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古代诗词表达技巧

来源 :新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代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是托物意志、景物烘托、抑扬起伏、借古喻今对比手法衬托手法虚实结合等。
  【关键词】古代诗词;表达技巧
  
  高考中的古诗词鉴赏题由客观题变成主观题后,就要求学生对诗词作品中的形象刻画、思想感情、表達技巧、语言风格四方面进行赏析,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上述四方面中学生最感棘手的就是对诗词技巧的把握与分析。下面我们把古诗词中经常用到的表达技巧进行归纳,并举例加以说明,供师生朋友们参考。
  1 托物言志(咏物抒情、象征)
  许多诗词的主题思想并不是坦白地表露出来的,而是通过故事的吟咏出来的,这就是托物言志的表达技巧。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是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里表面上是赞美石灰变成灰为人类服务,甘心奉献而不怕牺牲,实际上作者是在表白自己的做人原则与处世态度,抒写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追求。
  2 景物烘托
  有的作品中花大气力描写景物,是用景物来烘托感情和渲染气氛,使感情的抒发更生动形象,更新颖独特,更有艺术性,如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中在抒情之前先写景,以“柏森森、自春色、空好看”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寂寞冷落的气氛,从而为下文抒发英雄早逝令人伤感、作者自己空怀壮志无人赏识等感情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又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
  词中最末一句,用“深山闻鹧鸪”这一特定景物描写,来烘托上一句中的“愁”字,新颖别致,耐人寻味。鹧鸪的呜叫声让人联想到春意阑珊花残柳败,这样的景象正与全词中作者慨叹时光老去功业未成的惆怅情绪十分合拍,很好地帮助了情感的抒发。
  3 抑扬起伏
  人们常说:文如看山不喜平。所以诗歌作品虽然短小,也常常写得波澜起伏,引人人胜。如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前二句写到了汉文帝的求贤举动和贾谊出众才情,第三句用“可怜(可惜)”二字一转,由扬转人抑,使作品池水兴波,大起大落,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4 借古喻今
  怀古的诗词历来颇多,而所有的怀古之作都是为了抒发现实感受,为今人服务的。如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定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此诗本来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的情感的,但却是借吟咏古人周瑜的成功不过是因为客观因素(东风)的帮助,委婉地表达出来的。
  再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慨叹自己“早生华发”、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喟“凭谁向,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等,无一不是借吟咏古人古事来抒发自己希望建功立业等强烈愿望。
  5 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是古诗词中常用手法之一,如今昔对比、美丑对比,贫富对比、人与物的对比等。对比能将事物特征揭示得更加清楚明白,使感情抒发更加强烈有力。如崔护《访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此诗采用今昔对比的手法,将去年的今日在此地与美丽的姑娘初次相见的情景与今年的今日眼前这物是人非的景象进行对比,从而将内心里对姑娘绵绵思念和不见姑娘的强烈失落感有力地表达出来了。
  6 衬托手法
  衬托与对比有联系也有区别。对比是将两方面平等地加以比较,让二者共同为主题服务;衬托则是一偏一正、一主一次,让一方面衬托另一方面,从而达到突出主要方面的目的。如李白《清平乐词》: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中用云、花等对杨玉环美貌的向往与羡慕,有力地表现出扬贵妃的姿色超群,令人倾倒。
  7 虚实结合
  许多诗词作品中,不仅仅局限于对实景的描写,往往还运用大胆的想像与联想,拓宽描写范围,用更丰富更广泛的材料和内容来表现主题思想,抒发情感。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的后二句中用“遥知”一词领起,就是运用了虚写的手法,这是作者推想家乡的弟兄们在欢度重阳登高节时的热闹场面,并将这种推想出来的景象与作者眼下的孤独羁旅生活(实景)进行对比,这样虚实结合,巧妙地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抒发出来了。
  ——以上所讲仅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几种表达技巧,但正在复习备考的高三同学如果能举一反三,古诗词中的其他表达技巧也不难掌握,从而可以在高考中做好古诗词鉴赏题。
  
  收稿日期:2010-06-01
其他文献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认识汉字1600 到1800个,其中800到1000个会写。低年级识字任务繁重,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十分重要。教给学生掌握识字的工具。教给学生分析、记忆字形的方法。教给学生理解字义的方法。教给学生巩固识字的方法。通过课外延伸,提高识字效率。通过这些渠道使学生快速有效的识字。  【关键词】识字方法;效率;自主;兴趣  Lite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难,作文课难上,最难上的作文教学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只要我们认识到这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式,则会使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了一个档次,并能带动各种能力的提高,它需要我们全体教师长期的、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突破;行之有效;激发;创新思维;兴趣;互相交流    作文教学难,作文课难上,最难上的作文教学大头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要上好一堂作文课,
期刊
【摘要】让学生懂得寫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应克服怕写作的心理障碍,多动笔、勤实践,重视鼓励,增强写作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激发;兴趣;提高;写作  How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writing  Liu Zucun  【Abstract】Writing is to let students know how to expres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方法:教会学生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收集材料;通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训练;用心体验生活,激发写作动机;多表扬学生,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等方面来进行教学。结果:能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结论:以上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效果较好。  【关键词】习作;教学;心得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大多数教师采用让学生重复抄写的方法促使学生识字,学生觉得枯燥,教学效果不是很好。为此教师应根据儿童的特点,激发他们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下面谈谈我在识字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 灵活变换多样的教学方式  1.1 形象识字: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强,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利于学生记忆。例如学习“眼”字时,教师可让学生摸摸眼睛,学习“鸣”字时教师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读”的作用,在实际授课中,读书往往被教师的讲解替代。久而久之,课堂教学中缺少了读书声,学生也不能掌握读书的方法,课堂教学效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掌握读的方法,追求读的效果,是语文教学中应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就语文教学中读的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同行交流,以求共同提高。  【关键词】自读;不同形式;目的性;层次性  Reading, ma
期刊
【摘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关键词】语文教学;强化;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就告诉我们学好语文的关键是实践。  1 要提供语文实践机会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语文教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
期刊
【摘要】教学中,学生究竟如何思维,如何通过思维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是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也是教学法极为关注并试图解开的“黑匣子”。本文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四变”    语文教学离不开思维。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没有积极思维的教学是
期刊
【摘要】大家都能写真实文,写创新文,那么,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个性化作文春天必将到来!  【关键词】拯救;作文;个体    个性指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有的能力、气质、兴趣、性格等心理特性的总和,个性化作文就是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习作。如何培养学生写个性化作文?  1 写真实文   “抄书抄报、穿靴戴帽”这种胡编乱造的文章为何大行其道?就是因为我们的评价标准,我们没置的条条框框.表面看是对学生严
期刊
[摘要]“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通常需要案例的配合。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营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要运用好案例教学法,必须注意把握案例教学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及课堂教学组织的基本环节。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课程;案例教学    一、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来达成教学目的的一种
期刊