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3次≠8小时1次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服药的时间间隔,有每日1次、每日2次、每日3次及每几小时1次等,这些是源于服用西药的方法。中药方剂的服用,多系每日1剂或每日1剂复煎饮服。随着中成药的生产和应用,也有每日1/2/3次的服用间隔。
  服药间隔,不忘“初心”
  上面提及的服药时间间隔,最初的含义是指日间的服药次数,鉴于人们进食乃一日三餐,因此,原先的每日3次是指每日三餐前后,或在日间的早、中、晚服药。这是早年医药界对于服药时间间隔的“初心”(原意)。随着药物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人们能够监测出各种药物的半衰期,进而开展了各种药物血药浓度的测定,因此,近年来不少医药专著或专业文章均强调:所谓每日3次,是指将昼夜24小时分为3个时段服药,即每8小时服用1次。
  我们再来看看服用西药原先创用的拉丁文缩写,常用者有:qd(每日1次),bid(每日2次),tid(每日3次),qid(每日4次),qh(每小时1次),q2h(每2小时1次),q4h(每4小时1次),q6h(每6小时1次),q8h(每8小时1次)。由此可见,每日几次与每隔几小时1次各有不同的缩写,这就表明tid≠q8h,qid≠q6h……试想,假若tid=q8h,qid=q6h,何必又出现q8h和q6h等类缩写?
  每日3次,已有“新解”
  近年来,关于tid(每日3次),不论是医生还是药师,都会提醒患者,每日3次并不是指与一日三餐“同步”,而是以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个时段,即每8小时服用1次(q8h)。这样由于间隔时间相同,可以使体内血药浓度在一天24小时之内都保持比较平稳,既不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也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如果在三餐的前后服药,会使白天药物在体内有较高的血药浓度,甚至会造成药物中毒;而在晚上,一夜不服药,血药浓度必然下降,影响治疗效果。
  诚然,时间依赖性药物,如抗生素或抗菌剂,若是每日3次,最好8小时1次;若按多数人吃饭习惯,早上7点、中午12点、晚上6点服用,间隔时间分别是5小时、6小时和13小时,这样会使血药浓度白天高、夜晚低,杀菌作用只在白天发挥功效,到晚上细菌又会大量繁殖,很容易造成细菌耐药,本来有效的药物也会减效,甚至失效。因此,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若该药为每日3次服用者,建议把早上用药时间安排在6点,然后下午2点服1次,晚上10点再服1次。这样既不会打乱原有生活规律,也不用半夜起来服药。
  与抗生素类药物一样,讲究每隔8小时用药的还有抗癫痫药,治疗甲亢药(他巴唑,若每日分2次服为隔12小时左右;如分3次服,间隔时间大约需要8小时)等。
  “8小时”分服,并非常规
  当然,每日3次按每8小时服用1次的说法是正确的,但却不能一概而论。临床实践证明,药品说明书上标明每日3次服用的药物,多数还是随一日三餐或早、中、晚服用,只有需要保持24小时血药浓度平稳的药物才要按24小时等分为每8小时服用1次。以下这些药物就不宜采取“8小时”分服当作常规:
  1.补充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可随三餐或白天早、中晚服用。
  2.助消化药应随三餐服用:如胃蛋白酶、胰酶、稀盐酸均每日3次,应饭时或饭前服;多酶片在饭前服;复方康铍申片宜饭时或饭后服;达吉或密特应饭后服。
  3.多种“胃药”应随三餐服用。
  (1)促胃动力药:常用藥物有胃复安(灭吐灵)、多潘立酮(吗丁啉)、西沙必利(普瑞博思)或莫沙必利等。这类药物通常宜在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当进食时,血液中胃动力药的浓度可达到理想水平,以利药物发挥作用。
  (2)抗酸药:常用者有氢氧化铝、氧化镁、三硅酸镁、碳酸钙等,以及复合制剂如胃舒平、盖胃平、胃必治、胃得乐(其中主要成分为抗酸剂)等。服用抗酸药的目的是中和过多的胃酸,因此,当胃内容物在胃内消化后接近排空时,即进餐后1~1.5小时,使用本药疗效最佳,这样可维持缓冲作用长达3~4小时;如餐后立即服用则药效只能维持1小时左右。注意,胃舒平、盖胃平为咀嚼剂,嚼碎后服下效果好。
  (3)胃黏膜保护剂:我们给手机贴膜,能防止屏幕刮伤;用药物给胃肠道“贴膜”,则能保护黏膜免受损害。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铝碳酸镁、枸橼酸铋钾等,口服后可迅速附于胃黏膜及病损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薄膜,使局部不再受到胃酸、消化酶、药物等的侵袭,起到隔离作用,被广泛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黏膜保护剂应在饭后1~2小时、睡前或胃不适时服用,避免与食物混合后影响疗效。
  4.降血糖药有些必须饭间服:由于糖尿病患者进餐后血糖值更高,达到峰值,为了控制餐后高血糖,降糖药需在餐前半小时服用,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其降血糖机制是在小肠黏膜细胞刷状缘处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竞争碳水化合物水解酶,抑制双糖转化为单糖,从而减慢葡萄糖的生成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使血糖峰值降低,故需在餐前即刻服用或与前几口食物同服。
