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同步营养干预对直肠癌术后炎性反应和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直肠癌围手术期实行同步营养干预对患者炎性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85例,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同步营养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炎性反应、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CRP、SAA均明显升高,术后3d观察组患者CRP、SAA水平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d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观察组CRP、SAA浓度下降更快(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补液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切口感染、脂肪液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围手术期实施同步营养干预可降低术后炎性反应,表明科学的营养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分析78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67例.经腹腔穿刺抽出血性腹水的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腹腔置管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doublecortin-positive immature neurons exist predominantly in the superficial layer of the cerebral cortex of adult mamm
患者,女性,35岁,已婚,干部.精神障碍多年,曾多次住院治疗,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先后给予氯丙嗪、氯氮平、舒必利等治疗.剂量达400~500 mg/d.但精神症状无明显改善.
我国己证实的立克次体疾病有斑疹伤寒、Q热、恙虫病和斑点热4种,其所致的肝损害临床有增多的趋势.我院近15年来共收治各种立克次体疾病206例,并发肝损害123例,总结如下.
自70年代以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文献浩如烟海,在临床、病理、生化、分子生物学等方面都取得巨大进展.我国近十几年来也急起直追,做了大量工作.由
期刊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T细胞依赖的、抗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AChR)抗体介导的器官特异的自身免疫病,理想的治疗目标是特异性抑制对AChR的免疫
患者,女性,29岁,半年来时常突然闻到一股浓重异味,时而酒精味时而腐烂食品味,每次持续4~20 min,发作时伴窒息感,初期4~5次/月,来诊前2~3次/d,间歇期正常.门诊拟“精神分裂症”用
目的通过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potted fever group rickettsiae,SFGR)rOmpA基因片段的序列分析对HL-93和HLJ-054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方法用PCR分段扩增rOmpA基因重复区后1.9kb
目的探索胆胰管结扎诱发大鼠胆源性胰腺炎(BP)发病过程中脑肠肽的变化.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胆胰管结扎组(A组,n=18):在紧贴十二指肠处结扎胆胰管末端;对照组(B组,n=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