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人工护坡坡面植被演替研究

来源 :泥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r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19年汛期前后在长江中下游9处已经建成3至8年的生态友好型人工护坡进行的植被调查取样分析工作,初步揭示了生态友好型人工护坡的坡面植被年内更替规律.汛前护坡坡面植被均较茂盛,优势植物种类有救荒野豌豆等一年生草本,以及双穗雀稗、狗牙根等多年生草本,坡面中下部区域一年生草本占明显优势;汛后坡面植物群落分布的变化以一年生草本大幅减少、坡面中下部长淹没期区域生物量大幅减少为主要特征.研究成果表明,即使是强耐淹、强固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亦难适应坡底的长期淹没与强水流淘刷,而多见于坡面中上部;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通过在淹没前留存、散播种子的形式应对汛期淹没,对坡底环境适应性较强,适宜在整个护坡坡面大面积生长发育.
其他文献
基于介观尺度下的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包含力场势函数的均匀各向同性紊流模型,对不同剪切率条件下黏性泥沙的絮凝过程及絮团形态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 表明:随着剪切率
随着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河流输沙量减少,降雨及植被恢复对土壤侵蚀产沙产生了明显的影响.根据延河流域1982-2015年的降雨、植被覆盖度、淤地坝拦沙量和输沙数据资料,采用距
滑坡涌浪是水库库区岸坡岩土体失稳下滑冲击库区水体而产生波浪的现象.大规模的滑坡可使库区产生巨大的涌浪,传播至坝前甚至会翻越大坝造成坝体溃决,严重威胁下游城市居民生
桥墩基础局部冲刷深度是确定基础埋深和保证桥梁安全运营的重要参数.针对桥墩基础局部冲刷深度不同的计算公式在量纲和谐、一般冲刷深度及河床形态和床沙组成对局部冲刷深度
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选取黄土高原西部宁夏中卫地区作为主要研究区,在综合考虑研究区的NDVI、地形、土壤类型、降雨量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RUSLE模型定
入海流路改道频繁、水沙过程变化剧烈等多种因素造成黄河口流路冲淤演变过程十分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黄河下游的防洪安全.为了认识不同因素对黄河尾闾河道演变的影响程度
直流电机调速系统、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的快速成长带动了一种新型电机调速系统的兴起—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Switched Reluctance Motor Drive System,简称SRD),并且开关
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测定不同水灰比水泥浆和不同掺加量的减水剂水泥浆的流动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分析浆体扩展时空运移规律,并建立其与旋转黏度计测试浆体的流变参数之间的关系
铁磁材料(FM)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铁路、石油、地铁等重要领域,近些年大量的钢结构建筑垮塌事故使其安全性越发受到人们关注,及时、准确的发现铁磁材料的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预防和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二维在线式磁场强度检测系统研究。针对现有的金属磁记忆(MMM)检测系统大多只能实现单向检测、数据不能连续检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二维在线式磁场强度检测系统
面向可穿戴设备的视觉交互是一个涵盖人机交互、计算机视觉、穿戴计算等诸多学科的交叉领域。该领域研究旨在以人、可穿戴设备和环境为对象,构建出最为自然、直观的人机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