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前前后后(上)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an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4年6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毅然作出三线建设战略决策并雷厉风行地指导实施,这是新中国建设史上的重要篇章。邓小平是三线建设重要决策人和组织实施的重要领导者之一。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庆祝三线建设决策50周年之际,联系当前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国内外形势,冷静回顾、认真研究中国经济建设史上的空前壮举,我们不能不为50年前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宽阔厚重的政治胸襟、力握乾坤的巨大权威所折服。为此,特邀本刊特约撰稿人,三线建设研究分会的主要倡导者之一、首届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副巡视员宋毅军,撰写此文,以示纪念。
其他文献
得计还是失策?从急造公路被断开始,第七十四师在应对策略上发生尖锐分歧。参谋长魏振铖主张向垛庄攻击前进。因为垛庄是第七十四师唯一的退路。副参谋长李运良则认为垛庄敌情
两把菜刀闹革命  一人带出一个军  1916年,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拉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在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建战功。在大革命期间,贺龙率部参加北伐战争。1926年在北伐军中工作的周逸群,奉中共中央之命带领一个宣传队,到贺龙的队伍中工作。贺龙知道后,主动找周逸群要求参加共产党和改造部队。贺龙认为共产党的主张好,有办法,能够救中国。他多次向周逸群提出加入共产党的要求,并表示一
陈毅一语点醒局中人,粟裕连呼:“军长,高明啊!”  华东战场交战半年,国共双方都称自己是胜利者。  陈、粟以歼灭有生力量为核心,取得歼敌20万人的胜利,实现了华中野战军、山东野战军的合编,为进行更大规模的运动战打下了基础。  薛岳以攻击城市和交通线为重点,占领了富庶的苏皖解放区,并将解放军主力挤到山东境内。陈诚认为:“国军虽略受损失,但就全盘战局而言,实属莫大之成功。”  深受鼓舞的蒋介石,决定将
50多年前,一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殊不知,这首当时下至农村上至城镇,几乎全国都在唱的歌曲是两三个小时写出来的宣传歌曲。这首创作时间最短、流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