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超声小探头联合螺旋CT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的评价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8124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低频超声小探头及多层螺旋CT检查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与价值,以进一步提高胃癌术前分期的诊断精度.方法对1997年至2001年间120例胃癌患者采用7.5MHz的预置式小探头超声内镜系统进行术前探查,其中32例同时行多层螺旋CT扫描.所有研究对象在影像学检查后的2周内实施手术,并结合病理组织学结果对上述影像学发现进行对比.结果低频超声小探头对T1~T4各期判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0.0%、88.5%、91.5%、89.1%,螺旋CT分别为50.0%、67.8%、75.0%、88.9%.对N0~N2各期的准确率低频超声小探头分别为88.6%、70.1%、33.3%,而螺旋CT分别为62.5%、50.0%、75.0%.由于穿透深度的限制,低频超声小探头评价远处转移(M分期)的能力有限,而螺旋CT对M1的检出率高达75.0%.结论低频超声小探头可对癌肿侵犯胃壁的深度作出较准确的判断,亦可反映近处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螺旋CT则更多体现于能较全面的评价各组淋巴结的状况尤其是诊断病灶周边脏器浸润和远处播散中的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老年前期及老年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确诊的老年前期及老年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图像. 结果 9例CT呈典型表现,16例CT呈不典型表现,其中纵隔和一侧肺门淋巴结肿大者3例(3/25),无肺门淋巴结肿大的单纯纵隔淋巴结肿大者7例(7/25),无纵隔淋巴结肿大的单侧肺门淋巴肿大者1例(1/25),仅有肺部改变而无胸部淋巴结肿大者5例(5/25).后者在首诊时全部误诊.
目的分析肝细胞腺瘤(LCA)临床病理特点及需进行的鉴别诊断.方法光镜下观察6例LCA的组织学形态.结果本组3例病人为女性,3例为男性,平均发病年龄为32岁.4例病人有右上腹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1例无症状,查体时偶然发现,1例合并肝紫斑病,肝破裂出血.本组5例肿瘤位于右叶,1例位于左叶.肉眼上,肿瘤为质软、边界清楚的肿块,颜色略浅于周围肝组织,中心可见出血,肿瘤的最大径约为3~15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