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的杂院,不是开发商按设计盖的专用住宅。挡风遮雨,坐着能直腰,躺着能伸腿,就是“宅”。低矮的棚子,高大的厅堂,都将就。破庙宇、旧会馆、没落的宅门、倒闭的商铺、废弃的库房,都是杂院的开发地。
杂院的形成、发展和“局势”相关。从民国说起,北洋军阀混战,人们躲战祸,往城里跑。日本侵略中国,“跑日本”,也是城里相对太平。国共内战,也有人挤进城来。人多住房紧,一拨又一拨,杂院就日见其多。
北京历来为移民城市。想发展,奔前程,上北京。躲灾祸,求太平,进北京。北京杂院,省钱,容易相处。四海之内皆兄弟,关上门就是一家子,广为包容。
我说的杂院,位于城南广安门内大街一带,时间是上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别的地区不熟,早的没赶上,晚的变化大。
穷人的谋生路子不一样,生活习惯不同。可同一个社会阶层,会有共同的一面,住在一个院里,也必有许多共同认可的规范和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半个多世纪,经过了大的浩劫,小的人祸天灾,磨光冲净旧日痕迹。趁着没忘干净,记下些,留些先前的曾经,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和补充。
家庭妇女的常规生活
那个时代女主内,家庭主妇操劳所有家务。睁开俩眼就忙,没拾闲儿的工夫。
早晨第一个起来,下炕笼火(生炉子)。冬天,把炉子搬到屋外,掏净乏煤炉灰。炉箅上铺一层乏煤球,点着易燃的引柴,放进劈柴,搁上拔火筒。劈柴烧旺,添煤球,火苗子被压住,冒浓烟,呛得出不来气睁不开眼。待青烟散去,煤球发红,再续一簸箕煤球,拔上。十几分钟后,火上来了。蓝色火焰,成了玫瑰色。拿开拔火筒,炉子端进屋。敲开水缸里一层薄冰,带冰块灌满铁壶,坐在炉子上烧水。招呼家人:“老爷儿(太阳)晒屁股啦,还不起呀!”跟孩子说:“起来,尿。我等倒盆儿呢。”睡觉时,炕前搁小凳放小瓦盆,伸手拿进被窝解小便。再倒进地上的大尿盆。不出被窝不下炕。早晨倒尿盆是主妇的事。倒尿盆回来(院里都有茅房),叠炕(被褥)。被褥折叠长条,靠墙码放整齐,罩上单子(不许一人一卷地放,懒汉卷儿,光棍堂子才那么放)。扫炕,放炕桌。水开了,沏茶,闷上。漱口刷牙洗脸。喝茶吃早点。
北京人不做早饭,早点早点,就是点心点心。买套烧饼(芝麻烧饼夹麻花即油条,叫一套。油条是南方人的叫法,北京油条,是摞两条面,中间给一刀,扯开,长圆圈下锅。拉长了的焦圈,叫麻花。为区别就有脆麻花、蜜麻花、馓子麻花等),吃块糕点,烤窝头片,热剩饭。(杂院早点打扫剩饭为主)。串暖壶,即把暖壶里隔夜水加热烧开,灌回。打发孩子上学,伺候男人出门,备好换的穿戴,随身用品。在干这些活计中捎带喝茶吃东西。
人们走后,搞卫生,归置屋子。坐到炕上,端出针线笸箩。补袜子、纳底子,缝补旧衣,缝制新衣,织毛线,绣枕头,无尽无休的女红针黹。倘若男人挣钱少,还要揽外活添补家用。在家里给别人缝补洗涮,给小作坊纺毛儿(纺毛线),给鞋铺缝搪底(布鞋底上的衬布),缉口(骆驼鞍儿毛窝前后梁上丝线缝的结)。工钱很低。杂院里的妇女还要算计着过日子,量入为出,都是从牙花子上省。手脚不得闲,心思也不得闲。
