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片”坚持者 星光国际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1982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装大片“未来几年还会是我们的主要方向,此类产品会占到我们在电影领域投资的60%-70%”
  就在《鸿门宴》上映前不久,星光国际传媒集团(以下简称星光国际)对外公布了多个新的电影项目计划,其中包括《拳头影帝》《木兰奇缘》和《长城万里》。从2009年的《花木兰》,到刚刚票房过1.5亿元的《鸿门宴》,高成本古装影片一直是星光国际的重点。星光国际总裁宋光成表示,古装大片“未来几年还会是我们的主要方向,此类产品会占到我们在电影领域投资的60%-70%。”
  
  古装“大片”攻略
  虽然进入影视投资、制作多年,但星光国际之前在业界引起广泛关注还源自2009年上映的《花木兰》,当时的总成本约为6500万元。今年的《鸿门宴》,制作费用更是达到8000万元,“全部成本加起来差不多1亿元”。在宋光成看来,预算高涨一方面出于人力等成本一路走高,同时与当下的市场规模有关,“国内的银幕总数已近9000块,市场容量很大,如果影片票房预期约1.5亿元,比较稳妥的成本区间应在七、八千万元。”
  尽管投资较大,但《鸿门宴》的运作时间却很短。该片2011年4月11日开机,11月29日正式上映,历时仅7个月。“剧本就很复杂,还有那么多的大场面和特技镜头,李仁港导演说他在这一部电影上花的精力相当于之前3部的总和。”宋光成对这位香港导演及其团队的效率表示相当满意。
  《鸿门宴》早早预定了贺岁档的上映时间。虽然宋光成对影片品质有充分信心,但面对国内市场的变化,投资上亿元的《鸿门宴》仍面临很大压力。之前星光国际在2011年11月推出的《与时尚同居》市场反响不如预期,接下来的运作更加谨慎。《鸿门宴》最初选择的时间是11月24日,但随着多部进口大片进驻11月,星光国际将上映时间推迟到了11月29日。宋光成表示,这是为了保证影片有充足的发挥空间,“12月观影氛围会更浓一些,加上《金陵十三钗》和《龙门飞甲》12月15日上映,整个上半月我们是一片独大”,至截稿时,《鸿门宴》的票房已过1.5亿元。
  对国产影片来说,投资回收的主要阵地在国内市场,但星光国际对海外市场也很重视。当初《花木兰》的首场媒体会在戛纳电影节举行,《鸿门宴》在2011年戛纳电影节和11月的美国电影市场(AFM)均有相关推广活动,“这次我们与李仁港介绍的Arclight公司合作,现在已经签约的相关收入约有2000万元。”
  宋光成认为,“古装大片”在市场上有优势:“这个类型能够吸引优秀的导演和演员,宣传上也可以高举高打,对商务、广告合作以及公司品牌都有好处”。此外,他也很看重此类题材在文化上的“厚重”。从《花木兰》到《鸿门宴》再到《长城万里》,星光国际均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喻户晓的经典文本。不过,这也意味着项目很容易遇到题材“撞车”:“当时《花木兰》据称有三个项目在做,后来另两部就放弃了”;而《鸿门宴》之后,还有陆川的《王的盛宴》;关于长城题材,目前新成立的传奇东方也正在运作中美合拍大片《长城》。对此,宋光成也在思考本土大片的其他可能,“比如科幻”。星光国际目前正在策划的《神笔》,“很现代,类似蜘蛛侠惩恶扬善这样的故事。”
  
  目标:规模化+系统化
  除了《与时尚同居》和《鸿门宴》,由王岳伦执导的《乐翻天》已进入后期制作,“可能会在春节后上映”。而多个准备在2012年推出的项目,包括马楚成导演的《拳头影帝》和香港女导演黄真真执导的《木兰奇缘》,以及下半年开拍的《长城万里》都已进入筹备阶段。
  宋光成表示,在制片方面,星光国际的目标是每年制作4-5部电影,“希望每年能做到3-5亿元票房”。类型分布上,古装大片依然是主要方向,“每年还会推出2-3部中小制作影片。”
  至于中小成本影片,宋光成比较看重创意和运作的灵活度,“差异化很重要,尤其同类型的中小影片不能扎堆。”对此类影片的市场出路,宋光成认为“从故事到演员都要本土化,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比如根据热门电视剧改编,“毕竟电视剧有一定基础,宣传等方面能借很多力。”2006年星光国际就曾把热门电视剧《男才女貌》搬上大银幕,但成绩并不理想,“因为电影和电视剧一点儿关系都没有。”目前星光国际又在策划一部针对《男才女貌》10周年的电影,“就叫《十年》,讲剧中人10年之后的情感和事业。”
  在电影领域,星光国际的经营策略有松有紧。宋光成对项目初期的策划非常重视,“我们提出选题,再寻找合适的导演,思路吻合的话再一起合作。”《鸿门宴》最初选择的导演是陆川,但后来双方在剧本创作中理念出现了分歧,“我们的想法还是就以鸿门宴这场饭局为中心,但陆川导演想放进去的东西太多。”于是在双方协议分手后,星光国际选择了曾执导《锦衣卫》的李仁港,明年还将与其再次联手打造《长城万里》。
  在项目的整体运作中,星光国际也比较强调运作的主导权,“我们还是以主导为主,跟投、夹棒很少”。宋光成表示,还是主导不仅限于投资层面,“前期就要自己开发题材,当然在找好题材、定好主创后也可能会打包出去融资,但制作、财务以及后期的商务、版权等都从我这里出。”在他看来,强调主导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司多年积累的综合资源。
  对于和品牌主创人才的合作,星光国际的方式则比较松散。目前公司签约的只有马楚成等少数导演,“但也就是5年3部影片的优先合作权,我们不喜欢把导演绑得太死”。同样,对于明星,“我们也不会因为要某个演员而等他的档期,而是会选择能和我们配合的演员”。
  相比之下,星光国际对剧本的重视上升到了战略层面,“要达到稳定的制片目标,要有足够的储备,比如一年拍摄5部电影,至少要有20个剧本备选。”星光国际最近成立了专门的剧本策划中心,“大概有10个人的团队,专门研究市场和观众的口味,以及演员、类型的号召力等。”宋光成表示,建立剧本研发团队出于对剧本源的考虑。
