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石窟造像艺术之旅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kev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迹散步
  东南沿海各省的石窟,以浙江最多。在杭州附近就有飞来峰、烟霞洞、石屋洞、八卦田、慈云岭等石窟造像,除此以外,还有绍兴的柯岩大佛和新昌大佛寺造像等。
  杭州飞来峰:位于西湖景区灵隐寺。乘坐杭州市内K7、游1线/Y1(外环单线)、游2线/Y2(内环单线)、K807、K837等线路的公交车便可到达西湖西北面的灵隐寺,飞来峰就在灵隐寺前。
  杭州烟霞洞:西湖周边最古老的洞府之一,杭州市内乘坐游3线/y3公交到南高峰入口下车即可到达。
  新昌大佛寺:杭州汽车东站从早晨6点开始到下午18:00,平均每20分钟左右就有一班车发往新昌。新昌城区内乘2路、6路、7路、8路公交车至“大佛城”站点,进入大佛寺风景区。
  血拼指南
  杭州飞来峰:杭州飞来峰五代时期的造像,带有晚唐的造像风格。到了宋朝时期,造像的艺术风格比较古朴。元代的佛像造像艺术达到了鼎峰时期,在继承唐宋传统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藏、蒙等民族的艺术风格。
  杭州烟霞洞:在烟霞洞造像中,雕刻家运用熟练的技巧,简洁明快的线条,把佛经所说的罗汉,从动态,性格和思想等方面,都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其菩萨造像姿势静雅,形态自然,比例匀称优美充分体现出佛经所赋予菩萨的精神特色和典型性格,风格写实。
  新昌大佛寺:素有“江南第一大佛”之称。大佛寺造像适度放大头部,处理好视差关系,使观瞻者不论从哪一角度仰视,均有与佛目光相接之感。千佛尽端的护法像显示出了以南方士族冕服印取代印度、西域佛装的南朝风格,这种清新的艺术风尚,在北魏孝文帝元宏迁洛前后,强烈地影响了北方石窟艺术,并逐渐发展成这一时期全国佛教艺术的主流。大佛禅寺最负盛名的是石雕弥勒大佛,开凿于南北朝齐梁年间(486-516年),前后营造30多年。
其他文献
我国的石窟艺术源远流长,分布广阔。就其分布而论,宁夏有须弥山石窟;山东有收藏在青州博物馆的龙兴寺佛像造像;江西有赣州通天岩;江苏有南京市栖霞寺石窟;此外,广西桂林有西山、骝马山、伏波山、叠彩山等处。江西赣州通天岩的千佛岩,有“江南云冈”之称,是中国唯一的南朝石窟。共计南朝造像有294座佛龛,佛像515尊。以後唐宋元明各代均续有开凿,共计佛像700尊。梁代临川王萧宏将佛像加以装饰,金碧焕然,千佛岩位
期刊
山东青州博物馆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古青州城西北角,具有悠久的历史。远看博物馆,主体为一仿古建筑群。分单檐式、重檐式、歇山式,四围合抱,回廊相连;厅廊以金色、绿色琉璃瓦覆顶,檐牙高挑,金碧辉煌,烘托出浓郁的传统色彩和历史氛围!馆藏文物近四万余件,三级以上文物近2000余件,另外,龙兴寺佛教造像400余件尚未定级。  龙兴寺佛教造像分石灰石、汉白玉、花岗岩、陶、铁、木、泥塑七种质地,包括佛、菩萨、力士、供
期刊
广西桂林拥有唐宋至明清的古代佛教石窟造像艺术,这些石窟造像分布在叠彩山、西山、伏波山等处。我们一行人前去桂林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这里的石窟造像艺术。  第一天,我随考察团前往叠彩山。叠彩山旧名桂山,在桂林市中心偏北部的漓江西岸。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山腰的风洞。风洞,原是一条地下古河道,两头大,中间小,由于所处地势高,形成对流,两端过风的断面大,中间小,风速增大,压强减小,风不断补充,因此一年四季
期刊