养家糊口的男人们
那会儿的冬天比现在冷多了,可屋里取暖只靠烧煤球的铁皮炉子,不能安烟筒。为防煤气中毒,添火续煤,要搬到屋外。火烧旺了(没蓝火苗了),再搬进来。夜里睡觉,炉子当然放到屋外。平房四下透风,“五风楼”,存不住热气儿。没火炉子,就是冰窖。盆儿里碗儿里有水,夜里准冻成冰砣子。
男的常在室外,棉袄外头腰上系条褡膊,没褡膊系根绳,说是“多穿三层,不如腰里一横”。下边单裤夹裤棉套裤,裤脚绑腿带儿,脚下毛窝儿(厚棉鞋)。做小买卖,挑挑儿,推车流动,脚底下要灵便。摆摊,固定一地儿,老站着坐着,脚底下就要暖和,笨重无妨。穿蒲草编的鞋,很厚(3厘米以上)、很轻,便宜但不结实。一般外头包薄皮子(皮毛衣物的边角料),底子缝胶皮或按鞋大小钉木板。胡同口上卖油饼、切糕、烤白薯的,穿这鞋的多。也有穿“毡疙瘩”(样子如蒲草鞋,羊毛做的),贵点。
那时大男子主义者多,主外,挣钱养家为主。挑水劈柴费力气的活,不得不干,别的就光动嘴了。当然,没有休息日。除非刮风下雨,老天爷放假。闹天儿,杂院狂欢——“过阴天儿”。家家剁馅,乒乒乓乓,切菜刀案板交响曲。吃饺子,喝酒!杂院儿的俏皮话,“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除了天气恶劣,没有闲着的功夫。
不论碰上什么,男人得出头。露脸是他,现眼还是他。穷到要饭也得他在前面先喊:“老爷太太!行行好吧!”女人难,男的也不易。院里有了难事急事突发事,老爷们儿得先冲出去。北屋老太太一嗓子:“快来人呐!”西屋小伙子跑过去:“怎么了?大妈!”“你大爷晕过去了。我弄不动他。”“您靠边儿,我来!”说着扶老爷子坐起来,一手拽过被子枕头叫他靠着。别的屋听见动静,也跑过来。四五个人,把老头围上。“要不抬着上医院?”老太太遇事则迷,乱了方寸,蒙了,念叨着:“也不怎么了?也不知怎么了?”小伙子用手摸了摸老头的口鼻,顺手掐住人中。扭过身,“没事儿,没事儿!出气儿还匀实。开开门,透透气。怕是煤气闹的。火没上来,就端进屋?”“火苗子老高,才搬进来的。”“再呆会儿,缓不过来。就上医院。”不大一会儿,老头挺挺胸,张口喘气,睁开眼,看一屋子人,问:“我怎么了?”别人问:“您觉着难受吗?”“还行。像刚睡醒,浑身皱巴。”“您要觉着没事儿,下地,扶您院里走走。”南屋大叔儿过来跟西屋小伙子说:“你回去缓缓。我来!”几个人拥着老头到院子里。走了走,好多了。老头说:“我觉得没事儿了。”老太太说:“真是的!折腾大伙半天。净给添麻烦。”“瞧您说的!走道的犯病,碰上也不能不管呐!住一个院,还能分彼此?都是应该的。有事儿您就言语声儿。谁都有用谁的时候。客气倒耽误事儿。您先回去歇着吧。呆会儿再看您去。”说着各回各屋了。
杂院里的生老病死
老人急病,没人呢,就许出大事;有人,调理调理就许没事。那会儿一个没钱,一个医院医生少。杂院的人有病扛着,自己治,刮痧、放血、拔罐子,喝姜糖水、盐水,吃偏方,送外祟(旧时迷信,认为有病是鬼魂妖魔缠身。旧黄历上有这内容列表,按得病的时间和症状查找,然后按列表的解法做,叫作“送外祟”),到药铺问药。都不见效,才轮到找大夫、去诊所。上医院还得骆驼撒尿——后捎捎(潲)。这一带只有市立第一医院,在万明路。有病去医院,是最后的选择。一有病就找大夫,抓药,杂院人认为太娇气。格格的身子丫鬟的命,有辱杂院人的刚强!
