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联用对危重患者镇静-遗忘作用的研究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9890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联用对危重患者镇静-遗忘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行机械通气2~4 d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咪唑安定组和咪唑安定加丙泊酚联用组,每组20例.分别于用药后1、2和3 d唤醒患者并出示不同颜色、图形、数字的卡片,于患者停用机械通气完全清醒后评估药物对其镇静-遗忘作用的影响.结果 ①丙泊酚、咪唑安定和联用组分别有70%、95%和90%的患者产生遗忘,停药30 min后患者均恢复记忆.②咪唑安定组静脉推注负荷量药物起效的时间((5.1±2.8)min]和停药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2.7±0.3)h]均较丙泊酚组[(2.7±1.1)min、(0.7±0.2)h]、联用组[(3.1±1.3)min、(1.2±0.6)h]明显延长(P均<0.01);丙泊酚组和联用组药物起效时间和停药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镇静费用咪唑安定组[(1 200±112)元]和联用组[(1 300±132)元]接近,丙泊酚组[(2 100±125)元]高于咪唑安定组约75%(P<0.01).结论 丙泊酚与咪唑安定联合用药既可确保患者产生镇静-遗忘效应,减少各自的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又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可能是ICU危重患者较好的镇静-遗忘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推动危重病医学学科的发展,交流各地先进经验,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决定于2008年4月中旬在福建省厦门市、5月下旬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2008年度全国内科急危重病医学学术研讨会,欢迎有关人员参加征文与报名参会。国家级继教项目编号:2008-10-00-056,10学分。
期刊
最近,美国科研人员研究了烟碱长、短期摄入和戒断对无菌性全身炎症及脓毒症动物的影响。研究者给雄性C57BL/6小鼠皮下植入渗透泵(摄入烟碱)和遥测探头(测定体温),制作无菌性炎症(脂多糖40mg/kg腹腔注射)和盲肠结扎穿孔术脓毒症模型。烟碱长期摄入组在诱发炎症前连续2周摄入烟碱28mg·kg^-1·d^-1,直至实验结束;烟碱短期摄入组在给予2周盐水后摄入烟碱;烟碱戒断组在摄入2周烟碱后给予生理盐
期刊
目的 对比观察GlideScope®视频喉镜(GSVL)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方法 选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身体状况分级为Ⅰ级、拟在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全麻下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GSVL经口气管插管组(经口组)和GSVL经鼻气管插管组(经鼻组).常规麻醉诱导后采用GSVL实施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基础值)、麻醉诱导后、气
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协办的全国神经内科主任诊疗技能及管理论坛暨新进展学习班拟于2008年4月中下旬在成都举办,学习期满授予学员国家I类继教学分。
期刊
胃肠道是失血性休克导致低灌流时最先受影响的器官之一。在失血性休克和复苏期间,麻醉剂的使用能影响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氧输送。国外学者研究了海罗芬、七氟醚、异氟烷3种麻醉剂对失血性休克犬胃黏膜血流动力学和血氧浓度的影响。实验中3种麻醉剂浓度均为1.00最小肺泡麻醉浓度(MAC),使用胃黏膜张力计测定胃黏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期刊
血红蛋白氧载体HBOC-201是人工合成的以血红蛋白结构为基础的氧载体。最近美国学者以HBOC-201对猪不可控性失血合并脑外伤的复苏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以幼猪肝撕裂伤出血复合脑外伤为模型,在75min的“入院前阶段”分别给予HBOC-201复苏、乳酸林格液复苏(LR组)和不复苏处理。“入院后阶段”按需要给予输血或生理盐水并施行肝损伤修补,伤后6h处死动物,观察脑组织血流、大体标本和镜下组织病理学
期刊
内毒素血症时肝动脉缓冲效应的自动调节作用消失,可能与暂时性一氧化氮(NO)合成降低有关,奥地利学者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经猪门静脉给予脂多糖(LPS)和NO供体硝普钠后观察血流动力学及血清生化变化,通过肝活检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OS)。结果显示:给药5h后LPS可使肝动脉血流下降38%,添加硝普钠后增加了8%;当门静脉血流下降时硝普钠能增加肝动脉血流28%LPS可降低NOS mRNA表达,添加硝
期刊
最近国外学者对羟乙基淀粉液体治疗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通过检索大量文献,共分析了12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1062例患者,其中10项是针对5d或更短时间内急性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研究,2项实验是针对34-90d脓毒症中后期液体的研究,将心肺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
期刊
期刊
巴西学者最近对儿童脓毒症时白细胞介素-6(IL-6)和前降钙素(PCT)水平及其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纳入28d~14岁的患儿90例,分为脓毒症组(SG)和脓毒性休克组(SSG),于入院时(TO)和入院后12h(T12h)测量IL-6和PCT。结果发现:TO时SSG组出现较高水平PCT的比例要比SG组多(69.7%比29.8%),T12h出现了同样显著差异的结果;较高水平PCT的SSG组患儿死亡危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