  5.抗真菌药灰黄霉素也是每日三次宜在饭后服用,因油类食物有助于该药的吸收。
  不同药物,不同间隔
  1.不少对症治疗的药物,为了解除白天的症状,每日3次可按说明书中的用法,随三餐或早中晚服用即可。
  2.不少药物注明“饭前”“饭间”“饭后”服用者,这“每日3次”也就只能随三餐服用了。
  3.对付病原体的药物,如抗生素、抗菌剂,每日2次应隔12小时,每日3次应隔8小时服用。
  4.某些需隔若干小时服用的药物,药品说明书都有注明,患者要“先认真读‘书’(说明书)”,再认真服药。若有不明之处,必须向医生咨询。
其他文献
体育教学活动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环境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不同点是教学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加上少年儿童的年龄和身心特点,体育课往往出现“乱”的现象,课堂中个体之间出现静闹不一、体态不一、活动不一、思维不一的无序状态。我认为,这就是我们体育教学中隐性的教学资源。常言道:“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体育课既然要面向全体少年儿童,那么“乱”是必然的,正是由于学生的“乱”才能充分暴露出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要把握火候,
体育教学中经常需要喊口令,使学生精神集中,动作一致.但有时由于口令喊得多,嗓子易哑,于是,我想到了哨子.在练习中,经过手势的引导,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我吹哨子的意图.
班上有一个体质虚弱的小男孩亮亮,他的体育测试没有一项能得到20分以上的。为了提高他的运动能力,我想每节课都让他跟在我身后练习,以便时刻督促和指导他。  没有想到,还没有跟我上两节课,这个人没有影子了。我组织好教学后就到教室去找他,听到我的脚步声,他竟然藏到桌子底下。我一声不吭走过去,严肃地看着他,他才不紧不慢地从桌子底下站起来。我厉声问:“为什么不上体育课?”亮亮回答:“我成绩很差!上不上体育无所
爱美,是一种生活态度.整形美容日益完善的今天,“改头换面”同样刺激着中老年人抵抗衰老、保持年轻心态及体态的愿望,不服老的心态、爱美的追求、积极的生活方式令中老年人悄
一、球类项目战术的基本构成    球类项目战术的基本构成是队员的技术、时间、空间三要素。比赛中攻防的作战建立于自身和对手的技术和对团队的组成状况的了解,自身团队中每一个队员的技术能力的发挥所采用的方法为战术。战术教学是把攻击的战术和防守的战术教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攻防战术。  首先要明确提出战术的基本构成是:1)人的要素(队员的技能),2)时间要素,3)空间要素。从这三个基本构
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2)判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
体育不仅能增进学生的健康和体质,更重要的是能培养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的道德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要想达到上述目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是重
酒精伤的不仅是肝更是心  造成心衰的原因有很多,许多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病等都可导致心衰。  再就是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舒张功能本身就减退了,即使他没有什么明确的基础性心脏病,但出现肺部或呼吸道感染时,也可诱发心衰。  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一些代谢性疾病或内分泌疾病也会造成心衰。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因为激素水平的异常带来代谢异常,就会引起心功能的改变。  可蹊跷的是,李文龙既
目前,胃镜检查仍是诊断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最准确的方法.对于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来说,查明病灶、取活检检测良恶性、镜下直接切除病灶等检查过程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对于上消
每年12月1日是“全球艾滋病日”,每到这个时候,媒体上都有很多介绍艾滋病防治的相关知识。但据外媒报道,最近几年,结核病已经超过艾滋病成为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据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