杂院的人不是不珍爱生命,没学过革命的人生观道理,可常听评书,常在庙会上听劝善的连说带唱。往心里去,也当回事,奉行不悖。“好死不如赖活着。”“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体上天好生之德。”尊重一切生命,把人伦道德看得极重。活着,长大成人,报答父母,报效国家。否则就是坑害父母,坑害社会。不赞成轻生。忍耐病痛,不是轻视生命,是生存的无奈。
杂院的人很少去医院,住院就少之又少。平时是卧室,得病是病房——重症观察、病危监护、临终去世,都在那间房!重病卧床了,全院人都会关照:说话声小了,走路轻了,嘱咐孩子:“刘爷爷病了,别在院子里闹腾,门口外头玩儿去!”有人不注意,在院子里高声大嗓的,就有人提醒:“小点声嗨!南屋有病人。”病人不行了,家里人手少,男人出面帮忙:找板凳铺板、支床,把病人抬到床上(不许死在炕上)。帮助本主跑冥衣铺,定烧活。上棺材铺,定棺材。忙活后事的准备。
新生命的到来自然也是一件大事。那时候没有政策限制,一对夫妇生三四个孩子并不新鲜。对孩子也没有现在看得重,生孩子都在自己家里。有的妇女身体强壮,自己生下来,自己剪脐带,包孩子,收拾一切,完全“自助”。大多数是请人到家里来接生。街坊里会接生的妇女,看谁家媳妇的身子显了形,常热情张罗:“到日子,我给你接,甭找别人。”不愿意搭人情,就请“姥姥” (北京人管收生婆叫姥姥)。有“官姥姥”(持有卫生机关发的执照),“私姥姥”(无照),官姥姥收费高。临产,请姥姥到家里来。产后,街坊向产妇家人道喜致贺送礼。小米、黑糖、鸡蛋、“缸炉”(专供产妇用的糕点)。产房堵得密不透风,房门挂红布条,示知:坐月子了,不得擅入。产妇不出屋,丈夫伺候月子人,减少外出。有公婆,婆婆伺候。外人不进产房。满月,外人能进屋了,街坊们会来看望憋白了的妈妈,道喜、慰问、夸孩子。有的给孩子点礼物,首饰楼买的锁、项圈、手镯、脚镯,红线拴制钱。过得着也送红包,写上“弥敬”,“弄璋之喜”(男孩),“弄瓦之喜”(女孩)等。有富余摆几桌办满月,不富裕说客气话给人道谢。孩子满月,全院喜兴一天。
编辑/麻 雯 mawen214@163.com
杂院的形成、发展和“局势”相关。从民国说起,北洋军阀混战,人们躲战祸,往城里跑。日本侵略中国,“跑日本”,也是城里相对太平。国共内战,也有人挤进城来。人多住房紧,一拨又一拨,杂院就日见其多。
北京历来为移民城市。想发展,奔前程,上北京。躲灾祸,求太平,进北京。北京杂院,省钱,容易相处。四海之内皆兄弟,关上门就是一家子,广为包容。
我说的杂院,位于城南广安门内大街一带,时间是上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别的地区不熟,早的没赶上,晚的变化大。
穷人的谋生路子不一样,生活习惯不同。可同一个社会阶层,会有共同的一面,住在一个院里,也必有许多共同认可的规范和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半个多世纪,经过了大的浩劫,小的人祸天灾,磨光冲净旧日痕迹。趁着没忘干净,记下些,留些先前的曾经,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和补充。
家庭妇女的常规生活
那个时代女主内,家庭主妇操劳所有家务。睁开俩眼就忙,没拾闲儿的工夫。