阴雨连绵的夏日,撑着油纸伞独自行走在栖霞山的石砌山路上,在风雨中聆听历史掩埋不住的那份沧桑,于枝繁叶茂中寻觅裸露在时间之外的那份神迹,只可叹 “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佛教盛世早已不在,“多少楼台烟雨中”那份苍茫又归何处?一千年后,你不是你,我不是我,站在山脚下,仰视那神秘而雄伟的大山,人之个体显得是如此的渺小,而当面对栖霞寺内的佛像时,你才发现,大山同样渺如烟丝小如蚍蜉。“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期刊
通天岩风景名胜区位于赣州市西北郊6.8公里处,通天岩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它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一处石窟,同时,它又是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端的一处石窟群,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现存有唐宋时期的窟龛315处,共计造像359躯,造像主要分布于忘归岩、龙虎岩、通天岩主岩和翠微岩四处,其中,忘归岩正面保存有罗汉像1尊,背面保存有罗汉像6尊,龙虎岩保存有罗汉像3尊,其余造像均分布在通天岩及与其相
期刊
(1)  今天,老天爷特别关照我们,竟将下了一个多月的雨帘,爽爽快快地收起,放太阳出门。  惊蛰以来的杭城,春雨连连催青草,半城湖水汇溪流,这3 0多天太阳也和人一样,想透口气露个脸面都难。  清晨,被春雨下死劲滋润后的山野,在阳光中快乐地像一群舞蹈的风,成片成片的新绿在光中闪烁着腰肢,连我们铁铸的汽车都被吹得轻飞起来。朝阳一步步地把醉犹未醒的杭城,推给背后的西湖,送着我们直上南高峰,直向烟霞洞的
期刊
此为宁夏须弥山5号窟是一尊2 0米高的露天弥勒佛坐像。它的一只眼窝就有一人多长,是国内最大石窟造像之一。  入须弥  沿着几乎干涸的海原县寺口子水库转了大半圈,终于走到水库坝口,公路就像是瀑布水头,一头栽入红色的峡谷中。原来还是苍茫大地偶有树木村庄的景色,一下被神斧劈砍出来两道绝壁,将天空挤压成一条狭窄弯曲的细缝,山崖从浅黄过渡到深黄色,再渐渐凝重成深红色。  从敞开的车窗里能听到有流水淌过的声音
期刊
中国中原地区的石窟造像艺术,从晚唐开始就走向了衰落,而飞来峰的五代、宋、元石刻造像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五代时期的造像,坐在高束腰仰莲须弥座上,身后饰有火焰纹的背光,带有晚唐的造像风格。到了宋朝时期,造像的艺术风格比较古朴。元代的佛像造像艺术达到了顶峰时期,造像高耸螺髻,上呈尖状,斜披衬衣,袒露右胸和手臂。菩萨则佩戴宝冠、薄纱或者裸露上身,面容清秀,身材窈窕,在继承唐宋传统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又融合了
期刊
(1)  艺术·美景·浪漫——这就是烟霞洞。  这里,除了禅坐洞中吴越时期及宋元时期佛教造像艺术;除了峰岩叠翠,绿荫蔽日的自然美景。更为浪漫的是,这里曾有胡适一段“犹如神仙生活”般风花雪月的故事。我喜欢他当时在这里写的那首诗“依旧是月圆时,依旧是空山,静夜。我独自踏月归来……”  烟霞洞边的清修寺,胡适在1923年6月从上海来到杭州,曾密会尚在杭女师读书的“表妹”曹佩声。他来到这里租到了大殿东边的
期刊
调整继续进行,国内国际反差大  2012年已走到了尽头,持续近三个月的艺术品秋季拍卖会也即将收官。由于经济运行水平下行,国内艺术市场正处于回调期。艺术品拍卖市场继续大幅缩水,甚至许多人认为明年春拍将继续遭遇寒流。  从已拍卖的总成交额来看,几大拍卖公司在秋拍继续减量,相比春拍,缩水近3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50%。在今年秋拍之后,价格超过亿元的拍品仅有1件,而春拍的过亿元拍品共有6件,包括书画两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