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技术及辐射剂量的现状调查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2017至2018年我国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的扫描方案和及辐射剂量水平。

方法

根据全国各省市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数量与分布状况进行整群抽样,最终纳入75家医院(二级医院30家、三级医院45家)。对调研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行CCTA检查的患者进行系统抽样,最终纳入1 312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等)及CCTA检查的资料(扫描前准备情况、扫描参数、图像采集模式、后处理方案及辐射剂量等),并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χ²检验分析各指标的应用情况及相应扫描方案下的有效辐射剂量(ED)。

结果

低管电压(≤100 kV)应用比例为35.4%(464/1 312),其中三级医院应用低管电压的比例在患者体质量

其他文献
氧化锆陶瓷兼具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美学性能,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广泛。然而,临床常用的四方相氧化锆陶瓷在口腔环境中可发生低温老化,导致修复体表面粗糙度增加、微裂纹产生、力学性能下降等。氧化锆陶瓷低温老化受晶体大小、应力、稳定剂含量和类型、表面处理、烧结条件等因素影响,本文就口腔修复学领域氧化锆陶瓷低温老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氧化锆陶瓷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冷侧压充填技术和热牙胶连续波充填技术是临床经典的根管充填方法。单尖法根管充填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省时的特点,近年来结合具有优良理化和生物学性能的生物陶瓷根管封闭剂,取得了较好的短期临床效果。但目前针对生物陶瓷封闭剂单尖充填后根管超填、根管再治疗困难,以及长期临床疗效不明确等情况尚缺乏合理的规避及解决办法。本文回顾单尖法根管充填的起源与发展,解析其优缺点和临床应用现状,并对该技术的改良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近年,因缺牙而接受牙种植术治疗的患者中,高血压患者占比居高不下,这对牙种植术的开展及维持治疗效果提出了较大挑战。本文总结高血压对种植牙产生不利影响的临床研究证据,归纳不同种类抗高血压药对骨代谢产生积极影响的分子机制,提出临床医师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在术前、术中选用不同的风险防控措施,以降低高血压患者行牙种植术的风险。
口腔黏膜炎是肿瘤放射治疗和(或)化学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疼痛性黏膜广泛充血、糜烂、溃疡形成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延误肿瘤治疗进程。因此,放化疗性口腔黏膜炎的预防与治疗必须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包括全面的口腔卫生宣教、积极的治疗前口腔处置和物理预防、及时促进愈合和感染防控介入、必要的饮食调整与营养维持、适度的情感关怀,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确保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
CT成像能力的提升和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心血管病CT影像诊断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基于CT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心肌灌注、心肌应变、细胞外容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使得CT突破了单纯的心脏“解剖学”诊断领域,实现了心脏“功能学”诊断的可能性。这是医工结合具体实践带来的成果,促使国内加快医工结合的研发,加快新产品落地应用的步伐。
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患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4位,病死率居第2位。在临床实践中,2/3患者已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对于不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首选的治疗方式。但与传统的采用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进行化疗栓塞的方法相比,药物洗脱微球的研发和应用,为TACE治疗增添了一种新的方法。多项临床研究表明采用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技术要求更高,病灶应答率更好。因此,在积累大量临床病例和相关医学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多位肿瘤介入领域专家制定了药物洗脱微球在不可切除原
目的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的脑结构网络改变、认知障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2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抗NMDAR脑炎患者39例作为自身免疫性脑炎组(AE组),男16例、女23例,年龄13~66(34±15)岁,病程11~110(31±20)d。另招募常规头颅MR检查正常且既往无神经系统疾病史的3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14名、女18名,年龄20~67(34±12)岁。对所有受检者进行扩散张量成像(DTI)并评估认
目的探讨四维CT血管成像(4DCTA)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后出血转化的预测因素及基于预测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出血转化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11月在北京医院急诊绿色通道进行“一站式”CTA-CT灌注成像及EVT的101例颈内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闭塞的AI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45例)及未出血转化组(56例)。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相关临床、影像学变量,如年龄、初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目的探讨肺结核“反晕征”的CT演变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此征象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8月至2020年4月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且CT表现为“反晕征”的12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并对其中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病理和影像对照分析。结果12例表现为“反晕征”的患者中,单肺单发2例,单肺多发2例,双肺多发8例;3例仅见“反晕征”,9例同时合并晕征样或均匀样“烟花征”。12例患者于“反晕征”外环均可见“树芽征”。8例接受3次及以上CT复查,其中6例规范抗结核治疗后显示“反
目的探讨CT肺功能成像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恢复期患者肺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至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临床治愈出院的COVID-19患者。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肺功能检查及CT肺功能成像检查。使用PhilipsIntelliSpacePortal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获取全肺、左肺、右肺及5个分肺叶的双气相CT定量值。根据出院后深吸气相肺部CT图像的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无残留病灶组、有残留病灶组。采用χ²检验比较2组恢复期临床肺功能的差异;采用M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