早晨第一个起来,下炕笼火(生炉子)。冬天,把炉子搬到屋外,掏净乏煤炉灰。炉箅上铺一层乏煤球,点着易燃的引柴,放进劈柴,搁上拔火筒。劈柴烧旺,添煤球,火苗子被压住,冒浓烟,呛得出不来气睁不开眼。待青烟散去,煤球发红,再续一簸箕煤球,拔上。十几分钟后,火上来了。蓝色火焰,成了玫瑰色。拿开拔火筒,炉子端进屋。敲开水缸里一层薄冰,带冰块灌满铁壶,坐在炉子上烧水。招呼家人:“老爷儿(太阳)晒屁股啦,还不起呀!”跟孩子说:“起来,尿。我等倒盆儿呢。”睡觉时,炕前搁小凳放小瓦盆,伸手拿进被窝解小便。再倒进地上的大尿盆。不出被窝不下炕。早晨倒尿盆是主妇的事。倒尿盆回来(院里都有茅房),叠炕(被褥)。被褥折叠长条,靠墙码放整齐,罩上单子(不许一人一卷地放,懒汉卷儿,光棍堂子才那么放)。扫炕,放炕桌。水开了,沏茶,闷上。漱口刷牙洗脸。喝茶吃早点。
北京人不做早饭,早点早点,就是点心点心。买套烧饼(芝麻烧饼夹麻花即油条,叫一套。油条是南方人的叫法,北京油条,是摞两条面,中间给一刀,扯开,长圆圈下锅。拉长了的焦圈,叫麻花。为区别就有脆麻花、蜜麻花、馓子麻花等),吃块糕点,烤窝头片,热剩饭。(杂院早点打扫剩饭为主)。串暖壶,即把暖壶里隔夜水加热烧开,灌回。打发孩子上学,伺候男人出门,备好换的穿戴,随身用品。在干这些活计中捎带喝茶吃东西。
人们走后,搞卫生,归置屋子。坐到炕上,端出针线笸箩。补袜子、纳底子,缝补旧衣,缝制新衣,织毛线,绣枕头,无尽无休的女红针黹。倘若男人挣钱少,还要揽外活添补家用。在家里给别人缝补洗涮,给小作坊纺毛儿(纺毛线),给鞋铺缝搪底(布鞋底上的衬布),缉口(骆驼鞍儿毛窝前后梁上丝线缝的结)。工钱很低。杂院里的妇女还要算计着过日子,量入为出,都是从牙花子上省。手脚不得闲,心思也不得闲。
养家糊口的男人们
那会儿的冬天比现在冷多了,可屋里取暖只靠烧煤球的铁皮炉子,不能安烟筒。为防煤气中毒,添火续煤,要搬到屋外。火烧旺了(没蓝火苗了),再搬进来。夜里睡觉,炉子当然放到屋外。平房四下透风,“五风楼”,存不住热气儿。没火炉子,就是冰窖。盆儿里碗儿里有水,夜里准冻成冰砣子。
男的常在室外,棉袄外头腰上系条褡膊,没褡膊系根绳,说是“多穿三层,不如腰里一横”。下边单裤夹裤棉套裤,裤脚绑腿带儿,脚下毛窝儿(厚棉鞋)。做小买卖,挑挑儿,推车流动,脚底下要灵便。摆摊,固定一地儿,老站着坐着,脚底下就要暖和,笨重无妨。穿蒲草编的鞋,很厚(3厘米以上)、很轻,便宜但不结实。一般外头包薄皮子(皮毛衣物的边角料),底子缝胶皮或按鞋大小钉木板。胡同口上卖油饼、切糕、烤白薯的,穿这鞋的多。也有穿“毡疙瘩”(样子如蒲草鞋,羊毛做的),贵点。
那时大男子主义者多,主外,挣钱养家为主。挑水劈柴费力气的活,不得不干,别的就光动嘴了。当然,没有休息日。除非刮风下雨,老天爷放假。闹天儿,杂院狂欢——“过阴天儿”。家家剁馅,乒乒乓乓,切菜刀案板交响曲。吃饺子,喝酒!杂院儿的俏皮话,“阴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除了天气恶劣,没有闲着的功夫。
不论碰上什么,男人得出头。露脸是他,现眼还是他。穷到要饭也得他在前面先喊:“老爷太太!行行好吧!”女人难,男的也不易。院里有了难事急事突发事,老爷们儿得先冲出去。北屋老太太一嗓子:“快来人呐!”西屋小伙子跑过去:“怎么了?大妈!”“你大爷晕过去了。我弄不动他。”“您靠边儿,我来!”说着扶老爷子坐起来,一手拽过被子枕头叫他靠着。别的屋听见动静,也跑过来。四五个人,把老头围上。“要不抬着上医院?”老太太遇事则迷,乱了方寸,蒙了,念叨着:“也不怎么了?也不知怎么了?”小伙子用手摸了摸老头的口鼻,顺手掐住人中。扭过身,“没事儿,没事儿!出气儿还匀实。开开门,透透气。怕是煤气闹的。