其他文献
2011年11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申报公示的剧目共123部、3941集,同意公示的剧目共71部、2321集。 按题材划分,当代题材33部、1002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46.48%和43.17%,现代题材3部、100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4.23%和4.31%。近代题材立项数目仅次于当代题材,共27部、931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38.03%和40.11%。  日前在深圳举办的“全国卫视综合频道电
期刊
这期的专栏继续聊聊当下的国产片。前两天在微博上,几位导演跟某位影评人杠上了,前者说自己已经很难了,已经是在夹缝中求表达了,后者则说自己只是在客观地评价现在的国产片不够好。这次的争议虽事出偶然,但确实反映出当前国产片面临的压力较大,大家目前都有点紧张。无意挑边站,只是觉得,当前有几点问题国产片似乎需要更明确。  首先,不要把自己假想为好莱坞的对手——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中国现在确实是电影大国,但这仅
期刊
“应该做”“能够做”,再结合观众“期待”这个圈,三圈交集处,才是电视人最值得用心用力去研究、突破的“黄金地段”。  饭店老板、掌勺大师傅们常会抱怨众口难调。众口难调吗?当然。不过,作为饭店又何必苦心孤诣总想着去满足无限、未知的“众口”呢?其实在我一介食客看来,饭店只要老老实实做自己拿手的菜肴就OK了,做出特色,做出品牌,自然会有人寻香而至。  换个角度看我们的行业,大家常常纠结于什么节目形态才会吸
期刊
近期在安徽卫视落下帷幕的80集电视连续剧《娘家的故事3》,作为娘家故事系列的压轴作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也创出了国内一个有品牌效应的“长寿剧集”。  以往提起国内的“长寿剧”,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爱我家》《家有儿女》等室内情景系列剧,但那并不足以涵盖国内“长寿剧”的全貌。《娘家的故事》作为有贯穿始终的人物、在情节上有连续性发展的长篇电视连续剧,更接近真正意义上的长寿剧。但一个案例的成功,并不代表国内
期刊
1 《幸福来敲门》  《幸福来敲门》在央视播出后取得破五望六的高收视,CCTV-1随后破例在13:10五集联播重播。该剧的成功,除了演员刻画的功力,还要归因于带给观众的浓厚怀旧气氛。    2 《风车》  《风车》从1966年切入,讲述了一年内发生的故事,伴随着小姨的殉情,故事跳入下一代人成年的1975年,即文革结束前夕——叙事结构独特。此外,看过该剧的人不免会感叹剧中时代的真实感、人情味和北
期刊
以下的十部电影是今年市场上的成功者,这些影片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当前内地电影市场的趋势与潮流    1 《喜羊羊与灰太狼兔年顶呱呱》   该系列代表了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主要方向,今年年初的第三集票房达到1.5亿元,再创国产动画新高。    2 《功夫熊猫2》(Kung Fu Panda 2)  作为好莱坞最“亲华”的产品,《功夫熊猫》在内地号召力巨大。虽然品质不及前集,但《功夫熊猫2》依
期刊
“情怀”是我们在2011年里格外强调的一个词,其代表了当前华语电影发展的另一维度    1 《观音山》  作为首部在内地影市取得票房佳绩的文艺型电影,该片的成功具有开拓性意义,其推广、营销的模式也值得后来者多多借鉴。     2 《最爱》  顾长卫的这部电影,最值得肯定之处是把艾滋病这样一个敏感题材以尽可能接近主流的形式呈现了出来。     3 《钢的琴》  2011年国产片的惊喜之一,也是
期刊
覆盖央视及主要卫视总编室负责人、节目制片人、广告部负责人及频道工作人员的20人小调查,鲜活地勾勒出了2011年电视人的所思所想。  2011年你印象最深刻的电视大事件或趋势是什么?调控卫视娱乐节目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的出台最受关注,得票率高达44.7%。其次是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取消卫视电视剧播出中插广告的《〈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占比18.4%。紧
期刊
视频人调查覆盖了优酷、奇艺、乐视、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多家主要公司的相关人员。调查结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视频人的幸福指数普遍较高。70%的受访者给出了8分以上。某受访者的话具有代表性,“总体满意,但是工作强度大。但看得到成长,扣掉的两分是因为版权、销售、技术、市场的竞争依然很激烈。”  2011视频人感受最深的行业大事件中,版权竞争以50%的票数高居第一。确实,2011年无论是电视剧网络版权、电影网
期刊
出品方、导演、院线、发行等电影产业链上的从业者如何看待即将过去的2011年?  此次我们调查了数十位业内人士,样本不大,但他们的意见颇具代表性,属于真正的一线声音。  针对第一个问题“2011年你印象最深刻的电影大事件或趋势是什么”,调查结果在意料之中——“《金陵十三钗》就分账与八大院线对峙”以 34.6%的得票率高居首位。无论从事制片环节的于冬、谌荣、宋光成等上游企业代表,还是从事发行放映的赵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