事去看了电影《奇迹男孩》,被剧中10岁的小男孩奥吉深深感动。奥吉和正常孩子不同,他一生下来就面部畸形,像极了一只鹰嘴龟。母亲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全职在家给予他最好的照顾和教育,但在奥吉10岁时,父母觉得再也不能让他与世隔绝,于是决定把他送到学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之前的奥吉外出时,总喜欢戴着宇航员面罩,他不喜欢别人看到他时表现出的那种惊愕的表情,但在上学的这天,他不得不脱下面罩,拖着瘦小
期刊
怎样活才是幸福人生?  电影《无问西东》告诉我们,无论外境多么纷扰,愿你选择心中那個始终如一的声音。选择真实,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无怨无悔无憾,可谓幸福人生!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期刊
文岚姐:  你好!我和男友都是95后,他是外地人,在南京工作,一直借住在朋友家,原本是短期借住,但到如今,也住了快一年了。我是南京本地人,跟父母一起住。我们两个约会仅限于吃饭、看电影,就没有更多生活层面的交流和互动了。我们俩是奔着谈婚论嫁去的,过年后本来打算买房的,结果算来算去,房价太高,买不起。他就说,要不先租房吧,我说可以。然后他出去找了两次房,一次是租金太高,一次是房子太差,这以后就再也没听
期刊
黑框大眼镜占去了半张脸,笑时大嘴一咧,阳光跳上了嘴角,栗棕色的短头发一甩,充满动感与活力。这个酷炫又呆萌的大男孩就是我表弟。当他在我们当地电视台分享自己和垃圾的故事时,一座城的亲友都轰动了。  表弟出身于优裕的家庭,就读名校。大学毕业,轻松考取了公务员。可是他很快意识到沉闷枯燥的机关无法盛放他青春的激情,于是果断辞职,执意外出寻梦。结果小区大门还没出,就被姨妈给“拎”回了家。  “你不是要酷要炫吗
期刊
作为北大考古专业的学生,奚牧凉却一直做着在别人看来不务正业的事情。在大学时代,他是校园剧社的社长,同时还是资深观众,写戏剧评论,是编辑们争抢的剧评人。  当同学们都忙着写考古论文的时候,他却玩起了公众号。同样是不务正业,这个叫“挖啥呢”的微信公众号让他获得第五届“发现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还拿到了首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公众考古奖提名奖”的肯定。  混进考古圈的90后戏剧人  奚牧凉对戏剧的爱好可
期刊
镜头前的她扎着丸子头,与视频直播间的无数其他主播似乎没有多大区别。可是一开口,你会发现她咬字不清晰,发音大多只有平音,似乎还有點儿“大舌头”,“说话”对于她来说就是一项超越极限的任务。然而就是这个在十六岁之前不知道声波跳动的意义,不知道嗓子如何振动出美妙声调的女孩子,却成了网络直播界的一股清流。  时时刻刻不停学说话  蕾欧娜1990年10月22日出生于上海浦西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一度在她身上
期刊
古人常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又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古时候的乡愁一部分来源于交通不发达、信息闭塞,更大一部分是被迫的、不由自主的乡愁。那么,作为现代的80后、90后有没有乡愁,他们的乡愁又是怎样的呢?  《20岁的乡愁》能够为我们解读真切而多元化的答案。这是一本关于“乡愁”的合集,借由16个平凡人经历过的人生,拼凑时代面貌,借此,我们可以一窥这代青年人的“心灵史”以及“精神史”。 
期刊
亨廷顿舞蹈症是世界罕见病中的一种,具有50%的遗传概率,患者发病多在30~50岁,一旦发病,生命周期就只剩下10~20年,而能够生存20年的患者极少。目前医学界对亨廷顿舞蹈症尚没有治愈手段,患者发作时四肢不停挥舞,后期会丧失语言能力、行动能力、吞咽能力,直至死亡,对所有患者而言,这就是一场致命的舞蹈,也是家族的魔咒。  一个家族的魔咒  曹茜没有见过自己的外婆,听妈妈说,外婆在安徽安庆的老家是远近
期刊
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周总是让人觉得特别漫长。对于刚回到国内的詹纳来说,倒时差也是一件令她无限惆怅的事情。尤其到了下午三点多,詹纳觉得坐在办公桌后实在是透不过气来,就悄悄走到办公室门口,看看同事陆瑜在干什么。  貌似老陆工作上也遇到了困难,正托着下巴紧盯着电脑发呆。詹纳凑过去问:“老陆,不如我们去楼下超市里的咖啡店买杯咖啡提提神,怎么样?”  天气还不错,两个人步行三四分钟就到了目的地。詹纳偷偷对陆瑜
期刊
几年前,我在一个朋友的生日宴上遇到小蕾。她帮我们拍合影,细心而认真,于是我们闲聊了几句。小蕾从一所普通三本高校毕业,在小广告公司做文案。听说我在一家大型食品公司的企划宣传部工作,她很羡慕,然后诚恳地对我说:“姐,如果你们那招聘,你能不能向公司推荐推荐我呢?”我愣了一下,敷衍她道:“看机会吧。”  有一天,我打开我的微博,几乎被吓到,全是小蕾的点赞和点评,没想到她居然搜索到了我的微博!那天晚上,我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