火没上来,就端进屋?”“火苗子老高,才搬进来的。”“再呆会儿,缓不过来。就上医院。”不大一会儿,老头挺挺胸,张口喘气,睁开眼,看一屋子人,问:“我怎么了?”别人问:“您觉着难受吗?”“还行。像刚睡醒,浑身皱巴。”“您要觉着没事儿,下地,扶您院里走走。”南屋大叔儿过来跟西屋小伙子说:“你回去缓缓。我来!”几个人拥着老头到院子里。走了走,好多了。老头说:“我觉得没事儿了。”老太太说:“真是的!折腾大伙半天。净给添麻烦。”“瞧您说的!走道的犯病,碰上也不能不管呐!住一个院,还能分彼此?都是应该的。有事儿您就言语声儿。谁都有用谁的时候。客气倒耽误事儿。您先回去歇着吧。呆会儿再看您去。”说着各回各屋了。
杂院里的生老病死
老人急病,没人呢,就许出大事;有人,调理调理就许没事。那会儿一个没钱,一个医院医生少。杂院的人有病扛着,自己治,刮痧、放血、拔罐子,喝姜糖水、盐水,吃偏方,送外祟(旧时迷信,认为有病是鬼魂妖魔缠身。旧黄历上有这内容列表,按得病的时间和症状查找,然后按列表的解法做,叫作“送外祟”),到药铺问药。都不见效,才轮到找大夫、去诊所。上医院还得骆驼撒尿——后捎捎(潲)。这一带只有市立第一医院,在万明路。有病去医院,是最后的选择。一有病就找大夫,抓药,杂院人认为太娇气。格格的身子丫鬟的命,有辱杂院人的刚强!
杂院的人不是不珍爱生命,没学过革命的人生观道理,可常听评书,常在庙会上听劝善的连说带唱。往心里去,也当回事,奉行不悖。“好死不如赖活着。”“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体上天好生之德。”尊重一切生命,把人伦道德看得极重。活着,长大成人,报答父母,报效国家。否则就是坑害父母,坑害社会。不赞成轻生。忍耐病痛,不是轻视生命,是生存的无奈。
杂院的人很少去医院,住院就少之又少。平时是卧室,得病是病房——重症观察、病危监护、临终去世,都在那间房!重病卧床了,全院人都会关照:说话声小了,走路轻了,嘱咐孩子:“刘爷爷病了,别在院子里闹腾,门口外头玩儿去!”有人不注意,在院子里高声大嗓的,就有人提醒:“小点声嗨!南屋有病人。”病人不行了,家里人手少,男人出面帮忙:找板凳铺板、支床,把病人抬到床上(不许死在炕上)。帮助本主跑冥衣铺,定烧活。上棺材铺,定棺材。忙活后事的准备。
新生命的到来自然也是一件大事。那时候没有政策限制,一对夫妇生三四个孩子并不新鲜。对孩子也没有现在看得重,生孩子都在自己家里。有的妇女身体强壮,自己生下来,自己剪脐带,包孩子,收拾一切,完全“自助”。大多数是请人到家里来接生。街坊里会接生的妇女,看谁家媳妇的身子显了形,常热情张罗:“到日子,我给你接,甭找别人。”不愿意搭人情,就请“姥姥” (北京人管收生婆叫姥姥)。有“官姥姥”(持有卫生机关发的执照),“私姥姥”(无照),官姥姥收费高。临产,请姥姥到家里来。产后,街坊向产妇家人道喜致贺送礼。小米、黑糖、鸡蛋、“缸炉”(专供产妇用的糕点)。产房堵得密不透风,房门挂红布条,示知:坐月子了,不得擅入。产妇不出屋,丈夫伺候月子人,减少外出。有公婆,婆婆伺候。外人不进产房。满月,外人能进屋了,街坊们会来看望憋白了的妈妈,道喜、慰问、夸孩子。有的给孩子点礼物,首饰楼买的锁、项圈、手镯、脚镯,红线拴制钱。过得着也送红包,写上“弥敬”,“弄璋之喜”(男孩),“弄瓦之喜”(女孩)等。有富余摆几桌办满月,不富裕说客气话给人道谢。孩子满月,全院喜兴一天。
编辑/麻 雯 mawen2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